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野生美味牛肝菌鉴定与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的筛选

2020-12-15 07:51常堃蔡婧李为民王锋尖李军张九玲肖艳李世华刘杰周向宇田继成
特产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菌柄牛肝菌菌根

常堃,蔡婧,李为民,王锋尖,李军,张九玲,肖艳,李世华,刘杰,周向宇,田继成

(1.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汉江师范学院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 十堰 442000)

据统计,世界上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种类约2500种,其中最昂贵也最受欢迎的大多属于菌根菌[1],美味牛肝菌就是其中之一。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Bull.ex Fr.)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牛肝菌科(Boletaceae)牛肝菌属(Boletus Fr.)[2]。美味牛肝菌又名大脚菇、网纹牛肝菌等[3],因其菌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餐桌上深受欢迎的美味菌菜。菌根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菌根合成和菌根苗的培养是菌根菌栽培成功的基础[4],但是菌根合成的高成本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十堰市生长的牛肝菌以郧阳区美味牛肝菌最有名气,丰富的野生牛肝菌资源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美味牛肝菌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为此本文对郧阳区牛肝菌资源进行采集鉴定,并分离菌丝和筛选最适培养基,为美味牛肝菌的菌种制作和仿野生栽培做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于2018年9 月采自郧阳区白桑关镇栎树林中,由汉江师范学院王峰尖教授鉴定,对组织分离菌丝和子实体进行ITS 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分离所得菌丝低温保存备用[5]。

1.2 采集方式

野生美味牛肝菌生长处上方往往会有很多飞虫围绕盘旋,可借助此特性寻找野生美味牛肝菌。将采集的野生牛肝菌用无菌吸水纸将子实体包裹,分别放入平底纸盒中,尽快运回实验室进行处理。

1.3 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先将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外表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用75% 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镊子掰开,再分别挑取菌柄、菌盖以及菌柄菌盖交界处直径5 mm左右的组织接入PDA 培养基中心,25℃恒温暗培养,每个部位分离15个重复,计算分离成活率(分离成功数/总分离数),并测量20d后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随机取10个)。

1.4 基础培养基筛选

按照1.2 方法对菌柄进行组织分离,并接入以下培养基:①改良MMN[6]②母种培养基[7]③滨田培养基[8]④1/2MS培养基[9]⑤Ohta琼脂培养基[10]⑥PDA。每个培养基设10个重复,25 ℃恒温暗培养。观察菌丝生长的形态变化,培养到20 d 时测量菌落直径。

1.5 不同培养基的配制

浸提液制作方法:将选取的腐殖落叶、根系和土壤等阴干,取50g 放于1000mL 蒸馏水中文火煮沸30min后过滤[12],得到浸提液。以亲体液配置各培养基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 L,获得所需培养基。

根据基础培养基筛选结果,以基础培养基为对照,并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牛肝菌生长处腐殖落叶浸提液、5%牛肝菌生长处土壤中栓皮栎根浸提液、5%牛肝菌子实体浸提液及5%牛肝菌生长处土壤浸提液,并在以上培养基中分别设置无VB1和有VB1(浓度为0.001%)[11]两个处理。每个培养基设10 次重复,25℃恒温暗培养,观察菌丝生长的形态变化,培养到20d时测量菌落直径。

1.6 ITS测序分析

利用ITS1 (TCCGTAGGTGAACCTGC) 和ITS4(TCCTCCGCTTATTGATATGC)通用引物对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及纯化菌丝进行PCR 扩增鉴定[1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对美味牛肝菌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菌丝长势各有不同。在试验范围内对美味牛肝菌菌柄进行组织分离所得菌落直径最大。除菌盖处分离成活率较低,其余部位分离成活率均为100%;牛肝菌菌盖含水量较高,且菌肉较菌柄处薄,因此增加了污染的概率,导致成活率较低。

表1 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对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tissue separation on mycelial growth

2.2 基础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基础培养基对美味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见表2。在试验范围内,培养基为1/2MS 培养基时菌丝生长良好,菌落直径最大。

表2 基础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basis culture medium on mycelial growth

2.3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对美味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见表3。在试验范围内,只有1/2MS+腐殖落叶+VB1培养基所得菌落直径略大于对照1/2MS 培养基,试验范围内VB1的添加无明显增强美味牛肝菌菌丝生长的作用。

图1 菌丝生长情况Fig.1 Mycelial growth states of Boletus edulis

表3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culture medium on mycelial growth

2.4 鉴定结果

美味牛肝菌子实体ITS 序列长度为739个碱基,与GenBank 中的序列(登录号GQ984158.1)同源性是99.32%;美味牛肝菌分离菌丝序列长度为737个碱基,与GenBank 中的序列(登录号GQ984158.1)同源性是99.72%,并与美味牛肝菌子实体的序列同源性为99.56%。结合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所测菌株均为美味牛肝菌,与汉江师范学院王峰尖根据子实体特征及显微结构鉴定的结果一致[14]。

3 讨论

美味牛肝菌的菌根体外合成早已成功[15],但是菌根合成到进行商业化出菇,目前来看并不现实,因此根据本地野生美味牛肝菌生长区的菌群特点,制作美味牛肝菌菌种进行仿野生栽培,不但可以对本地牛肝菌资源以及林木资源进行保护,同时投入相较菌根合成要低很多。

美味牛肝菌各部位组织分离成活率均很高,试验范围内菌柄分离所得菌落直径最优。美味牛肝菌菌丝分离培养基的研究很多,但是效果均不明显,试验范围内以1/2MS培养基可获得较大菌落,且明显优于其他培养基,而以1/2MS 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加入各种浸提液的培养基,所得菌落均无明显优势。下一步将利用1/2MS 培养基为基础研究其他培养基配方及液体菌种配方,以期获得适合美味牛肝菌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从而为美味牛肝菌的菌种制作及仿野生栽培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菌柄牛肝菌菌根
菌根真菌在林业研究中的应用
菌根化马尾松苗生长形态对干旱及复水响应
去除外生菌根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干巴菌菌塘周围云南松幼苗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外部形态*
牛肝菌菜谱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几种野生牛肝菌的红外光谱及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光质对海鲜菇子实体外观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灵芝新品种南GL11
灵芝盆景的制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