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利用互联网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地理教学差距

2020-12-16 03:00董军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差距教师教学

董军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利用互联网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地理教学差距,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有效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地理教学的差距。

关键词: 互联网;缩短;地理教学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184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在这样信息数据大爆发的时代,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样的激烈竞争同样也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知识更新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交通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外交流相对较少,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如何利用互联网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理教学差距,是目前我们西部地区一线地理教师亟待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也是目前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地理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在长期的一线地理教学中,发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过分的依赖教师口传身授和课本,学生的知识涉猎面比较窄,学生视野比较有限,空间思维比较差;地理实验教具有限,地理教学资源相对单一,在长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常用的地球仪和地理挂图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地理教具,这也导致了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变得困难重重;地理户外实践拓展比较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课本上,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学习地理兴趣不高。没有很好的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家长思维观念老旧,对手机和互联网络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的认识手、机电脑和网络对于学生的学习弊大于利;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正确引导,学生身处大数据时代却不知道如何理由互联网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有效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通过长时间的调研论证后发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实则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固化,对新兴事物接纳时间过长,甚至部分家长对学生使用手机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即便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也是功能单一的老人机,这样的思想严重阻碍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和当下时事热点,使得学生视野非常狭窄,要解决这样的局面,首先得解放思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手机。

因此,我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

利用手机地图,训练学生空间思维,有效降低班级“路痴”比率。使用软件“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类似APP除了能训练学生空间思维外,还可以非常完美的解决以往无法实现的情景教学,比如说:“乡土地理教学”、“交通路线的规划与布局”、“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和地理“3S”技术等等。利用手机自带小程序“扫一扫”和微信小程序“腾讯识花君”,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学校校园自然植被的勘察和校园自然植被名录的编录,形成校本教材,在学校推广,在此次地理室外教学活动中,学生深度认识了校园内诸如“一枝黄花”(又名朝天一柱香)、“蓝蓟”、“两色鸡菊”、“马唐”、“鸢尾”、“六月雪”。操作流程非常简单,打开手机自带小程序“扫一扫”或者打开微信小程序“腾讯识花君”点击拍照,小程序扫描图片,即可查出植物科属、特征、生长环境的相关信息。使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软件,既可以将抽象空洞的地理概念和远离学生生活的事物景观形象具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快速拓展学生涉猎范围,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开拓学生视野,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互联网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学习更便捷,有更好地体验,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可以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同时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在较短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就要求教师能掌握时代发展的动态,通过学习、搜索、加工、利用的过程让教师成为真正用心做教研的专家。借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自身储备更多的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同时真正实现了教学教研,把更多同专业的地理老师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强大的学习平台,降低了教师自身的工作强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随时随地进行个别化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并通过反馈了解自身存在的差距;同时,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学习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技能。这样就解决了尤其是学校关于分层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各取所需。网络的发展必然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学生在体验到互联网给地理学习带来便捷,现在所倡导的绿色网络和监护人、教师的监管尤为重要。任何技术永远只是辅助手段,教学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在教师思想意识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再强大的技术永远只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时刻把握的。传统的地理教学的备教批辅改各个环节不能因为网络教学而忽视,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板书可以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与现在的技术手段取长补短、完美结合。通过互联网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教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要精挑细选,选择的视频和微课尽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的试题应该是广覆盖、少重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的是负担的减轻,而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和学习的繁琐。

除上述案例外,还可以利用手机自带的“指南针”完成实现区域经纬坐标定位、海拔、气压监测;利用手机天气预报,教会学生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度的计算。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成績斐然。总之,在终身学习的大环境导下,我们的教育应该教会我们的学生怎样去学习,教会学生怎样有效利用好手中所拥有的通讯工具,去撬开通往世界的知识之门,作为新时代的教室,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的整合互联网大数据网络资源,创造更广阔的的学习平台,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日常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地理教学差距。

参考文献

[1] 姜惠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18):152.

[2] 余言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池州学院学[J]池州学院学报,2010(3):155-156.

猜你喜欢
差距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