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一轮三季养殖小龙虾技术

2020-12-18 21:37涂桂萍唐玉华
水产养殖 2020年9期
关键词:增氧虾苗池水

涂桂萍,唐玉华

(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金湖 211600)

近年来,由于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的持续增长,今年春季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规格的小龙虾出现了减产,小龙虾销售市场降温,特别是5月小龙虾集中上市后,小规格虾的价格“低开低走”,呈现低于2018年、2019年的同期较弱行情,导致了不少虾民收益大减,严重挫伤了小龙虾养殖者的积极性。近期,笔者就小龙虾养殖趋势走访了部分虾民,有部分虾民只持观望态度,但多数虾民对小龙虾养殖“钱途”仍持乐观态度。在走访探询中,发现金湖县小龙虾养殖大户韦爱良一轮三季养殖小龙虾的经验别具一格,值得学习和推广。该技术巧妙运用小龙虾生长快、养殖时间短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有效规避了养殖风险,可实现高产高效养殖。现将相关技术小结并介绍如下,供养虾者参考。

1 池塘条件

1.1 塘址选择

选择水量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方便、交通便捷、电力配套、周边环境安静,无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染的地方开挖池塘,最好选择浅滩或田坂型的田块进行改建。小龙虾养殖池塘的土质以粘土为佳,不要选择沙土土质和建有水泥护坡的塘口,这样的塘口,不利于小龙虾打洞,沙土打洞容易坍塌,水泥护坡无法打洞。这是由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里的“掘洞性”所决定的。

1.2 塘口修建

将池塘修建成长宽比为3∶1的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以 10×667~20×667 m2为宜,池埂宽应达 2.5 m以上,池埂高应高出池塘最高水位30~50 cm,池坡比为1∶3。在池塘四周距池埂底部1~2 m处开挖宽为2~3 m、深为80 cm左右的环沟(深水区)。用开挖环沟中的泥土将塘口中部平整为滩田(浅水区),保持水深为50~80 cm。

1.3 进排水渠

按照灌得进、排得出的原则修建独立的进、排水渠道。将进水管道埋设于池塘一端高出水位的池埂上方,以利进水顺畅;将排水管埋设于池塘另一端池埂下方的最低处,以利排干池水。对于不能自流进排水的塘口,应根据养殖生产实际合理配备并安装好进、排水泵,常用的有离心泵、混流泵、潜水泵等。

1.4 增氧设施

池塘应按照2.25~3.00 kW/hm2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设施,安装方法有2种:一种采用条式安装法。安装曝气管总长为900 m/hm2,每隔10 m左右水平布设1条高出池底10~15 cm的曝气管;另一种采用盘式安装法。每盘曝气管总长为15~20 m,每667 m2安装 3~4 盘。

1.5 防逃设施

2 养殖准备

2.1 清池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池中杂草和过多淤泥,保留淤泥5~10 cm,冻晒池底整个冬季,以疏松表层淤泥,增强透气性,加快池底有机物的风化。于第一季虾苗放养前10 d进行第一次消毒处理,酸性塘口使用1 500 kg/hm2的生石灰干法消毒、碱性塘口使用150 kg/hm2的漂白粉干法消毒、野杂鱼较多的塘口使用每667 m330 kg的茶粕带水消毒;第一次消毒结束5 d后进行第二次带水消毒,方法是泼洒10%的溴氯海因或10%的聚维酮碘,用量分别为每667 m3250~300 g和每 667 m3300~500 mL,以快速、彻底杀灭野杂鱼、病原菌及寄生虫(卵)等有害生物。第二次消毒结束3~5 d后,需过水1~2次,以减少池中药物残留。

2.2 栽植水草

清池结束后开始栽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在浅水区栽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深水区栽植苦草和水花生,水草覆盖率应达50%以上。水草不足时则以水葫芦、水浮莲作补充,过多时则以人工割除。水草既是小龙虾喜食的植物性饵料,也是其栖息、避敌、蜕壳的极佳场所,水草还能利用光活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池水溶氧,改良水质和底质。

2.3 饵料培育

于苗种放养前10 d,向池内投施经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肥或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每667 m3200 kg和每667 m310 kg,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即将入池的小龙虾提供生物饵料。之后每10 d左右向池内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素,用量为每667 m31.0~1.5 kg,以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加大生物饵料的供应量。与人工配合饵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消化吸收好和对水质负面影响小等优点。生物饵料是提高苗种放养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

2.4 投放螺蛳

于具体月份前后投放6 000 kg/hm2左右的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为小龙虾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地动物活饵,促进小龙虾生长,提高规格和品质。螺蛳摄食池底的腐殖质、残饵等,还可起到改良水质和改善底质的作用。

3 苗种放养

3.1 第一季虾苗放养

放养规格为3~4 cm的越冬虾苗,密度为75 000~90 000尾/hm2,时间为3月下旬。

3.2 第二季虾苗放养

放养规格为3 cm左右的春繁虾苗,密度为75 000尾/hm2左右,时间为5月底前后。

3.3 第三季虾苗放养

放养规格为5 cm左右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虾,密度为60 000尾/hm2左右,时间为9月中、下旬。

建立通报、约谈、奖补等奖优罚劣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资金管理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省财政厅、省扶贫和移民办每两个月对资金支出进度进行排名通报;每半年开展一次交叉检查,对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并报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分别约谈县财政和县扶贫办主要负责人;对年终结转结余率超出10%以上的县进行全省通报批评,追减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指标,报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时将约谈被通报的县及所在设区市财政、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小龙虾苗种放养入池前需用3%~5%的盐水浸泡消毒5~10 min左右,以杀灭附着体表上的病菌、细菌用寄生虫等。

4 饲养管理

4.1 水质调节

春、秋季每半月加水1次,每月换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分别为10~20 cm和20%~30%;夏季高温时期,每星期加水1次,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分别为20~30 cm和30%左右,保持透明度为35 cm左右。春季水位保持为60~80 cm、夏季为1.0~1.2 m、秋季为1 m左右、冬季保持高水位。

经常开启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在5 mg/L以上,促进小龙虾快速生长。在增氧设施因故无法正常运行时,应采取加、换新鲜水和抛洒增氧剂等应急增氧措施,增加池水溶氧,以防不测。

当pH值低于7.5时,泼洒生石灰进行调节,用量为每667 m310~15 kg,保持pH值在7.5~8.5之间;当pH值高于8.5时,泼洒池塘降碱灵,用量为每 667 m3150~200 g。

每半月泼洒1次EM调水王,用量为每667 m3100~200 mL,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良水质。

每月泼洒1次改底宝,用量为250 g/667 m2·m,以分解池底残饵、粪便及死藻等有机物,抑制底部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甲烷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消除池底变黑发臭,修复改善底质。

4.2 饵料投喂

第一季虾苗放养时值春季,此时水温适宜,是小龙虾的快速生长期,应强化投喂,以满足小龙虾的物质营养需求。放苗后前10 d采用配合饲料与切碎的冰鲜鱼隔天轮换投喂,以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之后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辅助投喂部分冰鲜鱼,以加快生长,提高规格,提早上市。日投喂3次,分别于 8:00、14:30 和 17:00 各投喂 1 次,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为36%~38%,投喂量为3%~4%;冰鲜鱼的投喂量为8%左右。

第二季虾苗放养时值夏季,此时天气转热,水温升高,小龙虾食欲旺盛,生长速度较快,仍应加大投喂。采用4 d一轮回的投喂方式,即:前2 d投喂配合饲料,第3天投喂冰鲜鱼,第4天投喂玉米或小麦,以促进小龙虾的健康快长。

日投喂2次,分别于7:00和17:30各投喂1次。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为33%~35%,投喂量为5%~6%;冰鲜鱼的投喂量为6%左右;玉米或小麦应煮熟后投喂,投喂量为5%左右。

第三季幼虾放养时值秋季,此时天气转凉,水温下降,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喂部分豆饼、花生饼等,以促进小龙虾脂肪积累,增肥壮膘,提高抗寒力,确保其安全越冬。日投喂2次,分别于8:30、16:30各投喂1次。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为35%左右,投喂量为3%~4%;豆饼、花生饼的投喂量为4%~5%。当水温低于20℃并逐渐下降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当水温低于10℃以下时,可停止投喂,让其自然越冬。经过一个漫长的越冬期,池虾体质十分虚弱,开春后当水温上升至10℃左右时,即可开始投喂,以恢复体质、促进生长、尽早上市。日投喂1~2次,投喂以冰鲜鱼和蛋白含量为36%~38%的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量分别为5%和2%~3%。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水质、天气用虾的蜕壳、摄食、生长等情况统筹考虑,合理调整。一般以小龙虾吃到8~9成饱或投喂后2 h内基本吃完为宜。

4.3 病害防控

坚持一以贯之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小龙虾病害的发生和漫延。

每星期使用60%的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1次食场消毒,药液配制浓度为0.5 g/m3,阻止食场内病原菌的大量滋生。

每半月泼洒1次30%的漂白粉,每667 m3用量为1.0~1.5 kg,或泼洒1次24%的二溴海因,每667 m3用量为100~150 g,以杀灭水体中的有害菌、芽孢等,预防细菌病。

每次大批虾蜕壳前2 d泼洒1次虾蟹脱壳促长素,每667 m3用量为200 g,以增强小龙虾分泌蜕皮激素,促进其正常蜕壳和生长,提高脱壳同步性和成活率,防止软壳、脱壳不遂病的发生。

每月投喂拌料投喂1次用1%的肠炎灵制成的药饵,日投喂1次,连喂3~5 d,预防肠炎病。

隔月泼洒1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每667 m3用量为450 g,抑制青苔的滋生,预防寄生虫病。

一旦发现虾病,应及时排查病因,科学确定病症,对症下药,“对号入座”使用价格低廉、高效低毒、生态环保的药物进行治疗,力求达到早治疗、早见效、早控制、早康复和损失小的理想效果。由于小龙虾对药物剂量及处理时间反应比较敏感,施药时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要求,正确计算池虾量和池水量,合理确定施药量和疗程,确保用药安全。严禁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药物,避免发生意外。

4.4 加强巡塘

巡塘是对饲养管理工作的综合检查,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养虾者应坚持每天早上、晚上、夜间各巡塘1次。早晨主要检测水温、溶氧、透明度及pH值等水质情况,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采取改良措施。晚上观察虾的摄食、生长、蜕壳等情况,合理适时调整投喂量。夜间主要观察小龙虾有无出现上草、上岸现象,根据其程度判断缺氧程度。若上草、上岸现象比较普遍则说明池水缺氧严重,应及时开启增氧设施,增加池水溶氧。酷暑季节,天气突变时,极易引发水质变坏,导致池虾产生应激反应,还应增加中午巡塘1次,以防不测。巡塘时还要经常查看增氧、水泵、防逃等设施的完好情况,一旦发现损坏,应及时检修或更换,确保其安全可靠。巡塘结束要认真填写巡塘记录,为调水、投喂和防病等提供参考依据并确保小龙虾质量安全可追溯。

5 适时捕捞

养殖小龙虾的最终效益不仅在于养殖,更在于如何捕获,适时捕捞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坚持适时、持续将成熟的小龙虾捕获上市,将未成熟的小虾继续留存池内养殖,降低密度,是促进小规格虾加快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取得较好养殖效益重要保证。因此,养虾者应做到适时捕、持续捕,有多少就捕多少、捕卖多少就卖多少;千万不能因为价格低而惜捕、惜卖,更不能按照养鱼的思路等到年底一次捕获、一次销售。

小龙虾经40 d左右的精心饲养,就有部分长到上市的商品规格。因此,第一季虾可于5月上旬、第二季虾可于7月上旬开始用虾笼、地笼适时、持续捕捞,捕大留小、捕红留青,地笼隔3~5 d移动1次位置,以增强捕捞效果;在下一季虾放养前5~7 d,降低池塘水位并露出“滩田”,将小龙虾集中至环沟内捕捞,放笼要密,力求捕尽,为下一季虾的养殖腾塘让位。第三季虾在3月上旬开捕,此时小龙虾上市量少,售价较高。同样采用虾笼、地笼捕捞,不分红虾、青虾、大虾、小虾,进笼全捕,一个不留;于下一轮养殖放苗前10~15 d排干池水,将池内的虾(鱼)“一网打尽”。第三季虾捕捞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清淤清杂、除野消毒等准备工作,转入下一轮次的小龙虾养殖。

猜你喜欢
增氧虾苗池水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