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产业化发展探讨

2020-12-15 09:47
耕作与栽培 2020年3期
关键词:木垒鹰嘴豆农户

陈 斌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 松溪 353500)

鹰嘴豆又名桃尔豆、鸡头豆、羊头豆,属野豌豆族,是豆科植物中的稀有品种,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新疆维吾尔医用已约有2000年的历史。许多古文献中都记载有鹰嘴豆。资料显示,鹰嘴豆在蛋白质功效比值、氨基酸含量和消化率等指标上,远远高于其他各种豆类,被誉为“黄金豆”、“珍珠果仁”。根据有关专家鉴定,鹰嘴豆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高,并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的主要8种,有强身健体、增强记忆力、治疗糖尿病等功能[1-3]。目前,鹰嘴豆已研制出很多的系列产品,如鹰嘴豆面粉、鹰嘴豆粉、鹰嘴豆酥、鹰嘴豆营养粉、鹰嘴豆罐头、豆饼、保健饮料、口服液、胶囊、食用油等。鹰嘴豆是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儿童和中老年人所必需的特殊营养佳品[1-3]。

鹰嘴豆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木垒县)的主要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在全县农业产值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特别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已逐步由经济效益型向健康型转变。鹰嘴豆已经成为健康食品家族的后起之秀,市场销售前景十分看好。目前木垒县鹰嘴豆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在生产、销售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管理,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做大做强,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竞争力。

1 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木垒县鹰嘴豆生产现状

1.1.1生产环境

木垒县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较寒冷漫长,夏季短而凉爽。海拔高度1 000~1 100 m,年均降水量294 mm,年平均气温5~6 ℃,无霜期136~154 d,全年日照时数3 070 h,有效积温2 567~3 100 ℃,大于或等于10 ℃有效积温为2 600 ℃。该气候适合鹰嘴豆耐旱、耐瘠薄、前期冷凉、生长成熟期需2 500 ℃积温的生长条件。

木垒县耕地面积约58 667 hm2,其中超过3 467 hm2的丘陵旱地均适宜种植鹰嘴豆,土地资源丰富。木垒的丘陵旱地大部分属栗钙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肥力中上,且鹰嘴豆又有固氮作用,种植鹰嘴豆可基本不施化肥,靠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适施有机肥等提高肥力的农业措施,即可获得丰产;同时,又因气候干燥、缺水,几乎不发病、喷药,也无工业污染。因此,鹰嘴豆食品可达到国际AA级以上的绿色食品标准。

1.1.2生产面积

鹰嘴豆发展、种植面积不稳定,受市场销售价格和产品收购价格波动的影响。前期种植面积很少,在134 hm2左右,到1995年以后发展到1 340 hm2,面积翻了10倍;21世纪后发展较快,到2019年,种植面积已达5 347 hm2。近十年来,木垒县的鹰嘴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居第一位;其总产和品质也居首位。

1.1.3生产效益

因有独特、良好的地理生产条件,种植的鹰嘴豆品质好、色泽金黄,但产量一般,平均单产为140 kg/667 m2左右,平均收购价5.5元/kg,平均每667 m2产值在770元左右,扣除成本125元/667 m2,平均每667 m2纯收入645元左右。许多农户种植鹰嘴豆面积在6.67 hm2以上,年产值为77 038.5元,年纯收入在60 000元以上;部分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在33.33 hm2以上,年产值为38 4961.5元,年纯收入在300 000元以上。2019年全县种植鹰嘴豆5 347 hm2,实现总产值6 176.79万元左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显著。近年来,木垒县委县政府把鹰嘴豆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

1.2 木垒县鹰嘴豆加工现状

目前,本县规模加工鹰嘴豆的企业只有1家,即新疆鹰歌食品有限公司,具有先进的加工工艺设备、管理团队和质量管理体系,开发出以休闲类为主及豆粉类、糕点类等系列的近30个鹰嘴豆产品。每年加工量达8 000~10 000 t。基本能满足全县鹰嘴豆原豆产品收购的需求。

1.3 木垒县鹰嘴豆销售现状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鹰嘴豆系列产品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以无污染、纯绿色、天然营养著称的产品销往本疆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但是,主要销售市场还是本疆内,以休闲类为主销;国内外市场还未完全打开,且每年销售量为7 000~8 000 t,销量一般,多年未上涨。

1.4 木垒县鹰嘴豆的知名度

木垒县鹰嘴豆的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其系列产品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的肯定;还曾在《中国食品》和《中国食品报》杂志上分别以《神奇食品——鹰嘴豆》、《天山来客,鹰嘴豆健康潜能,超强马力》的标题被宣传报道。2006年,鹰嘴豆种植基地通过了有机认证;2007年木垒县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鹰嘴豆之乡”[4];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4];2010年获得福建海峡两岸创新成果金奖、第四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4]等荣誉。

2 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退化

由于鹰嘴豆种植使用的种子是常规种子“木鹰1号”、“科鹰1号”、“系选03”等,这几个品种种植年限都在十年以上,且自留自用、相互串换种子,以粮代种的现象普遍。政府、企业在品种选育、种子经营等方面又重视不够、投入少。多年来品种未更新,而长期种植,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病害加重、产量降低等现象。

2.2 种植技术简单,管理粗放

目前,鹰嘴豆的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单产水平偏低,品质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引进、机械化推广,鹰嘴豆的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少数农户为了减少成本,采用人工播种、不施肥等粗放管理方式,造成出苗率不高、不齐、除草困难、产量不高的现象[4]。种植效益偏低。

2.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良好的地理生产条件,木垒的鹰嘴豆基本上为绿色食品,部分产品还通过了有机认证,大部分产品品质优良。但是,少数农户管理粗放,播种后机具未清理,收获时未按品种单收,造成不同粒型、不同色型品种有所混杂,影响了鹰嘴豆的产品质量和销售。

2.4 生产和加工资金不足

部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资金困难,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个别企业资金不足很难做大做强。

2.5 规模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少

土地流转困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极少,全县66.67 hm2以上规模生产鹰嘴豆的专业合作社仅1家,导致鹰嘴豆生产的利润偏低。规模小、分散生产、效益差是阻碍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6 销售市场不畅不稳

生产和销售受省内外市场影响较大,市场严峻,无序竞争,价格变化大;产品收购价格多年未提高、不稳定,订单农业生产面积不大,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稳定性,这是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2.7 品种的适口性不够好

现有鹰嘴豆品种的安全品质、营养品质虽然很好,但是,因含纤维素偏多,适口性偏差,也是产品销售不畅和阻碍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3 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产业工作领导

应成立木垒县鹰嘴豆产业化发展项目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由县发改与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商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在农业农村局设立办公室,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处理鹰嘴豆产业化发展项目具体工作。

3.2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项目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应研究出台鼓励鹰嘴豆产业化发展项目的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完善服务。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搭建企业、农民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的“绿色通道”,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和政策咨询[5]。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县财政要安排一定的鹰嘴豆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专门扶持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鹰嘴豆的良种补贴(包括原种繁育补贴)和大规模土地流转补贴、产品认证费用补贴以及对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入住和鹰嘴豆产品收购的奖励,同时协调金融部门,整合妇联、计生、经贸等职能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企业、农民资金短缺问题。四是整合项目资金。协调农业、水利等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鹰嘴豆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给予优先投入和建设。

3.3 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加快“万亩”鹰嘴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现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与省内外有关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鹰嘴豆种质资源,开展新品种的选育(改良)、展示和示范,筛选出适合木垒种植的高产、抗病、品质优、口感好、适合机收的新品种,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的增产效益,满足225 hm2左右种植基地的良种供应。

3.4 尽快制定鹰嘴豆生产加工标准化技术规程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研究总结适宜木垒丘陵旱地的鹰嘴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制定模式化标准化栽培和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为大面积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保障鹰嘴豆的产量和品质。

3.5 加强技术培训

建立健全长效培训机制,加大对鹰嘴豆种植户、专业合作社、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降低创业风险[6]。

3.6 促进生产和销售的补贴措施

3.6.1良种补贴

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购种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财政按5.0元/kg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当年种植鹰嘴豆面积,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位的种植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生产单位的种植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向正规单位购买农技部门推荐的鹰嘴豆种子,且持有种子销售税务发票的。

3.6.2土地流转补贴

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村土地流转项目,财政对土地流入方(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按50~100元/667 m2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7]。具有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土地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单宗土地流转面积在20 hm2以上(农户)的或66.67 hm2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7-8];土地流转价格不低于农户常年直接经营纯收入或市、县规定的基准价,同时确保流转农户每年的收益获得稳定增长[7-9];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取得工商部门营业执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运作规范(有章程、股权证书、实行“保底分红”)[7-8];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位的,种植总面积在33.33 hm2以上,且信誉良好、运作规范;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律、土地流转操作规范、流转合同手续完备;流转的土地用途为种植鹰嘴豆。

3.6.3产品认证补贴

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产品认证项目,财政对认证方(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按认证费用的50%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对象为当年种植鹰嘴豆面积,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位的种植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生产单位的种植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补助项目为当年新增(包括续展)的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认证的检测管理费和标准使用费。

3.6.4产品收购补贴

当年收购当地生产的鹰嘴豆总重量在2 000 t以上的企业,财政按0.1元/kg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3.7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建立鹰嘴豆“企业+农户(合作社)+生产基地”管理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直接利益共同体,增强责任心,调动积极性,使企业、农户共同发展。

3.8 树立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的认知度

一是加大“三品”认证力度。力争全部产品通过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提高产品品质,使消费者买得放心。二是建立健全全国销售网络。建立鹰嘴豆销售网络平台,扩大宣传,及时了解、公布市场供求信息,不断拓宽产品消费渠道。三是举办和参加各种促销活动。计划在每年6月份鹰嘴豆开花期,举办一次以“游木垒县、赏鹰嘴豆花、观胡杨林、滑鸣沙山”为主题的“鹰嘴豆节”[10]。并积极参加省内外的农产品展销会,以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提升区域品牌形象,促进木垒鹰嘴豆产品销售跃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木垒鹰嘴豆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浅析鹰嘴豆粉的营养功能性及其应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生命的源起,种子
中东美食:谁发明了鹰嘴豆泥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木垒美地
此心安处是吾乡(外二则)
你好,木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