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威市特色小镇发展的维度分析

2020-12-18 15:19刘晓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武威市小镇特色

刘晓辉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武威行政学院,甘肃武威733000)

1 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特色小镇作为这一战略的强有力龙头和载体,可以有效地实现特色资源、乡村环境、传统习俗、历史文化在空间上的集聚,在生产力配置上不断优化,在产业形态和空间布局上独具特色,在经济动能上不断涌现,从而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举措、新模式。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带动引领特色小镇建设,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以“五个振兴”为目标,制定了清晰明确的乡村振兴任务书和路线图。培育特色小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有条件的村镇更有序地发展,是打造集产业要素多元、自然环境优美、城镇基建完善、人文社区再筑于一体的新型空间格局。强调产业发展“特而强”、社区功能“聚而合”、生活环境“小而美”、运行机制“新而活”,是特色小镇实现最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打造特色小镇,能够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各要素双向流动,从空间上拉近城乡关系,将城市管理模式、经验注入乡村发展,将乡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特色农产品等特色资源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延伸拓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威市特色小镇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武威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是特色产业为引擎。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所在。武威作为内陆地区的农业大市,被认为是中国最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是甘肃重要的瓜果蔬菜及肉类生产基地。同时,武威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因地制宜,依据沿山、沿川、沿沙三大产业带资源,以八大产业为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科技+……”的模式,推动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二是文化旅游为基础。文化底蕴是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武威古称凉州,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有峡谷、雪山、森林、草原,浓郁的佛教文化以及丹霞地貌等风光旖旎的自然资源,也有寺院、古城遗址以及绚丽的民族风情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近年来,武威市大力发展全域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为短线游、家庭游、农家体验游提供了新的旅游目的地,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宜居环境为载体。魅力宜居的人居环境是特色小镇的根基。近年来,武威市聚焦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坚持以绿色为基,将乡村景观带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保障,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宜居环境。

2.2 武威市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特征

武威市作为甘肃省农业大市,辖3县1区,即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共管辖93个乡(镇),其中乡21个、镇72个,国土总面积32347.07km2,总人口182.53万人。

凉州区在历史上素有“四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新特点和发展要求,凉州区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突出特色鲜明的八大产业、气息浓厚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例如:清源葡萄酒小镇突出葡萄酒产业发展,黄羊陆港旅游小镇突出国际陆港交通枢纽优势,古城塔尔湾冰雪运动小镇突出文化旅游融合,长城沙漠旅游小镇突出生态旅游发展,永丰红色旅游小镇突出红色基地教育。

天祝县着力打造“青藏之眼·生态天祝”旅游胜地,建设一批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避暑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小镇。该县将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要求,宽进严定、统筹推进,建成一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型特色小镇——天堂民族风情镇、农村人口集聚性特色小镇——松山移民产业小镇、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炭山岭生态休闲小镇。

民勤县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称。近年来,民勤县把特色小镇创建作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断挖掘和培育特色农业、文旅资源、新乡贤资源优势,以发展民勤地方特色种养殖、战略性沙产业、文旅融合三大产业为主导方向,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集成完善、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小镇。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重兴生态特色旅游小镇、产业发展型特色小镇——红沙岗绿色工业小镇、文化产业型特色小镇——苏武文化旅游小镇。

古浪县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遐迩。古浪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因地制宜逐步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依托大靖镇和土门镇历史文化名镇的优势,打造以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为主的特色小镇;依托南部山区部分乡(镇)交通便利、气候凉爽、自然风光优美的优势,打造以度假、休闲、避暑等为特色的旅游小镇。依托北部沙漠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以沙漠体验、农业体验、新型小城镇观光为主的特色产业集镇。通过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使乡村旅游成为惠民富民的主力军,带动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商贸物流为主的特色小镇——大靖镇、历史文化为主的特色小镇——土门镇、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西靖镇、农村人口集聚性特色小镇——黄花滩绿洲小镇。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威市特色小镇发展的维度分析

3.1 从产业发展维度来看,走“聚而合”的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小镇“特色”打造的关键在于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定位,力求“聚而合”,明晰定位。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要考虑承载产业发展空间,小镇建设必须与产业规划做到协同发展。在特色小镇繁荣上,必须要有独具特色的产业去带动支撑。

凉州区清源葡萄酒小镇依托与法国著名葡萄酒庄园同纬度的北纬38°黄金纬度带,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酿酒葡萄种植和酿造优质葡萄酒,在业内享有中国“波尔多”的美誉。可以看到,清源葡萄酒小镇在产业定位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相融合,通过培育产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打造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独特魅力的葡萄酒小镇。

3.2 从小镇功能维度来看,走“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游之路

特色小镇要充分发挥强大的“融合”功能,做到和而不同。在做大做强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独特地域文化的培育和社区功能的完善,将人与产业、人与环境有机融合,使小镇更宜居、宜业、宜游。

天祝县天堂镇因天堂寺而得名,素有“雪域明珠,魅力天堂”之美誉,是独具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赋予天堂镇发展生态民俗旅游的优势,藏传佛教文化、民俗风情、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成为天堂镇旅游的4大特色品牌。目前,乡村旅游成为天堂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延伸了多元富民的产业,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为精准扶贫增强了造血功能。

3.3 从形态维度来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特色小镇形态要能展现“小而美”,文旅结合。特色小镇不仅是产业的集聚、融合,其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休闲文化的内涵也将是小镇“特色”的重要元素。要注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形成小镇个性文化,并将这种小镇文化植入小镇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从而增强文化认同。

民勤县重兴生态特色旅游小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修旧如旧、古朴典雅”的理念,合力建设集“风貌展示、休闲度假、果蔬采摘、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随着“全域旅游”的开发,“红旗谷”可为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环红崖山水库旅游景区提供停车住宿、餐饮服务、车辆代驾、自行车租赁等综合服务项目。同时,结合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讲好生态演变、治沙兴水、农耕文化、驿站轶事和民间故事,让旅客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武威市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小刺猬的秘密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