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古茶树资源调查及保护开发建议

2020-12-16 03:08谢春丽
农技服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龙川河源市树龄

谢春丽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

茶树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是山茶属中最重要的一种植物。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100年左右及以上的茶树。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山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常年平均气温20.8℃;降水多集中在4—9月,年平均降水量1 680~1 960 mm;常年日照时数1 687.0 h;海拔相对较高,属山地丘陵地区,粤赣边境山高岭峻,茶树生长环境日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总体上河源市气温较低、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土壤酸碱度适中,适宜茶树生长。河源是茶叶传统产区,也是广东历史名茶产区之一,其中龙川是广东茶的发祥地,据《南越志》记载:“龙川出皋卢,叶似茗,味苦涩,士为饮。”传承至今有1 500多年的历史;东江三大名茶(上莞仙湖茶、康禾茶、紫金黄花茶)均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悠久的产茶历史为河源茶叶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尤其在东源县上莞镇、龙川县义都镇、连平县上坪镇等地分布较多。为河源市古茶树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2019年2—11月对河源市东源县、龙川县和连平县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茶树的保护开发建议。

1 调查地点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主要位于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石坪顶村、上官镇仙湖村、曾田镇新东村,龙川县义都镇桂林村和连平县上坪镇新镇村。

1.2 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走访及文献查阅方式对河源市10家茶企业进行古茶树资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古茶树的树龄、茎粗、树高,近5年古茶树自然死亡数量、古茶树被砍伐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存古茶树资源概况

调查结果表明,东源、龙川和连平3个县的茶企业现有古茶树1 797株,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年;树高基本在1~5 m,大部分在2 m左右;茎粗3~50 cm,主要集中在10~50 cm。龙川县义都镇桂林村现有古茶树30株,其中,树龄主要集中在100年左右的有20株,200~300年的有10株,树高3~4 m,茎粗20 cm。东源县涧头镇石坪顶村、上官镇仙湖村、曾田镇新东村现有古茶树1 761株,树龄主要集中在100年左右,树高0.7~3.2 m,茎粗20 cm。连平县上坪镇新镇村现有古茶树6株,树龄主要集中在100年左右,树高1.7~2.0 m,茎粗25~45 cm。

2.2 近5年古茶树自然死亡数量

近5年来,东源、龙川和连平3个县自然死亡的古茶树50株,主要是古茶树受自身生命力减弱、生长环境恶化(土壤酸碱性紊乱等)以及对病虫害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导致。如茶树病虫害经常发生,发现不及时以及不采取防治措施,部分古茶树叶片受害严重,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2.3 近5年古茶树被砍伐现象普遍

近5年来,东源、龙川和连平3个县被砍伐的古茶树多达30株。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茶企业没有认识到古茶树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古茶树,导致古茶树没有受到相应的保护,随意砍伐。二是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和缺乏宣传保护,河源市属于山区,大多数古茶树生长在偏僻的农村,由于没有保护经费或补贴,没有宣传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重要性,致使保护和重视不够。三是部分村民对古茶树的认识不到位,以经济利益为先,随意处置古茶树。四是对古茶树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及创新利用的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价值没有充分体现,致使古茶树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河源市古茶树资源丰富,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年,树高1~5 m,茎粗在3~50 cm。近5年来,3个县古茶树自然死亡50株,被砍伐30株。

3.2 建议

近年来河源市茶产业迅猛发展,但古茶树品种改良相关工作却鲜有研究,究其原因,缺乏当地古茶树资源资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古茶树资源不仅具有较好的生态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人为因素影响,致使古茶树资源量不断减少,如何抢救和保护古茶树资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当地政府应借鉴贵州立法保护古茶树的措施,通过立法方式保护古树,适当增加保护监管费用,并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当地高校合作,加大古茶树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的研究与宣传,让茶企业和村民能够充分认识到古茶树的价值。完善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建设一批可视观测、自动监测、数字传送的信息化监测网点,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专家制定病虫防控技术方案,重点防控茶炭疽病,开展全程绿色防控试点,集成推广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危害。二是保护好古茶园的植被环境,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充分利用天敌,少用残留久、毒性大的农药,营造适宜古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三是对茶企业和村民进行古茶树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古茶树保护、开发利用及茶树品种改良打下基础。四是建立古茶树的分子资源库,并定期记录古茶树生长、更新、繁殖等情况,实行建档监测保护,同时为良种选育及创新利用奠定基础。五是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让其价值发挥最大化。

猜你喜欢
龙川河源市树龄
北美洲树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近期原创作品
龙川掠影
高接改优对不同树龄枣树嫁接成活率与生长量的影响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阅读花瓣雨
隶属于原中央苏区的龙川
大家都为这个客家古邑添姿彩
河源市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