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军人才培养途径、模式及制约因素——兼与日本比较

2020-12-13 11:48李强华
关键词:学堂留学生海军

李强华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途径、模式及制约因素——兼与日本比较

李强华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 201306)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途径是自主培养与外派留学生相结合,培养模式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文理兼通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为教学内容、以教学规章和学生行为规范为制度保障。由于晚清政治体制腐朽、财政危机、观念守旧等因素制约,使得海军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统一领导、专业设置、制度保障、财政投入以及人才激励等方面和同时期的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对甲午战争胜败产生了关键影响。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途径;模式;制约因素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是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产物。自鸦片战争始,西方列强由海而来的入侵使得晚清海防陷入危机,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军成为有效抵御外侮的唯一选择。近代化的海军是由坚船利炮和高素质的人才构成。在御侮之舰炮和人才皆是一片空白的现状下,晚清一边购置军事装备,一边在“海防之根本在于育人”[1]思想指导下开始培养海军人才。过去学界对晚清海军人才作专题研究得很少,偶有涉及也是在研究近代中国教育改革时有所论述,缺乏以现代人才培养体系为视域对其作系统的梳理,更乏通过中日海军人才培养的比较以彰显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得失成败。本文以相同时代背景下的日本海军人才培养作为参照体系,重点考察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及其制约因素,研判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得失及对近代中国海防造成的深远影响。

一、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途径

晚清海防迫切需要一批掌握舰船制造和驾驶的专业技术人才,传统的科举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为满足人才需求“必以学堂为根本”[2]411,晚清政府通过创办学堂自主培养和外派留学生两种途径培养海军人才。

(一)创办海军学堂以自主培养

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利,清廷把根本原因归结为敌我双方军事装备的实力悬殊,对将帅指挥无能和士兵缺乏训练没有足够的认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廷认识到“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同时,必须加紧培养制器和用器之人,而“不修学校,则人才不出”,[3]从1866年至1911年四十五年间创办了10多所作为“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4]113的海军学堂。

首先,海军学堂创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期。1866年创设的福州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第一所近代化海军学堂,开创了自办学堂的先河。福州船政学堂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后期海军学堂效仿的榜样。第二阶段为集中创设期。日本侵台事件和中法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晚清海防人才的匮乏,加快了海军人才培养的速度,于是从19世纪80年代至甲午战争之际,先后创设天津水师学堂等7所海军学堂。这一时海军学堂创设的特点是拓展了学堂分布区域,增添了新专业,达到学堂创设的高峰。第三阶段为恢复和重建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官绅认为海军高素质人才匮乏尤其“将才尤属难得”[2]86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清政府从1897年开始对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老学堂陆续恢复招生,通过增加西学课程等手段改革课程体系。同时又于1903年和1909年创设烟台海军学和湖北海军学校。这一时期创立的新的教学体系缩小了中西海军教育水平差距。[5]其次,学堂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驾驶、管轮、鱼雷及制造专业。开设驾驶专业的学校最多,除了黄埔鱼雷学堂和旅顺鱼雷学堂以外,其他8所学校都开设驾驶专业,开设管轮专业的5所学堂是马尾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湖北海军学校,开设鱼雷专业的3所学堂是黄埔鱼雷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校,开设制造专业的只有福州船政学堂,所以培养航海人才是重点。再次,从毕业生数量和师资力量来看,福州船政学堂毕业41届,毕业生629人,毕业届数和毕业生都是最多,其他9所学校总计毕业60届,毕业生总计964人。[2]430-434各学堂的师资通常由外籍教员和本国教员组成。外籍教员主要教授外语、数学等学科基础课和驾驶、轮机等专业课,本国教员主要教授四书、五经等文化课。洋教员主要来自英、法两国,与晚清政府签订聘任合同,合同对洋教员的任期、薪资、赏罚、差旅费都有严格的赏罚规定。

日本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遇的屈辱以及1853年的“黑船事件”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开始创办学校培养海军人才以抵御外侮。把幕府于1855年在长崎开办海军传习所和晚清于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学堂进行对比,日本的海军人才培养要早于晚清11年。日本除了创立了海军工程、会计、水雷、航海、炮兵、通信等学校以外,还把海军军官教育列为专项以重点培养海军高级人才,在1888年还创立了海军大学。比较中日海军学校的创设不难发现,一是日本除了起步较早外,其学科专业更为丰富,除了航海和轮机等主打专业外,还囊括了医学、会计学、测量学、保障学等,形成了系统化的海军教育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晚清创设的海军学校到甲午战争前主要集中在驾驶和管轮两个专业,更是缺乏培养海军后勤保障人才的专业。甲午战争因缺乏后勤管理人才,出现粮、煤、弹药、备件等后勤保障不足和混乱,“镇远号”等舰就是因缺乏备件无法及时获得维修而被围歼。日本通过开设海军医学院为舰艇培养专职医生,而中国舰艇上配备的却是中医,以至于许多受伤将士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说“教育体系的完整和后勤保障”是日本甲午战争获胜的重要因素。[6]二是中日两国对人才培养和军事装备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异。日本在1868年军务官的奏折中提到“兴办学校为建设海军之根本”,1869年兵部省提交的《兵部省前途之大纲》中再次重申人才是建立海军之基础,因此日本把培养海军人才放在装备建设之先,而晚清认为御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御敌之利器,所以提出自强根本在于练兵。

(二)外派留学生以拓展培养途径

为了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知识、舰船制造技术及驾驶技术,晚清政府从学堂里遴选出优秀学员派往国外学习以拓展海军培养的新途径。留学生主要前往法国学舰船制造,前往英国学驾驶。从外派留学生的进程来看,早在1875年,船政学堂学生刘步蟾、林泰曾等五人就被派往英法等国游历。1877年3月,第一届共计38名留学生分赴英、法两国学习驾驶和制造,学习期限为3年。1882年1月,从福州船政学堂选出第二届海军留学生10名出洋留学,分赴英国、法国和德国,所学专业包括驾驶、制造、鱼雷、营造、枪炮等。1886年3月,第三届海军留学生出洋留学,本次留学生从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海军及天津水师学堂选派,共计34人。在甲午战争以前,晚清共派出留学生82人。学成归国人员经过考核合格后被分配到与专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包括在船政差遣、派管驾蚊船、派往外洋为铁甲船监工等。甲午战争后,派出留学生的学堂和派往的国家增多。1897年,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派第四届海军留学生共计6人赴英国学习。1906年,选派48人赴日留学。1907年,派遣9人赴英留学学习驾驶。这一时期留学生派遣国家开始转向日本,张之洞为了表明留学“西洋不如东洋”还从“费用、距离、语言、学问”四个方面比较了留学日本的优势。甲午之战的屈辱感尚在,又不得不以敌为师,足以表明“当时人心里的紧张和焦虑”。[7]

日本在近代正式派遣海军留学生也要早于晚清7年。早在幕府时期,就于1862年首次派出15人前往荷兰学习。明治维新后正式派出第一批留学生的时间是1870年,派2人前往英国学习航海技术。截至1907年,日本派出的海军留学生数据为:派往英国71名,美国30名,法国29名,其他国家9名,共150名;英舰7名,美舰3名,德舰8名,俄舰2名,法舰1名。[8]15-16从中日海军留学生对比来看,一方面,日本派出留学生起步早,人数多,且留学的国家也多;另一方面,日本留学生回国后受重视程度以及发挥的作用远远高于中国留学生,日本留学生回国后真正成为了海军的骨干和领导力量,而被视为掌握“奇技淫巧”之术的中国留学生出现培养和使用的严重脱节,结果回国后“皆散处无事。饥寒交迫,甘为人役。”[2]129

二、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晚清海军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晚清海军学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具备驾驶、管轮等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且文理兼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其对培养规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品格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三个方面。

首先,品格要求。晚清海军人才的品格要求是个体必须具备忠孝仁义之德性,其培养途径是通过教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巩固中国伦常名教之原本。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沈葆桢等对学生品格塑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之洞建议为了“端其本”每日必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李鸿章建议为了“以培其根本”要“教之经,课以文”。曾国藩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9]沈葆桢也要求学生学习《孝经》和《康熙圣谕》等著作以及论策文章。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引下,海军学生“思想正确”的重要性一度超越了知识和能力。无独有偶,日本也极为重视海军人才的德性培养,“军人敕谕规定军人必须遵守忠节、礼仪、勇武、信义和质朴五德。……却以其内在的说服力抓住了军人的心灵,成为他们信奉的金科玉律。”[8]24日本系统的军队观和军人道德观培养了海军“高度的献身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勇敢的战斗性格。”[10]83

其次,知识和能力要求。一方面,海军学生需要掌握勾股、算术、几何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及星辰部位、帆缆、轮机等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海军学生要具备文理兼通以及综合掌握不同技术的能力。文理兼通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条件,可“开单咨送总理衙门听候考试录送。”[2]389水手和炮手也需要具备彼此精熟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作战中不会因为技术单一而影响到战斗力。从海军培养中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看,中国传统观念一直是重理义、轻艺事,但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艺事渐为人重。”[4]114尽管价值观随着西学引进而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依然没有超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维模式。

晚清的海军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日本有三点不同:一是晚清海军人才培养主要是服务于抵御外侮的战略目标,日本海军人才培养兼具抵御外侮和控制远东海洋的双重目标;二是虽然晚清有不少行伍出身的舰长最终都被学堂学生所取代,但缺乏在战略层次对海军军官的重点培养。日本既培养海军初级人才,也专门培养海军军官等高级人才,重视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三是晚清在学习西方国家海军建设经验时并无十分明确的学习对象。日本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一开始就明确海军建设以英国为师,然后从英国聘请教官。总之,海军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应当建立在清晰的海军发展战略基础上,由于晚清缺乏明确而统一的海军发展战略,海军人才培养目标也就失去了方向,因此北洋水师总兵琅威理呼吁“设立海军,当先定主意”[2]789。

(二)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对培养目标的反映。晚清海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即“讲习与历练兼之”。[2]398并且历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更为关键。

第一,理论教学。首先,就开课的内容来看,各海军学校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通识课包括英文、法文、四书等,学科基础课包括几何、物理、机械学等。不同专业的专业课有差异,比如驾驶专业主修的专业课包括天文、海道、推步等,管论专业主修的专业课包括级数、重学、机轮理法等。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了“学”(几何、代数、物理)、“器”(机轮理法、制造、枪炮)、“技”(绘图、帆缆、驾驶)。课程内容设置更多的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缺少海军战略战术类等理论课程,课程设置显得单一,难以培养海军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就开课的顺序来看,通常先修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再修专业课,体现了不同知识模块相互衔接的内在逻辑。以江南水师学堂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为例,“凡勾股、算术、几何、代数……轮机大要,皆当次第研求。”[2]412就一天所学课程顺序而言,则中、西、文、武兼备。

第二,实践教学。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驾驶专业来说,要接受练习帆缆、游历各海口、辨识海道等实训,除了在国内沿海口岸练船外,有的还由海军提镇率领学生驾驶练船游历外洋,在此过程中对学员进行考核,学生实习结束后还要接受校阅和考查。根据张之洞校阅后的描述来看,有些实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学员在演放大炮、装备药弹以及行船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驾驶练船所游历海洋也仅到过朝鲜一次,琼州、钦州等最近洋面亦未曾到过,“不知该学生等所练何事,所毕何业”。[2]414总之,实习效果不明显。

相比而言,日本海军学校的学生全部采用上舰实训,实习效果显著。1875年日本海军毕业生乘“筑波”号访问了旧金山和夏威夷,这是首次进行远洋航海实习,从此以后进行远洋航海实习遂成为一种制度延续至今。[8]171878-1880三年内,实习生乘“筑波”号访问了布里斯班、悉尼、新加坡、埃斯奎莫尔特、旧金山和夏威夷。1887年后,除了海军学员外,海军工程学校、海军财会学校的候补生都获得了远洋实习的机会。日本还多次把中国和他国作为假想敌来开展军事演习,提升其实战能力。日本高度重视实习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认识到远洋航海实习比近海实习更能达到实习效果,因此舍得投入巨额经费用于学生实习。相比而言,晚清政府在实习经费上投入十分有限,开展远洋航海实习训练也较少,结果是将卒不习风波又不能游弋他国,一旦临敌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是则练兵如不练”。[11]19

(三)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学校教育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晚清海军学堂就学制年限、招生就业、成绩考核、俸饷发放以及学生在校日常行为等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形成了制度化保障体系。

第一,关于学制年限与招生就业的规定。首先,各学堂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了具体的学制年限。比如,马尾船政学堂规定学制为5年,天津水师学堂学制为五年(后延至7年),广东水陆师学堂学制三年,江南水师学堂学制6到7年,威海水师学堂学制四年。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五所海军学校来看,其学制年限基本上都在四到五年,保证了较为充足的培养时间。学校也会针对各专业难易程度的差异调整培养期限,比如对于极难精熟的枪炮船艺会延长培养期限,“欲究其精微之奥,必宽其学习之期。”[2]407其次,关于招生就业的规定。海军学堂面向社会公开招生,进行严格考试,不论门第,一律择优录取,打破了传统招生的诸多限制。海军学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除了选拔部分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外,大部分留在国内使用,或者准许授给绿营水师官职,或者按照军功保举文职官阶,或者成为监工、船主,还有的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考中后留在学堂任用。

第二,关于成绩考核制度与俸饷发放制度。首先,关于学生成绩考核的规定。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考核结果与学生的经济赏罚和官职升擢紧密相联。就经济上的赏罚而言,《求是堂艺局章程》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次数、成绩的等级以及不同等级的赏罚标准。就职务上的擢升而言,《北洋海军章程》对战官、艺官的擢升提出了具体的方案。战官经考核合格就可以把“总候补”“保以千总候补”。艺官如果考列优等可“保以管轮把总候补”。日本也是通过给学生提供晋升渠道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比如,海军志愿兵有晋升军官的机会,表现优秀的可以得以长期留任。由于其上升渠道通畅,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日本海军的下士官之所以被评价为世界海军中最优秀的,一半原因即在于此。”[8]12其次,关于俸饷发放制度。晚清海军俸饷制度的实施对于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学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求是堂艺局章程》规定艺局除供应学生伙食,每人每月还会获得银四两贴补家用。《北洋海军章程》对俸饷制度制定了实施细则和额度,对官弁俸银、兵匠钱粮、船上差缺薪粮等按照不同等级都有具体发放标准。因为“海军与寻常水陆营伍不同,人材实为难得。”[2]561唯有提高学生的待遇才能招收到更多的学员,海军学校大多是采取厚饷制度来确保生源的,海军军官的俸银略高于绿营水、陆军。但与其他阶层的收入相比,海军各层人士的收入不算高,还存在俸饷不能落实的现象,这影响到海军人才的稳定和战斗力的发挥,正如梁启超所言,将俸兵饷极微且又“伤废无养其终身之文,死亡无恤其家之典”,[11]19难以让将士在战争中赴汤蹈火。

第三,关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学堂制定了加强学生纪律性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比如《求是堂艺局章程》规定每日晨起后和夜眠前要接受教习洋员训课,不准在外惰游、侮慢教师、欺凌同学等。《北洋海军章程》明确规定总兵以下各官不准建衙和公馆,必须常年住在船上。海军初创期间纪律还是非常严明的,后来纪律越来越松,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左右总兵以下争相挈眷陆居,军士亦去船以嬉,一船有一半晚间住岸,赌博、狎妓盛行。相比而言,英国水师有极为严格的兵船制度,“自将领以至兵丁,皆不准无事登岸闲游,及任意住宿。”[12]654一支纪律松散腐败滋生的军队不可能具备克敌制胜的战斗力,甲午战争失败与 “纪律废弛”[13]不无关系。

三、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受到诸多传统观念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受到“华夷之辨”观念的制约。从西式教育的接受程度来看,传统的“华夷之辨”使得晚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先进事物存在一定的戒心,进而制约了海军全面接受西化的程度,而日本开始“防西国政务,势渐炎炎,非仅取军械之一长而已也”[12]654,以至于甲午战争发生之前西方国家就从日本军官多受欧洲教育且训练、编制已经现代化的事实做出判断,“如中日发生战争,胜利可能属于日本。”[14]甲午一战,与其说是晚清海军败于日本海军,还不如说是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败于日本彻底的西学。[4]162其次,受到海洋观念淡薄的制约。中国海洋意识的淡薄使得晚清海军人才培养中忽视了海洋意识教育,有关引领新海洋观形成的海洋政治、海洋历史、海洋文化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几乎空白,海洋意识培养从未上升到国防战略的层面被加以重视,这也注定了“海军近代化的失败命运”。[15]而日本在中国鸦片战争后,海洋危机意识徒增,翻译了《海军兵法要略》《海军战术讲义录》等众多西学军事著作,甲午战争的胜利与其运用马汉“制海权”理论指导战略战术的制定是分不开的。再次,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被称作“官学生”的海军学生由于未经科举考试选拔所以算不上“正途出身”之才,因此在官绅序列中排在第七位,足以说明其社会地位之低下。在中国传统社会,求取专门知识“从来就没有成为取得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公认途径”[16],因此作为专门求取驾驶、制造等专门知识的“官学生”最多只能算作“匠才”而已。

(二)腐朽政治体制的制约

建立在晚清君主官僚体制下的海军管理体制与海军建设所需的近代化国家体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海军人才培养缺乏统一领导的制度化保障。晚清各海军学校基本上都直辖于地方督抚,其创校目的大都满足于地方的海防之用。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导致于各学校的地方性和集团性色彩显著,各洋水师各自为政,相互掣肘,互不协调。在学校分布上存在北重南轻的不均衡局面。在学制年限、课程设置上难以统一。在海军人才使用上存在门户之见,人才缺乏流动,造成人才浪费。海军人才培养难以得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支撑,决定其发展是“畸形”和“缓慢”的。相比而言,日本近代海军建设是与明治维新相伴而行的,其海军人才培养始终在明治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进行的,海军管理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比如,兵部省在1872年就已经认识到了海军和陆军的情况迥然不同,于是组建了陆、海军两省,使得海军人才培养具备了统一领导机制。[8]8到了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由海军省和海军军令部共同组成的二元制领导体制,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领导力。

(三)财政危机的制约

鸦片战争以降,清政府的财政支出除了传统支出以外又新增了兴办洋务经费、外交经费、对内对外战费以及巨额赔款等,于是出现“漏卮益增”“国库益窘”的局面。晚清财政危机影响了海军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一方面,财政危机决定了海军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尤其是面临陆疆和海疆同时受到威胁时,塞防与海防并举使得有限的经费不得不分散使用,投入海军人才培养的经费就更加有限了。另一方面,财政危机又加剧了有限的海防经费遭到拖欠、挪用及截留。1875年晚清政府从关税项和厘金税里筹拨400万两用作海防经费,部分被挪用于偿还西征饷款,部分被挪用于山西和河南赈灾。尽管中法战争爆发后总理衙门认识到海军建设成效不大的原因是海防经费经常被挪作他用,真正到手的经费不到三四成,还有出现1889年海防经费被海军衙门挪用修建颐和园的现象。海军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第四届留学生因为经费不足不得不提前三年回国,广东水陆师学堂也因财政拮据降低学生公费补助而到1893年只剩余25名士官生。[17]相比而言,近代日本最高统治者能竭尽全国之力保障海军经费。明治天皇获悉军港设施落后时,在1887年谕令从7月1日起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予以资助,从而掀起了官员与民众为海防捐款的活动。日本海军从1868年到1894年总共获得明治政府约94805694日元的拨款。[10]302海军建设经费的大力投入,为日本海军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结语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是海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海军海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甲午战争是对中日近代海军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检验,纵然导致晚清在甲午战争中失利的因素众多,但与海军人才整体质量不高不无关系。晚清和日本都是在面临外敌入侵的背景下开始海军人才培养的,培养途径相似,由于受晚清政治体制腐朽、财政危机、观念守旧等因素制约,使得晚清海军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统一领导、专业设置、制度保障、财政投入以及人才激励等方面与日本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在甲午战争中已显露无遗。当今我国正在实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好海军的关键要素,晚清海军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今我国海军人才培养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沈葆桢. 沈文肃公政书(卷四)[M]. 北京:朝华出版社, 2018: 69.

[2] 张侠. 清末海军史料[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1.

[3] 夏东元. 郑观应集·盛世危言(上)[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40.

[4]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新成代谢[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5] 王双印. 甲午战后中国海军近代化建设述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6): 92-96.

[6] 刘传标.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再探[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3): 108-117.

[7] 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542.

[8] 外山三郎. 日本海军史[M]. 龚建国, 译.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8.

[9] 曾国藩. 曾国藩全集(17)[M]. 长沙:岳麓书社, 2001: 289.

[10] 皮明勇. 中国近代军事改革[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8.

[11] 中国史学会. 戊戌变法(三)[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12] 夏东元. 郑观应集·盛世危言(下)[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13] 中国史学会.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M]. 北京: 新知识出版社, 1956: 218.

[14] 郭廷以. 近代中国史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57.

[15] 姜鸣. 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5.

[16] 柯文.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王韬与晚清改革[M]. 雷颐,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102.

[17] 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255.

[18] 何平立. 略论晚清海防思想与战略[J]. 上海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92(3): 43-5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ays, Model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Nav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LI Qiang-hua

( College of Marine Culture and Law,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

The naval talents training in Late Qing Dynasty was characteristic of independent training and overseas study, guided by the ideology of “Chinese-style use of Western modes”, which aimed at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to be acquainted with both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to be guaranteed by teaching rules and students’ behavior norms. Due to the corruptive political system, financial crisis and conservative idea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gaps were expanded in the top-level design, unified leadership, professional setup, system guarantee, fiscal input and incentiv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ompared with Japan in the same period. It is this far-reaching gap that led to Qing Navy’s failure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navy in late Qing dynasty; personnel training; ways; models; restrictive factors

G640

A

1008-0627(2020)01-0030-07

2019-09-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晚清海权战略研究”(18YJAZH045)

李强华(1975-),男,安徽寿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研究。E-mail: liqh518@163.com

(责任编辑 周 密)

猜你喜欢
学堂留学生海军
晓褐蜻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我的海军之梦
相信爱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海军协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