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究激发情感,让学生会学习

2020-12-17 14:50江苏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探究性礼物情境

江苏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 申 莉

一、何为探究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定义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获得能力发展的学习活动。相较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在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四个方面优于传统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丰富认知,让学生亲身感受探究的全过程,参与其中,学会学习。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

1.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传统的语文课堂缺乏活力与激情,教师的教学内容只关注到教材、教参、教学设计,而相应的教学评价也是仅仅围绕教参、教材,以是否完全达成教参上规定的教学目标的标准去评判。学生在课堂上以反复读词语、句子,练习背诵居多,这一点在新授课时尤为明显。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脚步走,教师的教学内容只需完成教学参考书规定的习题,缺少开放性问题,使得学生缺乏进行积极探究的机会,学生没有机会去探究思考,也就无话可说。要改变这个状况,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意识,一方面认识到学生处于发展创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一定的约束,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让学生有自由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适当地让他们能够进行“天马行空”的合理想象,树立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2.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精准认识探究性学习

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迅速把握学生的特点,从而了解学生,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差异性。如该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问题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探究,他们能否得出答案。因此,教师应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精准理解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探究能力。

二、如何在探究学习中激发情感

(一)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指出:儿童能够潜入研究的前提是具备适合他们研究的情境。这就说明教师唯有帮助处于成长中的学生,创造一个他们认知所需要的情境,再引导他们潜心研究,才能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结合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为学生创设认知所需情境,或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选取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探究。

例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课文讲述了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寄来的一个包裹,在送给松鼠太太的途中,包裹里的花籽漏了一路。第二年春天,通往松鼠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故事的结尾,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是最“美好的礼物”,除了帮助学生提炼课文信息之外,笔者向学生问了一个关于最美好的礼物的问题,原以为学生会说玩具、零食、书籍等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物品,结果学生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

师:你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是什么?

生1:我最好的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这是我第一次收到来自好朋友的礼物。我觉得很惊喜。

生2:爸爸妈妈给我生了个弟弟,我觉得弟弟是他们送给我的最美好的礼物。

生3:我奶奶说:“我们全家人都健健康康就是给她的最美好的礼物。”我也这么认为。

生4:我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有时候都没时间给我们做饭,有一天,妈妈上班前告诉我没法儿给我们做饭。可是到了做饭的时间妈妈突然回来了,给我们做了一顿饭之后又匆匆忙忙去上班了,我觉得那顿饭是我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

生5:我考试考了100分,对我来说是最美好的礼物。

……

听了学生的回答,惊喜之余满满的都是感动,原本笔者只是想通过这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去帮助他们理解“美好的礼物”,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仅理解了到底什么是“美好的礼物”还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生学得开心,也使笔者的教学变得更有意义,使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绚烂。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不例外,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探究自己喜欢的主题,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乐于加入探究活动,这也与部分教师误以为完全“放手”的形式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及兴趣等,为学生找到适合的探究领域,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例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师:这篇课文中最让你感到神奇的是哪里?

生1:我觉得最神奇的是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弓、那么大的箭能射到太阳。

生2:我觉得最神奇的是后羿怎么那么厉害,能对准离我们那么远的太阳。

生3:明明江河里的水都蒸干了,后羿怎么还要淌过九十九条大河?

从以上可以看出,即便是二年级的学生,也能对教材和教师产生质疑,如果不给他们提问的机会,他们就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大胆质疑,并恰当点拨,如在教学中故意犯一些不打破原则的小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并大胆质疑,这也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好方法。

(三)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恰当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

关于备课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这对教师的语言,以及设计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想他们可能怎样回答,以及他们所能触及的点。就如《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的教学,笔者在设计问题时,预想学生所能说出的美好礼物会是零食、玩具,再高一层次可能能说到阳光雨露滋养着大地,给我们带来光明与生命,但没有预想到学生能说出一些关乎亲情、陪伴的答案。虽说课堂需要惊喜,课后笔者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发现核心问题还是对于学生的了解有些许缺失,未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针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情况,教师要学会发挥教育机智,能根据课堂新生成的一些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教育机智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

生活因语文而灿烂,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现今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在于能够使学生独立学习,使教师职业素养有所长进。而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如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情感、能力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中不断汲取经验、改革举措,落实与优化探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性礼物情境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