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

2020-12-16 03:00何秋云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品格教育以学生为本身心发展

何秋云

摘 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良好的品格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将享受着它的利息。品格教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并系统地构建德育育人的环节。教育者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3.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4.相信学生——树立自信意识;5.倡导良性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关键词: 体育教学;渗透;品格教育;以学生为本;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200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品格教育,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它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品格教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品格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1 教学中品格教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發挥其品格教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五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1.2 体育教师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2 结合教材特点进行品格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例: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的教学中,我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让学生模仿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有的学生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游戏的情境,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并增添了爱国情怀的品格教育。

3 评价中进行渗透

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4 体育教学中关于渗透品格教育的思考

学校品格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品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

5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品格教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晋裕等.学校体育论文选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1期.

[3] 《体育课程与教法》李伟民,新华出版社。1998.1.

[4] 教育学《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材》.

猜你喜欢
品格教育以学生为本身心发展
21世纪美国品格教育改革再出发:走向课程为本
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的渗透方法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研究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