大数据时代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新探

2020-12-13 03:12马志超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马志超

(甘肃省宁县盘克初级中学,甘肃 庆阳 745214)

0 引言

大数据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极大应用优势,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发展都有至关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大数据处理信息速度快效率高的特性为课程开展提供支持,完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会使用大数据技术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国家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培育更多人才[1]。

1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

信息化科技化是发展大趋势,高科技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愈发受到社会、教师、学生、家长重视。

1.1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学生信息技术培养

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提高信息素养工作。2000 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同步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大幕。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关于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位列其中。在2017 年,教育部印发纲要,在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课程中设计与信息技术相关主题活动多达25 个。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2019 年教育部在人大会议答复中表示,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动教师团队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2020 年教育部发布通知遴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在国家级示范校申报条件中规定,学校要“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改革成效”。

1.2 利用大数据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健全学生互联网思维

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兼具知识性技能性的必修基础课程。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2-3]。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念,健全学生互联网思维,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全面提升。

1.3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曾表示,一个国家的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将影响整个国家创新与发展的能力[4]。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代表了未来生产力,对国家创新与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大数据在生产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受到各行各业密切关注,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力工具。大数据和云计算紧密结合,带来21 世纪的技术革命。有数据统计,截至2019 年全国开设大数据专业的大学有200 多所。在2016 年国内首次出现大数据相关专业时设立该专业的学校仅3 所。短短3 年时间大数据行业发展及大数据专业开设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高层次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非常热门,研究及开发应用大数据相关岗位大量需求大数据分析专业毕业生。2019 年成都出台人才新政,启动吸引培养大数据人才计划,每年力争引进10 名国内外顶尖大数据人才,评选认定100 名大数据领军人才,培养1000 名大数据中高级专业人才,大数据热门程度可见一斑。

1.4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人们获取公共服务的平台。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拥有海量教育资源,学生在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后,可以加强自学能力,课后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5]。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不断深入普及下沉到农村等偏远地区,互联网不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辅助,愈发成为主流。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学校面临停课,全国有约1.8 亿中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与网络进行上课,停课不停学。教学软件通过分析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时长及与老师互动情况,分析学生上课专注力与对知识的把控程度[6]。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2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信息技术课程不属于考试科目,导致部分学校教师对该课程认识程度不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也存在较大差异。

2.1 不同地区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

目前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条件相对较差。这需要不同区域协调教育资源,保障学生设备使用[7]。2014 年福建安溪县采用新举措倾斜资源发展农村现代化教育,为县里131 所农村小学配备计算机1500 余台,让网络进校园,学生用上现代化互联网,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城市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村地区学生课堂资源。

2.2 教学内容滞后可用性不强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更新换代频繁,课程若跟不上时代就会有滞后性,导致课堂内容陈旧。信息技术教材要与时俱进增加大数据等学科基础内容;教师也要推陈出新,了解互联网前沿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发展。

2.3 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守旧

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还是以老师操作主机演示方法,学生看电脑屏幕被动记忆为主,学生实操部分少。信息技术在操作中有大量需要肌肉记忆的动作,像在使用WORD 软件操作文档时,就有诸多快捷键,如果只是单纯地背诵复制粘贴等功能键,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课后会很容易遗忘。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操作锻炼增强动手能力。

3 利用大数据开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途径多样

大数据为信息技术教学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教师要学会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数据挖掘,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构建MOOC 学习平台,让学生享有更多教学资源,采用网络学习跟踪手段,做好对学生信息技术成绩评价。从而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改变学生以往学习探究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利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教学

大数据重要特点是千人千面,后台根据个人喜好计算出不同需求,再根据需求定制化服务[8]。信息技术课程也一样,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个性特点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布置上,都要有针对性教学。像手速灵敏打字速度快的同学可以培养速记特长,数学推理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培养编程特长,对画面美感有追求的同学可以培养PS 等软件使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计算机技术学习,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3.2 打造MOOC 开放式网络课程信息平台

MOOC 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教育新方式,它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是大数据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贡献。网络开放教学让学生有的放矢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想学的课程,发展自己的专长。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从点滴记录学生一系列学习信息,利用开放平台组织教学,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学生有针对性的提供学习建议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大数据,能清晰感受到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程兴趣,培养信息技术爱好。

3.3 革新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等科目,具有极强操作性。这要求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也不同于其他科目一张试卷定分数的模式。中学信息技术评价必须覆盖到学生学习全过程,学生每一次考勤,每一次操作,每一次提交的作业等学习行为教师都要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评判,得出最终成绩,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个性。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革新,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举重若轻的地位。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大数据丰富课堂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化人才。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