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2-15 06:53周小敏
商情 2020年4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摘要】“一带一路”是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迫切地需要大量相关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够掌握东南亚文化和语言的高端人才,但与此同时,我国“小语种”人才供给的能力难以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小语种服务能力严重匮乏,因此,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小语种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东南亚小语种;培养模式

1.引言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是推动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家进行双边贸易合作的重要举措,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小语种人才的严重匮乏,成为阻碍双边贸易交流合作的关键因素。在宏观需求下,各院校纷纷选择增加小语种专业,但由于师资匮乏、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原因导致人才输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积极促进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多元化、国家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现状

语言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筹码。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一带一路”双边贸易合作中,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的语言就达到了上百种,其中,90%以上的语言都是“小语种”,当前小语种人才的严重匮乏,归根结底是我国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所致。

2.1师资力量不足

小语种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需要充足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然而,现有小语种教师大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缺乏语言实践和企业实践经验,师资水平的薄弱成为制约小语种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要素。

2.2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在大部分的学校中对于小语种的人才培养,依然沿袭了以往单一的“理论+实践”的教育模式,先上语言课,然后岗位实习,导致学生不会“学以致用”,根本难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2.3学生兴趣欠缺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近年来很多地方学校都纷纷开设了小语种专业,但在教学中往往遭遇许多尴尬,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很多学生选择小语种专业并非自己的自愿或兴趣所在,而是因各种因素而被动地选择了小语种,由于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使其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缺乏、信心不足,甚至厌学态度的产生。

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3.1构建“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最短缺的就是既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精通语言,又同时兼具经济、法律、贸易、物流等方面的“知识性”人才,尤其是能够借助“小语种”从事国际专业领域管理与分析的“决策性”、“管理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满足国家和市场需求,在坚持“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指导下,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课程,并将“小语种”与学校某一专业结合起来,构建“小语种+专业” 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尽可能地填补专业知识漏洞,促使学生从单一的语种技能型人才逐步的走向同时兼具语种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同时,学校还增加对模拟同声传译会议室、笔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投入,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战模拟训练,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3.2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其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小语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学校为小语种任课教师提供轮流出国访学和定期到对象国进修的机会,使其掌握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了解对象国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化背景,除了让学校教师“走出去”,还积极地实施“引进来”的策略,通过引入外籍教师担任小语种任课教师之外,还高新聘请对象国的资深教师定期与校内教师进行研学、培训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3.3校企对接,提升小语种人才专业能力

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分离,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因此,人才模式改革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学以致用”。为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小语种人才的流失,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外语+商务+行业外语+跨文化交流”的联合培养模式,让人才培养“走出去”,同时,学校还通过将部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和学生派到国外集中学习语言,使其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实现语言能力的快速提升,从而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学以致用”问题。

4.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与沿线中小国家的深度合作与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小语种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呼吁有关部门与学校携手合作,统筹规划小语种教育的发展之路,积极推动小语种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整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其能成为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从而真正的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張义红.“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小语种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高专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为GXCVUJG2019B027)。

作者简介:周小敏(1986-),女,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国际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小语种。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