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0-12-15 01:42刘彦钦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数学素质应用意识创新教学

刘彦钦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的还是启蒙教学。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针对小学生活泼、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的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高效的学习,特别是针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可以在小学的启蒙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具备主动性,这样他们的数学能力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质;应用意识;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116-02

在如今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还是和传统的教学那样单纯的运用题海战术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针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而言,一定要去积极思考探索,找到新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小学的阶段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才是新时代教师所希望看到的教学。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的教师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所以对于数学这种思维能力较为严谨的学科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我认为在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本文也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做出几点讨论。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述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为实际生活,使数学与生活常识紧密结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引导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思考,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教学模式的设计标准是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这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以往教学中缺失的重点。其次,通过课前预习活动的学生,他们通常可以理解新的教学内容,找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需要注意的较复杂的知识,有助于课堂听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互动,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有效的课堂。

2.做好课前的导学工作

其实课前预习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了很大的必要性,学生在正式的学习之前能够先行预习一下课本,不仅仅可以让他们了解到下节课自己将要学习哪些知识重点,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哪些地方已经掌握了,哪些地方还没有掌握,自己知道自己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这样他们的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因为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在每堂课之前都能够做好课前的导学工作,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做得更加高效。

例如,我在每一次上课之前都会给学生抛出一两个我们即将要学到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告诉学生大家有时间的时候需要自己去预习一下课本,然后看一看我抛出的问题能不能独立地解决,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分工合作讨论。然后我告诉学生大家在寻找我抛出问题的答案过程中也要把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给预习一遍,对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圈注,看一看哪些地方自己可以掌握哪些地方自己却不能掌握,还有自己觉得重点和疑难点都要用着重号符号标注出来,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对于那些自己标注的地方更认真仔细的听讲,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很好的找到自己的听说重点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而且这样预习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走得更加长远。

此外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属于一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而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则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得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教学“乘法的交换率”这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可以向学生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思索一段时间后,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什么是乘法交换率?”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这样对学生深入了解及掌握相关知识有非常大的帮助。

3.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教学问题,那就是只是单纯的自己在讲台上面讲解那些知识点和学生的互动特别少,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和教师之间有效的互动,课堂上也不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认为这一点在学生整个数学的学习阶段都没有帮助。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那么主动在课堂上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就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一大途径。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缓解课堂氛围,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紧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的思考。这对于数学这种要求,思维能力的学科来说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例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特别去注意对于学生课堂效率的把握。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会时不时的和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互动,而不是单纯的在黑板上讲解自己的知识点。在讲到《鸡兔同笼》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告诉班级里的学生,其实这个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一个有名的问题,大家看一看自己能不能够独立的解决,然后我会和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互动,来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这样的课堂上,很少会有学生走神,每一个人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一步一步的思考,这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4.创新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一定不能够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更是要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小学的这个教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年龄也比较小,可塑性比较大,所以这个时候能够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创新性和高效性。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积极的去选择一些新鲜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时候我会适当的给学生进行一些思维上的拓展,或者在课堂上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他们的课堂氛围。我想这样的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比如,受生活环境和个性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学应以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为基础,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分组,使团队成员相互补充,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鼓励学生积极沟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例如,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教学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手工制作“圆柱体”。在分组过程中,把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表达个人觀点,让小组中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制作完成后,老师可以表扬和鼓励团队分享自己的合作讨论过程和成功经验。

针对于今天的教学而言,教师一定要去进行思考,找到新的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这才是新时代教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忠秋.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2019

[2]律攀攀.让“微”风吹进课堂—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2017

猜你喜欢
数学素质应用意识创新教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拉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如何提高高中生数学素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