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的一种观照:江苏“2008方案”及实践分析

2020-12-13 11:48刘希伟
关键词:选科科目江苏

刘希伟

高考改革研究

特约主持人 刘希伟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主持人语:

从宏观上看,2014年正式开启的新高考综合试点改革是国家在高考招生领域进行的第三次大的改革尝试,具有重要创新性价值与全局性意义。但另一方面,高考制度复杂、敏感,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海与浙江作为首批试点省市,在新高考改革实践中遇到多方面的挑战,如高中走班教学资源不足、考生功利主义选科、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基础匹配性、不同科目分数可比性以及选考科目区分度等。以往的“3+X”高考改革,与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相似之处,前者应当可以为后者提供一种本土经验。同时,新高考改革还应当积极借鉴国外高校招生的先进经验。为此,本期推出两篇论文,第一篇是论述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改革理想与实践困境,进而分析其对新高考综合试点改革的观照价值;第二篇则选取牛津大学为例,以专业与科目的匹配为中心,剖析A-Level考试成绩在其本科招生中的作用。希望两篇论文的刊出,可以丰富有关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理性认识。

新高考“3+1+2”模式的一种观照:江苏“2008方案”及实践分析

刘希伟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基本设计为“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评价模式,江苏“2008方案”的改革理想包括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弊端,破除“唯分数论”,淡化“分分计较”观念,减轻考试压力等。其实践困境则包括:“弃理选文”的功利主义选科问题;基于高考成绩计算方式的“分分计较”与区分度问题;“高分低等”考生的录取难题;学生科学素养下降与高校人才培养难题;考生考试压力问题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江苏“2008方案”改革经验,可以为当前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江苏;高考“2008方案”;改革理想;实践困境

2008年,江苏省开始启用“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简称,江苏高考 “2008方案”)。作为一种“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评价模式,江苏高考“2008方案”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前国家“两依据,一参考”高考改革,尤其是广东等八省市最新公布“3+1+2”模式的一个先期类似样本。至2019年,这一样本模式实施了11年。11年来,江苏高考“2008方案”对于高中教育教学、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深刻、清晰的,且在某些方面较之当前正在进行的上海、浙江试点效应更为显著。在全国新一轮“两依据,一参考”高考改革。特别是广东等八省市统一实行“3+1+2”模式背景下,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样本价值更加得以凸显。系统总结江苏高考“2008方案”利弊经验,其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不言而喻。本文拟在简要介绍这一方案基本设计的基础上,论述、剖析其改革理想与实践困境,希望对全面、深刻认识当前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有所助益。

一、基本设计

在“3+X”改革背景下,江苏省于2000年开始实行“3+文综/理综”的分科模式,文综包括政、史、地,理综包括物、化、生。其后,为了加强文理交叉与融通,江苏省在2002年开始实行“3+文理综合”模式。但这种“文理综合”模式造成考生备考压力过大,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难以区分学生的特长,因而又于2003年调整为“3+1+1”模式。这一模式,与2000年之前的“3+2”模式不同,“3+1+1”是由考生根据高校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从理、化、生、政、史、地6门中选择2门。理论上,“3+1+1”总共有15种组合,但该模式同样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包括造成高中教学组织困难,考生“避难趋易”的选科倾向造成物理等科目选考人数急剧下降的问题等。

在实施了五年之后,这一模式又为2008年的“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即“2008方案”所取代。[1]

江苏2008年“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其中“3”为统考科目语、数、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政、史、地、理、化、生、技(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门。普通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2门,必修测试科目为5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1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2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测试科目。2门选修科目测试在高三下学期(每年6月9日)举行,每科考试时间100分钟;学生在校期间可报考一次。5门必修科目测试在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每年4月)举行,每科考试时间75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

在分值设定上,江苏高考“2008方案”规定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3门合计440分。另外,语文、数学附加题各设40分。[2]在此基本分值设计之外,还存在一种加分政策,即如果考生能够在6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上都获得A ,则可在总分上加10 分;其余情况均不加分。2009年加分政策修改为“1个A加1分,4个A加5分”。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具体分为A、B、C、D,4个等级。选修测试科目,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A级为前20%(含20%)的考生,其中前5%(含5%)的考生为A+;B级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其中前20%-30%(含30%)的考生为B+;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必修测试科目等级划分规定为: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必修测试科目,考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取其中较高一次等级计算成绩。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三方面的评定,凡符合标准者评为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三方面评定等第,分为A、B、C、D四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用以作为志愿填报准入门槛,不计入总成绩(除加分外)。

二、改革理想

江苏高考“2008方案”改革初衷与基本理想包括:赋予考生与高校选择权,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学考纳入高校招生,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破除“唯分数论”;学考实行等级评价,淡化“分分计较”观念;减少高考科目,减轻考试压力;考试成绩统一由语、数、外构成,保障分数等值性等。

(一)赋予考生与高校选择权,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

选择性的教育与考试理念,倡导“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在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上强调赋予、增加考生的选择权与选择机会。1999年,教育部开启的“3+X”科目改革,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为增加高考的选择性。在这一基本背景下,增加高考的选择性同样成为江苏省高考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比如,其2003年“3+1+1”模式规定考生在理、化、生、政、史、地6门中任意选择2门。

江苏高考“2008方案”则规定,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另外1门。也即,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中选考1门。较之2003年高考方案,这一方案在科目选择性方面有所收紧,但这恰恰是为纠正前者带来的考生功利主义选科弊端而作的一种调整。再者,江苏高考“2008方案”后来也分文、理科划线录取,但较之大多省份实行的“3+文综/理综”模式,其考生无疑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与选择权。

(二)学考纳入高校招生,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

“一考定终身”的说法,本身包含了多种含义。其中一层含义为:“一次考试具有偶然性”,仅凭高考一次考试无法保证可以有效选拔真才。基于此,在21世纪初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学考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成为一种基本改革方向。江苏高考“2008方案”与高中课程教学安排相匹配,除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高考统考科目外,其他科目都是作为必修或选修测试科目分两次考试,考试成绩与高校录取挂钩。这实际上使高考由“一次性”考试变为“多样化”考试,改变了其“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江苏高考“2008方案”规定,普通类考生如填报本科院校志愿,选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需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这样,学考可以说被实质性地纳入了高校招生评价体系,以往以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唯一依据(自主招生等特殊情形除外)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考与学考成绩二者共同成为高校招生的依据,即一种“两依据”。

(三)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破除“唯分数论”

在江苏高考“2008方案”中,除学考外,高中生综合素质也一同被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方案明确规定,考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是高校择优录取的基础。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推动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际上,这也正是新世纪高中课程改革注重发展素质教育、强调综合评价的重要体现。江苏高考“2008方案”通过“合格加等级”的指标体系,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同高考录取进行挂钩设计。其中,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三方面的评定主要看是否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

在录取环节中,考生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均为D级的,高校可以不录取。

从这一方面来看,江苏高考“2008方案”与当前国家新一轮“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综合改革设计高度类似。二者另一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基本举措在于,借助于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破除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唯分数论”弊端。

(四)学考实行等级评价,淡化“分分计较”观念

统一高考招生,一直以考生考试分数为基本依据,甚至唯一依据,因而被人们批判为一种“唯分数主义”的录取方式,“分分计较”由此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如何淡化应试观念,淡化“分分计较”观念,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所在。江苏高考“2008方案”,一方面突出、强化语数外统考科目地位,另一方面在学考科目上实行等级评价。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之一,在于借助于等级评价而淡化“分分计较”的观念。根据其基本方案,学考必修科目的等级按原始分数段转换,体现了目标参照考试的性质;同时,通过命题难度系数的办法调控区分度。学考选修科目等级按学生测试成绩分布的一定比例——参照历年来高考录取不同批次的人数比例确定——进行转换。根据江苏省当初的基本设想,学考选修科目的等级评定方法既可以较好地体现区分度,又可较好地避免学科之间、多次考试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在此之外,学科之间与不同考试次数之间的分数等值问题,还可以通过逐步建立题库的办法来解决。

(五)减少高考科目,减轻考试压力

考生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过大是统一高考多年以来所背负的另一罪名。在江苏高考“2008方案”中,高考科目仅有语、数、外3门,考生最后的总成绩也由这3门构成(学考加分除外)。这一设计的基本初衷与设想在于,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实行统一考试,统考成绩作为划线、投档和录取的主要依据,既可以保证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又有利于减轻学生高考负担。与此同时,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等列入综合素质评价,而不再列入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只设置7个科目。这种设计,也体现出减少考试科目、减轻考试压力的改革精神。

(六)考试成绩统一由语、数、外构成,保障分数等值性

一般说来,若是考试科目相同,那么考生相对容易接受原始分数直接相加的计分方式。若是考试科目不同,那么一方面不能直接将原始分数直接相加求和,另一方面考生对于各种相对分数转换制度,包括标准分、等级赋分、百分位数等存在一个认可度与接受度的难题。所以,在增加科目的选择性的同时,如何尽可能科学、有效地保障不同科目的分数等值性,增加不同科目分数的可比性,一直是高考改革的关键与难点所在。江苏高考“2008方案”,由于所有考生的高考统考科目相同,因而相对可以保障分数等值性与可比性。此亦为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另一初衷所在。

三、实践困境

在江苏高考“2008方案”征集社会意见过程中,当时有不少人肯定方案基本设计,但同样也不乏尖锐的质疑之声。比如,江元生、陈懿等5 名中科院院士,曾联名向江苏省教育厅寄呈《关于修改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计划的建议》,指出将物理和化学提前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将会造成中学不重视这两个科目,不利于培养造就科技型创新人才。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宏纹也曾对《2008高考改革方案草案》表示质疑,认为将物理、化学这两个学科“拒之高考大门之外”,不仅不科学且没有创新性。江苏高考“2008方案”在向社会正式公布并生效后,其各种效应很快得以显现。在此,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其具体实践困境:

(一)“弃理选文”的功利主义选科问题

趋利避害是人的一个本性,在高竞争、高利害的高考中,人的这一本性表现得十分典型。在科目设置方面,增加科目的选择性,往往带来考生功利主义选科问题。从文理视角来看,在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的制度设计下,“弃理选文”成为一种常见乃至必然现象。江苏高考“2008方案”,之所以将物理、历史作为必考科目之一,一个重要目的即在于纠正2003年“3+1+1”模式造成的考生选科过于功利的问题。这种制度调整,意味着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必须选择物理,而报考文科的考生必须选择历史。然而,问题在于,实践表明江苏高考“2008方案”仍未能有效消除考生的功利主义选科问题,“弃理选文”现象仍然相当明显。

据2008年的一份调查,江苏省的某些高中校,10个班中仅有20人选考物理。在当时,南京除了水准较高的几所高中外,其他中学文理倒挂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甚至有的学校文理生的比例达到了2:1。[3]2009年1月,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批评部分地区、中学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上线率的选科导向,造成文理生源结构不合理。比如,2010年,由于考生“弃理选文”过于严重,尽管较之往年临时增加了文科计划,但文科考生的录取率仍远远低于理科考生。按照公布的数据计算,当年“本一”批次,理科录取率是文科的3倍;“本二”批次,理科录取率是文科的2倍。[4]并且,这还是增加文科计划后的比例差异。若不临时增加,则文科录取率将更低。文理科考生人数倒挂问题,由此可见一斑。

江苏高考“2008方案”对物理学科采取保护机制,将其列为必考的选修测试科目之一,但与此同时化学学科受到严重损害。在高考收益最大化心态的驱使下,大量考生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纷纷避开难度较大的化学,选考政治、地理等科目,结果造成化学选考人数不断下降。比如,2008年全省选考物理、化学组合的考生占比33.7%,至2017年时这一比例下降到24.9%。以被誉为南京“四大名校”的中华中学为例,其选考物化组合的人数在2008年占46%,但其2017年选考这一组合的考生仅有6%,下降幅度达86%之多。再如,徐州高级中学2012、2013两年,选考物化组合的人分别为2人、0人。①化学被弃困境,可谓触目惊心。这样一种结果,直接带来了高中化学教研的困难,以及教师队伍断层的严重问题。

(二)高考成绩计算方式造成的“分分计较”与区分度问题

若不考虑学考等级加分,江苏高考“2008方案”考生成绩满分为480分。这样一种分值设置,较之之前2003年“3+1+1”模式满分750分的分值,减少了270分。其必然的一个结果是:考生分数分布较之一般省份更加密集化、扁平化,由此而造成区分度严重不足的问题。南京市民盟调研组调查了2012年和2013年的江苏高考成绩后发现:2012年高考最密集分数段1分有2000多人;2013年二本录取线之上的理科生,每个分数段聚集了近万人。[5]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在2017年9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新高考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江苏“2008方案”考生成绩仅计算语、数、外造成分数“扁平化”,造成一个分数档上聚集大量考生,区分度严重不足,并因此带来高校招生录取困境。与此同时,考生成绩过度密集化、扁平化,意味着加强了分数的重要性,因而又强化了“分分计较”的观念。

从选修测试科目的等级设置来看,很多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认为其缺乏有效区分度。江苏高考“2008方案”选修测试科目成绩评定最初计划分为A、B、C、D 四个等级,后为增加区分度而增加了A+、B+两个等级。然而,即便如此,也还是存在区分度不足的问题。“A+的等级还不够细,不足以满足他们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因为全省前5%考生大约有两万多人,而他们的目标群则是全省前1万名以内的学生,所以选修测试成绩的参考价值仍不能充分体现。”[6]高水平大学的这一担忧,最终也为实践所证实。

再者,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实践表明,考生及家长更倾向于认可原始分制度。其原因在于:在所有科目实行原始分制度设计下,假如语、数、外等某科目成绩不够理想的话,那么考生还可以通过其他科目来弥补;但选测科目实行等级,等于是消除了这种弥补效应。当然,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认同与接受度的问题。

(三)“高分低等”考生的录取难题

江苏高考“2008方案”规定,普通类考生填报本科院校志愿,选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需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但高水平大学往往规定,考生两门选修科目测试等级都需达到A+等级,否则没有填报资格。

换言之,考生报考高水平大学就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为考试分数,一为两门选修科目测试等级都需达到A+等级。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现象随之产生,即:考生的考试分数达到要求,但两门选修科目测试等级不符合相关要求。比如,2008年南京市文科第一名考生,因政治一科等级为B+无法报考北京大学。甚至因此而无法通过一般通道报考南京大学,最后不得已通过该校选择性计划而被破格录取。又如,同年江苏省理科第一名考生,同样因选修科目测试等级不满足相关要求而无法获得清华大学的投档资格。[3]再如,2013年江苏省文、理科第一名也皆因选修科目测试等级不符合相关要求而无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如此等等。“高分低等”考生的录取难题,成为人们质疑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学生科学素养下降与高校人才培养难题

江苏高考“2008方案”自由选科的制度设计,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科学素养下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如前文所言,在高考收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心态下,大量考生纷纷“弃理选文”,考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而成为一个严重问题。而高校出于招生需要,特别是招收高分生源的考量,普遍减少选考科目限制,甚至本身对理化要求高的化工、医药类等专业,也在选考科目限制方面不作要求,结果为高校培养工作埋下隐患。考生进入高校后再补习化学、生物,成为常见现象。近年来,江苏考生在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业表现下滑已是不争事实,并因此而引发顶尖大学在江苏投放名额减少的问题。

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反映,由于江苏省中学化学教育薄弱,不少考生进校后需要进行再补习。①一方面大量学生“弃理选文”,另一方面物理、化学以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评价体系,降低了该科目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中学教学要求降低,考试难度下降,二者最终削弱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因此而造成高校人才培养困境。

(五)考生考试压力问题及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困境

江苏高考“2008方案”的一个改革理想在于将高考科目删减为语、数、外三科,试图通过减少考试科目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但实践表明,这一方案设计收效甚微。高二学年进行的必修测试科目考试结果,直接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资格,并且成为学考科目加分的重要依据。在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下,学考的属性已经发生变化——名义上仍是学考,但实际上却具有了高考的选拔属性。因而,其得到考生们的高度重视,以至于被形象比喻为“小高考”。

成绩过度密集化、扁平化的分布形态,更进一步加剧了考生对于“小高考”的重视程度,结果必然加重考试压力。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若学考只分为合格与不合格,那么确实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但同时也必然降低学考科目的地位,尤其是将更进一步加剧学生科学素养下降的问题。而若将学考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哪怕是像江苏高考“2008方案”以等级形式挂钩,也必然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所以,纵向分散性制度设计,无论是高考科目还是学考科目,只要其与高校招生实质挂钩,结果必不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

此外,江苏省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物财,但与之不相称的是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参考与使用范围十分有限。作为高校招生主体的统一高考招生,难以有效利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在此之外,一方面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本身固有的难度,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尚须加大保障力度,且不同城乡之间、不同层次高中,校校之间存在认同度、支持度上的矛盾;另一方面,高校在参考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还受制于专业评价人员缺乏,以及招录时间紧迫而难以细致评阅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矛盾困境。

四、结语

江苏高考“2008方案”,其本身是2003年“3+1+1”高考方案深化与完善的产物,因而,在某些方面确实更加科学、合理。但高考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从某一角度看,一项改革举措可以有效纠正某一弊端;但从另外角度看,其可能又滋生出新的弊端。比如,增加科目的选择性,从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兴趣的角度说是科学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却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来考生“弃理选文”的功利性选科问题。再比如,将高考科目删减至仅剩语、数、外三科,固然可以直接绕开不同科目分数可比性的难题,但与此同时也因为压缩了总分值而造成区分度不足以及强化“分分计较”观念问题。“一法立,一弊生”的矛盾现象,在高考改革中十分常见。

纵观江苏高考“2008方案”11年实践,同时参酌其他省份相关改革,可以发现高考综合改革中若干近乎规律的现象:只要增加科目的选择性,必然造成弃理选文的功利主义选科问题;为防止物理选考人数大幅下滑,应当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分散性”制度设计,只要前后不同次考试均与高校招生实质挂钩,必然无法有效减缓考生的考试负担与考试压力;学考只要与高校招生录取实质挂钩,其属性便发生变化——具有类似高考的选拔属性,结果必然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因而也难以再通过学考的等级评价制度淡化“分分计较”观念,等等。

江苏高考“2008方案”,与当前国家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基本思路类似,可以说也是一种“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评价模式。除考试科目的基本规定外,二者差异还在于:江苏高考“2008方案”是将学考以等级评价方式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准入门槛,当前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则是将学考以等级成绩直接与语、数、外必考科目(对于八省市而言,再加上物理/历史原始成绩)成绩相加,合成成绩作为分数依据。而正因此,新高考“3+3”科目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江苏高考“2008方案”所存在的“高分低等”录取困境,并且相对具有更优的区分度。

在浙江、上海两个首批试点省市的2014年高考方案中,由于均未设置物理等科目的选考保障机制,功利主义心态驱使大量考生纷纷弃选物理。在此背景下,浙江、上海先后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公布了设置物理等科目选考保障机制。

如前文所言,江苏高考“2008方案”将物理列为“二选一”的选测科目之一,其目的在于纠正2003“3+1+1”完全自由选科模式下物理选考人数大幅下滑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建立了一种选考保障机制。

就此而言,对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而言,在“3+3”选科模式下应当考虑建立物理选考保障机制;否则,未来恐怕也要调整为“3+1+2”,将物理、历史列为“二选一”科目。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在物理学科得到选考保障的背景下,江苏化学学科遭遇到了类似的弃选困境。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三批进入高考改革的八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届时是否也会出现弃选化学的类似困境,值得引起重视。

总之,新高考综合改革中的学生功利主义选科问题、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基础匹配问题、选考科目的区分度问题等矛盾,[8]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的困境,在江苏高考“2008方案”实践中都曾以相似乃至相同的形式出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江苏高考“2008方案”不仅可以为浙江、上海新高考试点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同时也可为广东等八省市高考改革的后续跟进提供一定经验与启示。

注释

①2017年9月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新高考改革研讨会”上,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原院长鞠勤曾作关于“如何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报告。两处资料均来自此报告。

[1]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EB/OL]. (2007-05-70) http://www.jseea.cn/contents/ channel_26/2007/05/ 705241421126.html.

[2]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作四项重要调整[EB/OL]. http://www.jseea.cn/contents/channel _26/2007/05/705241421128. html.

[3]李润文, 吴琼. 江苏高考改革逆水行舟[N]. 中国青年报, 2008-11-29(002).

[4]李润文. 江苏高考陷入文理比例失调困境[N]. 中国青年报, 2010-07-22(006).

[5]闵杰. 江苏: 高考“文理不分科”的艰难尝试[EB/OL]. (2014-09-19) http://news.sina.com.cn/c/ 2014-09-19/093030882391. shtml.

[6] 茹希佳. 江苏高考改革:“倒退”还是“前瞻”[N]. 中国妇女报, 2007-02-07(A04).

[7] 刘希伟. 新试点高考招生制度: 价值、问题及政策建议[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0): 1-7.

“3+1+2”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2008 Scheme

LIU Xi-wei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The Jiangsu 2008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cheme is designated to be “3 courses + academic proficiency test +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s” in a “two basis plus one reference” admissions evaluation model, in an attempt to highlight the selective educational ideas, eliminate the disadvantage of “one test for fate”and “fractional doctrine”,to dismount students’ pressure. However, such practical predicaments exist as utilitarian give-up of science and choice of liberal arts, doctrine and vagueness of scores, dilemma in high-score-low-rank examinees’ admission, decline of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urdles in college education, examinees’ mounted pressure and difficulties i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etc. This article insists that the 10-year reform experience of Jiangsu 2008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cheme is helpful to the new round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structure.

Jiangsu; 2008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cheme; reform idea; practical predicament

G637

A

1008-0627(2020)01-0045-08

2019-05-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新高考招生制度试点改革跟踪与评价研究”(16CGL059)

刘希伟(1981-),男,山东栖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历史与理论、大学招生考试。E-mail:xiweiliu2008@126.com

(责任编辑 赵 蔚)

猜你喜欢
选科科目江苏
数读江苏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江苏
高考“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