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2020-12-13 13:51陶姗姗叶崇军
北方蚕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蚕家蚕蚕桑

陶姗姗 李 冰 孙 帆 叶崇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合肥 230031)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改变传统蚕桑生产模式的革命性技术,人工饲料养蚕可摆脱季节和地域限制,提高蚕桑业劳动生产率和设施利用率,实现现代化农业要求的规模化、机械化和工厂化,全面提升蚕业生产综合效益。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均开展了家蚕人工饲料育生产试验与示范推广,而安徽省在家蚕人工饲料育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仍为空白。为探究安徽蚕区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可行性,结合安徽主要蚕区发展情况,分析了安徽蚕区推广应用人工饲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针对发展人工饲料育可能存在的瓶颈,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以推动“省力化养蚕”模式在安徽蚕区的推广,为安徽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家蚕人工饲料育概述

1.1 家蚕人工饲料育国内外研究进展

日本对于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较早。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为了提高蚕丝业的经济效益,从多个方面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进行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完成稚蚕人工饲料育的实用化研究并在生产上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至1998年推广率达64.5%,同时配合实施大蚕条桑育等一系列省力化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20 世纪 80—90 年代,日本开发出低成本家蚕人工饲料,培育出广食性家蚕品种。人工饲料养蚕成为日本现代蚕业的重要技术支柱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日本养蚕业的衰退进程[1-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许多蚕业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在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包括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研究及适应性品种选育、人工饲料育家蚕的生理生态和病理特性研究、人工饲料配方改进与加工调制技术研究、人工饲料养蚕配套技术优化,部分地区还根据我国农村养蚕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人工饲料育技术规范,并在生产上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小蚕人工饲料育和全龄人工饲料育示范试验,为家蚕人工饲料育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3-7]。

1.2 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特色与优势

人工饲料养蚕有利于推动蚕桑产业的自动化、省力化、产业化、规模化,其与传统桑叶育相比具有如下特色与优势:一是缓解劳动力紧缺压力。通过集约化的方式实现小蚕共育或工厂化养蚕,降低劳动力成本,简化养蚕环节,提高工效。二是破除蚕桑生产的时间限制。养蚕生产不受季节及桑树生长期的限制,可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收蚁时间,灵活便捷;同时解决了基础科研在实验材料饲养方面的难题。三是减少环境污染、农药中毒。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饲料配方,并实现无菌饲养,降低蚕儿感病几率,提高健康性,促进增产增效。四是实现产业标准化与现代化。由于人工饲料育养蚕密度大,利于节约桑园用地,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可实现智能化人工气候控制,统一饲料配方、营养,稳定丝质,推动全产业链建设[3,8-11]。

2 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必要性

安徽省的蚕桑产业总体水平多年来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在蚕桑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潜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瓶颈凸显,产业比重逐渐下滑。同时蚕桑产业还存在劳动生产效率低、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落后、蚕病损失率高、蚕农和技术人员老龄化、蚕茧价格波动以及土地资源紧缺、相关产业竞争和国际蚕业竞争加剧等问题,养蚕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和技术变革,亟需支撑集约化、专业化、农场化生产的省力高效、轻简化蚕桑新技术,实行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是实现省力高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可助力蚕桑产业在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12-15]。

2.1 劳动力资源匮乏,急需实施“省力化”养殖模式

近年来安徽蚕区的专业养蚕户数呈下降趋势,且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综合素质较低。同时养蚕业向不发达地区或偏远山区转移,成为典型“山区经济”的趋势愈加明显。究其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得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产业遭遇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双低”,蚕桑生产比较效益降低,加上农民外出就业机会增加,导致蚕农生产积极性下降。因而对于目前安徽蚕区劳动力紧缺的现状,急须在蚕桑生产中实施适合弱劳力的“省力化”规模养殖模式,而“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条桑育”省力化养蚕模式的应用,必将有效地节省劳动用工,缓解当下的劳动力匮乏困境,同时可实现全年多批次养蚕、扩大规模提升效益[15]。

2.2 产业规模化发展成大势所趋

据统计,安徽蚕区规模化饲养进一步提升,土地逐步向大户和专业户转移,涌现出一批高产、优质、低耗的规模种养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蚕桑产业正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而家蚕人工饲料育饲养密度大、空间利用率高,正符合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操作的要求,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生产的实用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因而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家蚕饲养的规模化问题。从而实现以科技生产型蚕业代替劳动密集型蚕业,以公司化运作替代集约化生产,以园区工厂化生产代替分散小户式经营[14-15]。

2.3 产业转型需要技术创新

蚕桑产业面临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对社会化分工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迫切需要完善蚕桑产业的技术体系,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小蚕专业化共育技术在安徽部分蚕茧主产县如岳西县、潜山县等的推广应用已日趋成熟,若能在此基础上应用经济又省力高效的人工饲料育养蚕实用技术,发挥其特殊优势,更能推进蚕桑产业的商品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及集约化生产,从而实现以工业化思维和创新模式改造变革蚕桑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16]。

3 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可行性

3.1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安徽省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气候条件适宜桑树生长和家蚕饲养,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具有较多适宜种桑养蚕的土地资源,生态效益良好,种桑养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2]。二是优势蚕桑产业带已基本形成。全省蚕桑主要分布在皖南、皖西两大山区,7个市13个主产县产茧量占全省总量的97%以上,其中产茧量超千吨的县有岳西、肥西、金寨、霍山、歙县、潜山。三是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全省拥有国家级茧丝绸龙头企业1家、省级茧丝绸龙头企业16家、蚕业合作组织266个、农业部和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6个、省级蚕桑专业示范村16个,覆盖从源头蚕桑生产到丝绸终端产品的所有环节,蚕桑产业链比较完备。四是蚕桑综合利用全面展开。全省有14个县开展多种形式的蚕桑综合利用,包括蚕丝被、桑园套种套养、果桑采摘、桑枝食用菌、桑叶茶、桑葚酒、桑皮纸、桑切片等,全年度蚕桑综合利用产值逐年攀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潜力巨大。

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与区域发展潜力一方面保证了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原料如桑叶粉的足量供应,另一方面也为家蚕人工饲料育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地域基础、营造了产业环境。

3.2 顺应政策导向,拥有资金支持

蚕桑产业作为皖南皖西山区的特色优势产业,长期以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全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提升蚕桑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保障蚕农收入水平,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加大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政策措施、资金保障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关于2020年安徽省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财政厅发文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就“蚕桑产业”专门做出安排。要求择项补助支持高标准桑园建设和低产桑园改造,优质特色桑蚕品种繁育推广,现代蚕桑设施装备、高效养蚕生产模式、桑树轻简化技术应用,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多元化蚕桑生产基地[17]。安徽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提出优化生产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强化资源利用、加强监督管理、转变工作方式等具体发展措施,为全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保驾护航[18]。

其中,蚕桑主产县金寨县政府2019年提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理念。拨付资金扶持蚕桑主产乡镇产业发展,针对茧价下滑给予养蚕户资金补贴,投入专项资金培育打造现代蚕桑产业基地村。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蚕桑产业成为助力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岳西县大力推进万亩桑园建设工作,全县参与蚕桑基地建设的农户近一半为建档贫困户,蚕桑产业“成本低,见效快”,农户养蚕增收效益明显,助力岳西县在全省率先脱贫。

蚕桑产业得到政策与资金的有力支持,也保障了家蚕人工饲料育等蚕桑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蚕桑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3 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国内技术经验成熟

安徽省具有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的较为全面的技术服务体系。省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农业类本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为全省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安徽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服务范围覆盖省内蚕桑主产县;市级、县级、乡镇蚕桑服务机构使蚕桑产业技术服务零死角。一系列技术服务机构和一大批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为安徽省蚕桑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体系保障,也为家蚕人工饲料育的推广应用开拓了技术渠道[12]。

经过大量的探索试验,近年来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研发、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饲养配套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实质性进展,为安徽省推广应用人工饲料育新技术提供了技术储备。2008 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启动,并组建了家蚕人工饲料研究团队,有效推进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生产实用化。山东省开始小蚕人工饲料育的试验示范工作较早,2011年即建成了国内规模较大的小蚕人工饲料育示范基地,山东农业大学及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在低成本人工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稚蚕人工饲料育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3]。江苏省如东县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研究创新及生产示范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开发应用了物联网蚕室环境控制技术,形成了一套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范,建立了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基地,为智能化养蚕做出了开拓性探索[5,19-23]。此外,浙江省、河南省、广西、云南省也相继开展了人工饲料育的相关试验与示范推广[24-27]。

相信凭借本省完善的专业技术支持体系作为支撑,借鉴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人工饲料育的丰富经验,以“他山之石”必能助力本省蚕桑产业人工饲料育省力化新技术的应用实践,为安徽省蚕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3.4 蚕桑文化盛行,特色旅游火爆

我国种桑养蚕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商贸流通、文化交融的大舞台。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桑蚕产业又承载了新的历史使命[28]。2020年6月举办的首届桑蚕经济论坛上,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提出“一片桑叶、一个蚕茧,一根细细的蚕丝串联起超千亿产值的大产业。”可见蚕桑文化是引领蚕桑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29]。

安徽省蚕桑文化历史悠久,许多蚕桑主产县借助蚕桑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弘扬丝路精神,为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2019年4月18日,第十二届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开幕式上举行“中国蚕桑之乡”授牌仪式,中国蚕学会秘书长沈兴家向岳西县人民政府颁发“中国蚕桑之乡”牌匾,岳西县是全国第二个、中部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份,打响了安徽省的蚕桑文化品牌。由合肥市肥西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肥西蚕桑文化旅游节通过设立“蚕桑集市”展示出售桑葚、桑葚果酒、桑叶茶、蚕丝被、桑叶饼、丝绸服装等蚕桑制品,深受游客欢迎;同时桑园采摘活动也为旅游节增色,让更多游客亲身实践感受蚕桑文化。旅游节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安徽蚕桑文化的魅力[30-31]。

蚕桑文化的盛行丰富了蚕桑产业的文化维度,利于拓宽蚕桑衍生副产品,也使得颇具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各项新技术有其用武之地。家蚕人工饲料育实用新技术兼具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等优势,同时也为蚕桑科普宣传与文化传播提供了便捷的家蚕饲喂方式,用人工饲料饲养“科普蚕宝宝”也便于面向少年儿童开展科普教育。

4 安徽省推广应用家蚕人工饲料育面临的瓶颈

一是安徽省人工饲料相关研究滞后,人工饲料育在广大蚕区的应用也基本为空白,要实现技术集成应用及大范围推广仍需时日。二是安徽省蚕业主产区多为山区地带,土地规模流转难度较大,限制了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蚕桑生产方式粗放,机械化程度低、自动化难度大,产业现代化程度低,也增加了家蚕饲料共育规模化发展的难度。三是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年龄普遍较大,不利于人工饲料育新技术的普及,制约了人工饲料育的推广应用。四是茧价波动频繁,易挫伤蚕农积极性。我国桑蚕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生丝价格的影响,茧价波动幅度大,特别是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严重,蚕桑产品国际贸易供应链受到极大影响,我国蚕桑产业受到极大冲击,面临消费疲软、出口受限等诸多挑战[29]。

5 发展建议

5.1 统筹全局规划,全面系统落实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目前在安徽尚属于新生事物,要实现有效应用和稳步推广必须详细考察分析当前安徽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格局,并与各蚕桑主产县加强沟通交流,积极争取相关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同时为保证人工饲料育技术有效落实,须因地制宜地制定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范,并高起点规划、有计划地扶持建设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示范基地,集成创新,着力推进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进程。在延伸产业链方面,积极与畜禽饲料公司洽谈合作,努力实现人工饲料的产业化生产,同时结合人工饲料育的实用化进程,落实人工饲料育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开拓,促进蚕业的上下游产业、前后环节相联接,形成稳定的全产业价值链、利益命运共体[32-33]。

5.2 加强科技协作攻关,推进产业模式创新

建立以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蚕业技术体系是促进安徽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在技术攻关方面,一方面可借鉴其他地区人工饲料育方面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应依托省蚕桑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等科研力量,积极开展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创新。包括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选育、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人工饲料育蚕病防控技术、物联网蚕室环境控制技术、桑叶粉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技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创新与配套机械的研制,以逐步构建适应安徽省蚕桑产业实际情况的人工饲料育技术模式,以科技创新促进安徽蚕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34-35]。

5.3 构建现代化生产方式,推动全产业链建设

为推动安徽蚕桑产业的现代化与规模化,应加强对工厂化养蚕的产业化支持力度,借鉴浙江巴贝集团发展工厂化养蚕的实践经验,实现在无菌恒温恒湿环境下的人工饲料机械化饲养,构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运用现代工业理念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以模式创新推动蚕桑全产业链建设,推进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利用,提高蚕桑附加值[11]。同时,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须将传统元素和新发展理念更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模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桑蚕丝绸产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适应现代农业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振兴安徽省蚕桑事业[36-37]。

5.4 加快技术示范推广,落实技能培训与服务

为推动人工饲料育省力化养蚕模式在安徽蚕区的推广,应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提高示范基地带动能力,加快技术应用覆盖率。可以先小量试养,再根据养殖情况逐步推广,实现大规模饲养。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蚕业基础设施,如小蚕共育室等,将人工饲料育与小蚕共育相结合,实践“人工饲料+小蚕共育”“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模式的应用示范[15]。

强化技术培训,举办以人工饲料养蚕为主的县级技术培训班,在人工饲料养蚕过程中,通过全程技术服务与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到位, 构建一支熟练掌握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专业化队伍。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小蚕专用桑园培管与人工饲料配备、小蚕饲育温湿度等环境控制、小蚕饲育的管理等。此外,应建立技术落实保障组织,各个示范点成立实施小组,由县市蚕桑站负责人担任组长,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等为小组成员,负责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制定,并做好示范点的生产和技术资料统计汇总,完善经济效益调查分析,为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奠定基础[36-37]。

6 展 望

经过我国蚕业界30多年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也基本成熟。采用高密度技术和人工饲料饲养小蚕是当前形势下蚕业生产上的一项技术革新,最大特点是规模、省力、高效,可初步实现高密度、集中规模饲养的省工高效养蚕方式,改变传统一家一户分散养蚕方式,最终目标是实现机械化操作的工厂化生产。当下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小蚕工厂化饲养、大蚕分户饲养”的模式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既能达到安全生产,又能使小蚕专业户和大蚕户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是目前稳定蚕桑产业的有效途径。相信利用人工饲料养蚕将在构建安徽省规模化、省力高效蚕桑技术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小蚕家蚕蚕桑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