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思考

2020-12-13 13:51张吉勇
北方蚕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蚕蛹桑果桑枝

张吉勇

(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

蚕桑产业是安康市传统优势产业,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发展已经形成了育苗栽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栽桑养蚕具有“短平快”的产业发展特点,在安康的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乡村振兴中占有极大优势。安康市现有桑园2.667万hm2,目前有1.33万hm2桑园用于养蚕,年养蚕20万张,其余1.34万hm2桑园利用率较低。据资料介绍,每667 m2桑园年产干物质675 kg,其中桑枝300 kg、桑叶375 kg,养蚕过程中消耗桑叶240 kg,产生蚕粪约为150 kg,生产茧丝约22 kg,按此计算茧丝与桑园年产干物质的比例,蚕桑副产物占总量的97%左右,茧丝仅占桑园总生物量的3%左右[1-2]。蚕桑资源开发利用就是充分利用桑枝、桑果、桑叶、蚕粪、蚕蛹等生物资源和蚕桑文化资源,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1 安康市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1 桑园的套种套养

桑园的套种套养,就是利用桑树与其环境内其余生物互利共生的生态学规律,在桑园以生产桑叶为主的同时,利用桑园中剩余的光能、时间、土地、空间等开展其他种植业或养殖业,提高桑园光能、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目前,安康市在石泉、汉滨、平利等县(区)开展了桑园养鸡、桑园套种蔬菜和中药材等,均取得较好效果。桑园套种蔬菜和中药材可改善桑园土壤结构,桑园养鸡可以减少桑树虫害,这些措施还有效地降低了桑园除草等管理成本,增加了蚕农收入。据统计,安康市目前在桑园套种套养方面年产值达6亿元以上。

1.2 桑果的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

桑果的开发利用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桑果“药食同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很高的食品和药品潜在利用价值。早在1993年,卫生部就已经把桑果列入到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中,作为食品,它不仅甘甜多汁、口味独特、鲜美,更重要的是营养成份十分丰富。据有关方面测定,成熟桑果含总糖12%~15%,粗蛋白0.8%~1.8%,有机酸1.8%,含有16种氨基酸,7种维生素以及Fe、Ca等矿物元素[2]。作为药品,从明代的《本草纲目》到现代的中医药学均被推崇,其性凉,味甘、酸,可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养心安神,延缓衰老。主治耳聋、目昏、须发早白、神经袞弱、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痛、失眠健忘、动脉硬化等症状。

安康市专用果桑栽植面积较小、且分散,大多数是叶果兼用型桑树。目前,市内只有陕西博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从事桑果的深加工,年生产桑葚酒、桑葚饮料等富硒桑果饮品300余t,只有少量时令鲜桑果就地销售和为数不多的桑果采摘活动体验园,其余绝大部分园内桑果都烂在地里。

1.3 桑叶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据资料记载[2,4],干桑叶中蛋白质占到15%~34%,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近;粗脂肪占6%~10%,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近乎一半;碳水化合物占27%~36%,其中食用纤维含量达52.9%,超过蔬菜和水果;矿物质元素含量不仅丰富,而且易吸收,对补充Ca、Mg、Zn、Fe有显著功效;桑叶还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尤其在鲜桑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650 mg/kg。桑叶内含有一种“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目前还只是在桑叶中检测到,它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制剂;另外还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醇,含量是普通绿茶的3~4倍。从西医角度讲它们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降血糖、降血压、降脂减肥、健脑益智的作用;从中医角度讲桑叶可以清热凉血、清肠排毒、平肝明目、利尿通便、下浊气等,素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因此桑叶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是国家卫生部已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还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21世纪人类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桑叶茶、桑芽菜、桑叶粉是其最常见的产品。

目前,平利县的陕西福臻茶叶有限公司开发桑叶茶年产能已达到50 t,产值500万元以上。陕西石泉珍爱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2条桑叶粉生产线,年生产桑叶粉达到50 t,配套研发桑叶挂面、桑叶糕点、桑叶代料早餐粉等五大类桑叶食品,年产能达10 t以上。

由于桑叶具有产量高,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适口性好的优势,适合于作为饲料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安康康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鸡饲料中添加桑叶粉饲养蛋鸡,年产桑叶鸡蛋300多万枚,产值1 000万元以上;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同阳晨牧业联合试验将桑叶粉按照不同的比例添加到生猪的饲料中,探讨桑叶粉对生猪生长性能及肉质品质的影响,取得良好效果,为桑叶粉作为生猪饲料资源的幵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4 桑枝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桑枝具有韧皮部发达、营养成分丰富,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高的特点,既可以加工制作板材、木地板以及造纸等,也非常适宜作为基质栽培木腐菌,尤其适宜各类食用菌如香菇、黑木耳的栽培。循环利用是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5],蚕桑可为菌类生产提供原料和栽培场所,食用菌栽培产生的菌糠可以还田,增加桑园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桑树生长。食用菌的栽培同养蚕不在同一季节,不但不发生时间冲突,还有利于劳动力的全年安排,实现全年有收入。此外,菌类栽培数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桑园面积的稳定和扩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即使遇到茧丝市场疲软,茧价下跌,也能以菌补蚕,不至于出现挖树毁桑的现象。近年来,平利县宏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 000万元建成桑枝食用菌栽培基地,年栽培桑枝食用菌100万袋以上,带动120户农户开展桑枝食用菌栽培。

1.5 蚕蛹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蚕蛹是蚕茧缫丝后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油脂、壳聚糖以及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占干物质的45%~50%,油脂化合物占30%左右,油脂中75%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蚕蛹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及麦角醇,锌、铁、铜、锰等微量元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营养食品的制作[2]。蚕蛹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产品,可在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等领域加以利用。

经测算,每千克鲜茧中蚕蛹约有0.8 kg,折合0.2 kg干蚕蛹,安康市每年饲养20万张蚕,产鲜茧8 000余t,约有1 400 t干蚕蛹。安康市现有缫丝企业4家,由于缫丝企业主要是以缫丝为目的,这些蚕蛹在收烘和缫丝过程中未被重视,没有考虑到对蚕蛹进行必要的保护处理,大部分蚕蛹都存在酸败等问题,失去深加工的价值,只能作为畜禽的饲料被利用,未发挥出应有的附加值。

1.6 蚕粪的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

蚕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绿素、胡罗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粗蛋白、粗纤维、总磷和钙的含量分别达到13.7%、13.38%、0.45%和2.7%,营养价值超过麦麸。

一般1张蚕需要吃掉600 kg桑叶,其中四至五龄占85%,大约产出蚕粪500 kg,折合干蚕沙100 kg,安康市目前年饲养桑蚕20万张左右,大约产出干蚕沙2万t,如果作为饲料或生物有机肥开发利用其产值可达2 000万元以上。目前,安康市养蚕所产生的蚕沙除过少数蚕农堆沤有机肥、制作沼气,以及制作少量的蚕沙枕外,大多数农户将其随意抛洒,不仅是诱发蚕病的主要污染源,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安康市在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对蚕桑资源开发利用认识不够

蚕桑产业是安康市的传统产业,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栽桑养蚕、产茧缫丝。而对桑树除了桑叶以外的产物及养蚕缫丝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足,忽视了对桑枝、桑果、剩余桑叶及养蚕缫丝过程中产生的蚕沙、蚕蛹的开发利用,以至于目前对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效益与资源数量不对等。

2.2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由于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同一区域的桑园面积较小,规模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形不成规模优势。无论是在桑园的套种套养,还是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方面,其生产水平和加工设施都比较落后,很多还是作坊式生产,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设施化生产和加工的较少,现代工厂化生产桑枝食用菌、桑果酒、桑果饮料、桑叶茶、桑叶食品等产品的企业更少。生产加工设施简陋,生产水平低。

2.3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产业化效应不明显

目前安康市少数县(区)虽已在桑园套种套养、桑果、桑叶、桑枝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国内先进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蚕桑资源功能性物质的食药用价值开发及蚕桑产业循环经济的建立等方面的进展还都较为缓慢、滞后。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不明显,从事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强;产业规模小,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难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4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投入较少

蚕桑产业与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油、畜牧等主要农业产业相比,由于产业规模和社会影响较小,其获得政府的扶持和科技投入也较少。在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科技资金投入更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5 大宗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有待突破

要促进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从桑枝、桑叶、桑果、蚕蛹、蚕沙等大宗资源入手,进行精深加工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但目前安康市大宗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大宗资源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应该是安康市未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重点,需要深入研究,有所突破。

2.6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涉及到农业、生物、医药、食品等多个学科,对资金和人才要求较高,而目前安康市开展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单位和企业较少,科研和应用开发人才短缺,这使得在蚕桑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弱,髙附加值的品牌产品较少,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 安康市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3.1 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转变产业发展理念,由栽桑养蚕向栽桑养人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日常饮食的营养与保健。而桑叶、桑果就属于“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其所含功能性成分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的“三高”人数已超过3亿人,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桑产品研发,由生产初级农产品向生产加工高附加值的终端消费品方向发展。

3.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

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扶持方面予以倾斜,重点帮扶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蚕大户,利用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拓展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普及率和辐射力。鼓励各蚕桑大县(区)的本土蚕桑企业拓展蚕桑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开发髙附加值的蚕桑产品,延伸完善蚕桑产业链条。在已经形成经验的桑园套种套养、桑叶茶、桑枝食用菌开发等领域,进行技术完善和成果转化,完成行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以己经取得成功的开发利用项目为引导,通过“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养蚕大户”的运作模式,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示范,扩大产业发展规模。

3.3 相关业务部门在蚕桑园区建设方面应加强系统的产业技术指导

目前,安康市的蚕桑产业已从过去的千家万户栽桑养蚕向强村大户、规模化、园区化、工厂化方向发展,为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相关的业务部门在蚕桑园区建设方面应给予系统的产业技术指导,在桑园及蚕室的规划建设、桑品种的选择、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物尽其用,使产业发挥出最大效益。

3.4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扶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立足我市实际,培育一批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加工企业,适当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加强对其产品质量的检查监督,在投融资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形成建基地、搞加工、出产品、创品牌的发展模式,使其能够由小到大,由大到强,为产业发展创出新路。同时,也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使农民能够就近务工,促进乡村振兴。

3.5 加强蚕桑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生产加工出终端消费品,以增加资源的附加值,所以要加大蚕桑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使社会充分了解蚕桑产品的内在价值,提高消费者对蚕桑产品的认识度和认同度。如利用安康市五大产业之一的安康富硒茶产业的宣传优势,把富硒桑茶系列产品也融入其中进行宣传推介,使消费者对桑茶的营养保健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3.6 加强产学研合作,突出蚕桑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蚕桑产品

科研创新是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蚕桑产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为此,一是要充分发挥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康学院、安康市富硒研究中心等机构在专业、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研究领域,开发新的高科技含量蚕桑产品;二是要突出资源开发重点,整合科研力量,力争“劲往一处使”,打造一支服务于我市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科研团队;三是放眼全国,顺应市场需求,依托省内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发高附加值的蚕桑产品,提高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拓展整个蚕桑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蚕蛹桑果桑枝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好吃的炸蚕蛹
蚕蛹入馔功效多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摘桑果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吃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