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12-15 18:30王佳佳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安化县农产品生产

王佳佳

(安化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益阳 4135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消费观念也正从吃的饱、吃的好,向着吃的健康转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产业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如何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安化县新农业发展及农村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

1 安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化县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类农产品产量都得到大幅增长,并在推动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把控方面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1 优化产业布局

依据县内各乡镇与村地理位置的不同,合理划分种植种养片区,实施区域化特色生产,力求将提升产业质量及效益落到实处,提升安化县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将传统单一的生猪养殖业逐步转变为以生猪养殖为主,水产、家禽为辅的生态养殖业,强调生态养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1.2 加快产业融合

安化县以茶叶、蔬菜、林业、粮食及畜牧水产五大重点产业为主,不断提高生产机械化及规模化水平。除此之外,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产品的认证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落实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质量标志认证超过40个。并大力提倡标准化种植基地及标准化养殖场的创建,凭借安化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打造了“安化黑茶”、“安化中药材”等知名农产品品牌,为安化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2]。

1.3 改善生产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安化县在中央领导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方针。农村基础建设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提高安化县生产条件,县内加大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加固水利、防洪治理、乡村公路建设、电网电路改造等各类惠民工程不断实施,为实现农产品绿色、安全生产均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提升农村服务质量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安化县积极构建了农村生态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民社会保障四大发展平台,其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着力于打造以茶叶、畜牧等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生态农业功能核心区,对相关企业及农户均提供了强有力地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撑。此外,还设立了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为农户生产提供了保障。

2 安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化县各部门重视且有意识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标准化,但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制约了安化县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通过走访调查可发现,安化县从事农产品销售及生产的人员存在综合素质不高、教育水平较低的现象,多数仅凭借经验进行售卖,缺乏专业且充足的农业知识,且部分农业生产及经营人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追求量产,从而无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滥用、乱用农药化肥,不仅存在巨大的农产品安全隐患,还导致县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部分监管部门,尤其是街道乡镇等直面农产品生产者的部门,对于农产品安全监管及检测不够重视,在监管及检测过程中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走过场,导致实际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监管任务不能落到实处,也无法对真实情况进行了解。

2.2 生产及销售方式分散

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规模化生产,但是安化县的蔬菜类产品生产模式还是以个体小规模生产方式为主,并呈散点状大范围分布,且生产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种植基地离公路或是工业基地较近,对基地内的农产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为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带来很大难度。且散户农产品大多没有完整的销售标签及包装,如果真的出现食用问题,追溯源头难度非常大。

2.3 检测设施及技术落后

专业的检测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相关内容来看,主要是通过检测产品中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含量,来判定是否达到可进入市场的标准。但是安化县内相关的检测设备及技术并未及时更新,仍采用老旧设备及技术,无法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理念。且部分的检测人员缺乏专业的检测知识,并未严格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检测,容易造成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2.4 农产品安全宣传不到位

安化县各部门高度认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相关质量要求、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大,并未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无法将国家层面对于农产品的相关政策及要求及时宣传到乡镇,落实到农户。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更多关注的是价格因素,并未形成主动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想法,且现阶段无公害农产品在市场内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导致很多生产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销售前景并不看好[3]。

3 安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发展措施

3.1 强化相关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从生产者、监督部门及消费者三方面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4]。农产品的生产主体是农民,只有加强农户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基层生产人员的分散性,可以考虑通过开展流动性的知识技能讲座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并充分利用村镇广播推进知识普及工作。

在监督部门方面,对内要定期对监管人员开展安全生产的教育及技术培训,从思想上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并组织相应的季度考核,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对外可设立专门的咨询部门为大众提供咨询服务。

消费者方面,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工作,利用网络媒体、社区活动等向大众从口感、色泽等方面普及识别绿色农产品的方法,自觉维护自己的权益。尤其针对安化县偏远高山地区网络信号差、县内留守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导致无法利用网络进行宣传的现象,需有针对性的印发相关农产品安全知识,力求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变成每个人由内而外的自觉行动。

3.2 建立完善的生产标准制度

检测及监管只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地辅助手段,真正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只有建立完善的生产标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生产才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提倡并督促农户、农村合作社或相关企业等建立完善的产品档案,严格对农药化肥的用药时间进行登记与执行。另一方面提倡标准化生产模式,发展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形成良好的生产氛围。并努力形成产品生产—科学运营—规范销售—无忧售后的产业模式,于无形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约束,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3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健全完善县级到乡镇到村组的质量监管体系,划分责任区,落实到责任人,尽最大努力消除监管盲区,形成层层监督的梯级结构。并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合作,整合有效资源,从生产源头、加工、销售领域等环节强化农产品的安全水平。除此之外,还应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时更新完善安全检测技术及设备设施,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加大安全检测的资金投入,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保障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此才能从内而外有效提升安化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3.4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为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可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化县内监管执法力度,严查农产品市场内的不正当生产销售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态度。一是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及经营场所的日常巡查力度,如乡镇级两周一巡查,县级一月一巡查,并由巡查人员当场提出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到位。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制度,对农畜产品实行“两月一抽检”,摸排了解安化县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状况,及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三是对流入市场的农产品都需事先进行检测,禁止农药超标的水果、蔬菜等进入市场,并进行销毁[5]。

4 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综合来看,相关管理部门需强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积极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确保安化县农产品的有序和谐生产,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安全、绿色、健康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供给。

猜你喜欢
安化县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露珠计划”专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荷塘美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资源协同下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机理研究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