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测度及对消费升级的影响

2020-12-18 03:31姜玉婕王伟青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流通业耦合升级

姜玉婕 王伟青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产业调结构的深水期,通过有效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这不仅要求产业本身高级化,而且还要求产业与产业之间保持高度协同。作为产业链上的两个重要主体,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本身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理论上两个产业系统之间具有天然的共生协同关系。根据供求关系理论,上游的市场供给也要有与之匹配的下游市场需求,产业的高级化也将通过供求途径,引导消费高级化,即推动消费不断提档升级。而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又是影响两个产业自身高级化的重要因素或充分条件,因此这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可能对刺激国内消费质量提升,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测度

(一)理论模型

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测算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设存在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其发展水平分别用U1和U2表示。于是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可以用以下模型计算:

其中S 表示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S ∈[0,1]。若S=0,则表示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之间无关联且是无序发展的。若S ∈(0,0.3],则两个系统之间是低水平互动;若S ∈(0.3,0.5],则两个系统之间是颉颃阶段;若S ∈(0.5,0.8],则两个系统处于磨合型互动阶段;若S ∈(0.8,1],则两个系统处于高水平互动。

测算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如下:

其中,a和b为对应系统的权重系数,有a+b=1。一般地,取a 和b 的值均为0.5,Z ∈(0,1)。若Z ∈(0,0.2],则两个系统之间是极低水平耦合协调,即处于高度失调阶段;若Z ∈(0.2,0.4],则两个系统之间是较低水平耦合协调,即处于濒临失调阶段;若Z ∈(0.4,0.6],则两个系统之间是中度耦合协调;若Z ∈(0.6,0.8],则两个系统是中高水平耦合协调;若Z ∈(0.8,1],则两个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

(二)流通业和制造业系统发展的评价体系

首先,对衡量两个系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甄选,初步对每个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分为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贡献、发展潜力4 个类别及若干子指标,具体如表1 所示。

(三)评价结果分析

指标数据去量纲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的发展水平U1和U2。本文采用我国大陆31 个地区2010-2018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根据式(1)(2),计算得到2010-2018 年各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2010 年、2014 年和2018 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具体如表2 所示。

表1 流通业和制造业两个系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2 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表3 2018 年各地流通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度的匹配性

由表2 结果可知,我国31 个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2010 年、2014 年和2018 年的变化来看,大部分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是不断提高的,说明2010 年至2018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不断趋优。其次,从区域差异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耦合协调度明显较高,在全国处于第一梯队,而广西、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耦合协调度明显较低。同时,计算可知,2010 年以来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2010 年耦合协调度为0.358,2018 年达到0.425,可见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关系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改善趋优的态势。

耦合协调度模型中涉及到了耦合性,即互动关系。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我国各地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与两者互动关系的匹配性,以2018 年为例,比较各地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度,并根据强弱关系将31 个地区分为5 等,如表3 所示。第1 等级都位于东部,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这些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之间本身存在较强的互动性,而且两者的协同关系也是处于高水平阶段的。第2 等级包括安徽、福建、山东等6 个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处于高水平互动,但协同发展程度处于中高水平阶段。第3 等级包括天津、河北、辽宁等5 个地区,本身流通业与制造业互动尚处于磨合阶段,且协同关系处于中等水平。第4 等级包括山西、内蒙古、江西等13 个地区,流通业与制造业互动尚处于磨合阶段,且两者协同关系也是低水平的。第5 等级包括西藏和青海两地,流通业与制造业互动处于颉颃阶段,即虽然互动,但两者有相互抗衡之势,同时两者的协同关系也是低水平的。

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

(一)变量确定

被解释变量。为定量反映消费升级,按照消费趋势及国家对消费升级的导向,以消费质量来衡量。借鉴戴林送(2017)、朱玲(2018)的方法,构建消费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4 所示。

指标消除量纲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可得到各地的消费质量得分。为简化分析,在历年对各地区消费质量得分取均值,得到历年我国消费质量综合得分,结果如表5 所示。2010 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质量总体上是有明显增加态势的,2018年消费质量得分较2010年提高了51.8%。但是,2011 年、2014 年消费质量得分较上年均有所下降。

解释变量。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程度即为主要研究的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前面测算得到的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作为衡量的指标。

控制变量。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和市场开放四个方面选择控制变量。经济发展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的指标。市场需求采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衡量的指标。政府支持采用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衡量的指标。市场开放采用地方市场化程度进行衡量,受数据获取约束,本文采用各地的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占地区总职工的比重作为衡量的指标。

表4 消费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5 全国居民消费质量综合得分

表6 回归结果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选择

基于以上变量,可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CS 代表消费升级,Z 代表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关系程度,X(1)、X(2)、X(3)、X(4)分别代表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和市场开放,下标i 和t 分别指代地区和年份,β0-β4为待估计系数,ui为面板数据模型的横截面无法观测项,vt为时间面上的无法观测项,εit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本文仍选择2010-2018 年的时间段,以全国31 个地区横截面作为研究对象,除已测算的指标外,其余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地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取对数,以提高数据的平稳性。

(三)影响检验

根据式(3)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这里采用了不引入控制变量和引入控制变量两种回归,两个回归结果最终都选择了固体效应,变量系数总体上是比较显著的,拟合度系数都较高,可见模型的回归结果是较优的。本文选择回归结果二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回归结果二的系数结果,Z 的系数值为0.2060,系数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即解释变量Z 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表明,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面上消费升级而言作用较为积极的。全国面上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使我国消费质量得分上升0.2060个百分点。

从实际发展来看,流通业是作为产品和消费的中间传递渠道,对下游消费端的作用是明显的。而制造业的直接功能就是为消费创造产品,因而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导向器,若生产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不断向中高端迈进,那么长期而言势必会引导消费向质量高的产品领域延伸,于是就引导消费不断升级。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流通业对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依赖性,而制造业与下游消费环节的接轨又是离不开流通业的,因此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于其中任意一个产业系统而言都是有益的。于是,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也能引导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不断提档升级。

基于前面各地区以及全国面上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关系变化趋势来看,总体上两个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即表明协同发展关系总体不断改善。因此,这一结果也预示着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我国消费升级的推动力还将有所持续。

加入控制变量之后,模型的拟合度系数有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对比回归结果一和二,Z 的系数大小明显发生变化,这也说明了纳入控制变量对模型回归的重要性。第一,经济发展变量X(1)的系数为0.5203,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可见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是引起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推力。第二,市场需求变量X(2)的系数为0.6715,系数通过1% 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我国消费的升级,需求的扩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三,政府支持的变量系数为0.0477,通过10% 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消费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消费升级。第四,市场开放变量系数为-0.1709,且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市场的开放对消费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2018 年全国以及各省级单位的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关系特征及变化趋势,然后实证检验了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2010 年以来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不断提高,即显示了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关系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改善趋优的态势;地区之间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不仅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性较强,且在互动关系中表现出中高水平协同,但西藏和青海等地两个产业系统的互动性和协同性均处于低水平。

第二,2010 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质量得分总体上不断增加,即表明了我国消费升级的态势是比较明显的。

第三,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与消费升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显著的,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可以明显地推动消费提档升级,而当前我国这两个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关系总体不断改善,因而对于消费升级而言也是有益的。

(二)启示

最后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第一,应致力于提高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两个产业系统的互动与协同,都是建立在产业得到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以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加快变革两个产业的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规模与层次双升。

第二,应着眼于增强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以产业链为脉络,积极优化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分工,可推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外包,夯实流通业发展基础,同时加快推进两个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产业间信息互动共享,促进市场供求信息更加对称,加速“制造- 流通”的优循环。

第三,应侧重于区域之间产业的合作共进。应充分发挥东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产业影响力及产业协同发展优势,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导向,东部地区发挥好率先带头作用,产业欠发达地区应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丰富本地市场功能,增强竞争活力,有效承接东部优质资源溢出。

猜你喜欢
流通业耦合升级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