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2020-12-16 08:19钱敏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类药物抗菌耐药

钱敏伟

引发医院感染途径多样,比如手部感染和医疗类器械感染等,这类感染不但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同时还会对医院总体的工作效果、质量带来不良影响[1]。多重耐药菌是在应用抗菌类药物期间出现耐药的各类细菌,在临床中出现了更多“难治之症”后,所研发出来的抗菌类药物也逐步增多,这就会引发不合理应用、滥用抗菌类药物,从而出现了耐药菌[2-3]。为此,临床中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以防控多重耐药菌所引发的医院感染是十分关键的[4]。本研究通过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用于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20 年1 月我院住院的15 13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9 年1 月将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并对其最终的结果观察并比较。实施干预前(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7 227 例)男3 987 例、女3 240 例;年龄5 ~96 岁,平均(50.81±12.42)岁;实施干预后(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7 910 例)男4 012 例,女3 898 例;年龄6 ~95 岁,平均(50.92±11.3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式

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实施:(1)遵照无菌技术的各项操作规定,尤其是在放置导尿管、开展气管插管、实施深静脉置管等有关的操作期间,应防控引发污染。(2)更为严格地实施消毒与隔离,可以对患者实施单间隔离;同时,若隔离病房总数较少,可以开展床边隔离;另外,还应防止把免疫功能抑制、深静脉置管、具有开放性伤口等有关的患者分配在一个病房中。(3)在开展各项护理、治疗期间,极有可能与患者的各类分泌物、体液、排泄物、伤口等有所接触,为此医务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隔离衣、手套、戴防护眼镜或面罩。(4)增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感染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立即消毒。(5)更为科学地使用抗菌类药物,参照细菌微生物最终的培养结果,选取更为适宜的抗菌类药物,并全方位掌握用药有关的指征。(6)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在摘掉手套、接触到患者的各类分泌物与排泄物以前、以后,在开展各项护理、治疗以前、以后,在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接触以前、以后,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7)多部门联合干预,主要包括了检验科、院感科、药剂科、医务科和护理部等,其中,院感科对各个科室中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就消毒与隔离实施指导、监管;检验科开展各项化验、药敏实验,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立即以危急值形式将预警信息报告至临床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实现持续改进;药剂科建立细菌耐药监测机制、预警机制及干预措施,每季度向临床反馈,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督导医生、护理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中,严格落实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3 观察指标

评估并记录下全部患者在实施干预前后感染事件的总发生率、总体满意度,而其中,感染事件主要包括了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总体满意度:借助自制型总体满意度调查问卷实施评估,主要包括了干预态度、干预质量、干预效果,单项分数处于0~100 分的范围中,分数愈高总体满意度也就愈优[5]。

表1 实施干预前后全部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分, ±s)

表1 实施干预前后全部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分, ±s)

组名 干预态度 干预质量 干预效果 总分实施干预前(n=7 227) 85.11±1.73 84.26±1.97 88.32±1.43 89.26±1.62实施干预后(n=7 910) 95.45±2.64 94.43±2.75 96.26±2.16 98.16±2.53 t 值 287.306 289.077 268.761 259.932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实施干预前后全部患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对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干预前后全部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

实施干预后,总体满意度较实施干预前均更优(P<0.05)。具体见表1。

2.2 实施干预前后全部患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对比

实施干预后,对于感染事件的总发生率较实施干预前更低(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6]。现阶段,临床中最为普遍的多重耐药菌就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其较易引发医院感染,且其对许多抗菌类药物所具有的耐药性逐步上升;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来说,其最为核心的位置就是在手术切口、血液系统、皮肤软组织中,会通过许多途径而发生传播,比如手部,尤其是医护人员的手部[7]。现阶段,对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应用到防控多重耐药菌所引发的医院感染中的质量、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已经变成了临床中十分关注的焦点性问题[8]。

在应用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后要求增强对多重耐药菌所引发的医院感染实施管理、增强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严格开展各项隔离对策、严格遵照无菌技术有关的操作规范、增强各项清洁与消毒工作、更为科学地使用抗菌类药物、构建并健全对多重耐药菌进行的检测;同时,还应全方位贯彻抗菌类药物科学且合理使用的相关标准,严格实施抗菌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原则,参照微生物检测得到的结果来选取更为适宜的抗菌类药物;严格在围手术期中实施抗菌类药物预防性使用的有关规定[9]。同时,开展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其中主要包括了检验科、院感科、药剂科等,院感科需要对各个科室中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实施隔离、消毒、指导、监管,而检验科需要开展各项化验、药敏实验,并把得到的结果报告至各个科室、院感科中,药剂科中的临床药师应辅助医师用药[10]。最终能够增强所有医护人员自身的疾病知识和防控知识水平,还能够提升消毒的总合格率、手部卫生的总合格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发生率[11-13]。

综上,多部门联合干预模式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能够发挥出更为良好的干预作用。

猜你喜欢
类药物抗菌耐药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什么是抗菌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