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在免疫缺陷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2020-12-19 07:38梦,刘鹏,蒲凤,张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正态分布亚群放化疗

姚 梦,刘 鹏,蒲 凤,张 兵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细胞免疫缺陷可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种,后者主要为艾滋病(AIDS)患者与强烈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免疫缺陷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缺失导致对病原体抵抗力下降,常并发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正常人群中少见的机会致病菌感染[1]。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出现的以细胞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或反复感染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肿瘤患者接受较强的放化疗后除肿瘤细胞被杀灭外,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可被杀灭,其中也包括免疫细胞。上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及动态平衡对病情的进展有重要影响,也是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2]。因此,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AIDS患者与肿瘤放化疗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和数量,探讨其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各类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48例(CA组)、AIDS晚期患者47例(AIDS组),其中AIDS组均由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43例健康对照者为门诊健康体检者。AIDS患者采集治疗前、安静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恶性肿瘤患者采集放化疗后、症状缓解后的外周静脉血。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Beckman Coulter原装进口试剂,Beckman Coulter FC-500流式细胞仪。

1.3 检测方法

(1)标记CA管、AIDS管和对照管;(2)每管加CD45/CD3/CD4/CD8 荧光试剂 5 μl;(3)每管加待测样本全血 50 μl,混匀,室温避光放置 15 min;(4)加 OptiLyse C 溶血素 300 μl,混匀,室温避光放置 10 min;(5)加 PBS 试剂 300 μl,混匀,室温避光放置 10 min;(6)加 Flow-Count Fluorospheres 50 μl,混匀,上机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以箱式图进行描述统计,以Shapiro-Wilk法检验各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进行中值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3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AIDS组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均下降(P<0.05),CD8+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CD4+/CD8+值出现倒置;CA组外周血 CD3+细胞比例下降(P<0.05),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8+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A组相比,AIDS组 CD4+细胞比例均下降(P<0.05),CD8+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CD4+/CD8+值明显下降(P<0.05),见表1。

表1 3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比较(±s)

表1 3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与 CA组相比,#P<0.05

n C D 3+(%)6 4.8 1±1 1.3 7*6 7.8 3±9.5 2*7 2.5 1±6.6 0 A I D S组C A组对照组组别C D 4+(%)3.1 3±2.5 9*#3 6.3 4±6.4 9 3 7.3 7±5.4 3 4 7 4 8 4 3 C D 8+(%)5 7.0 9±1 1.7 8*#2 6.6 8±7.1 4 2 8.8 2±5.8 6 C D 4+/C D 8+0.0 6±0.0 5*#1.4 4±0.5 1 1.3 8±0.3 7

2.2 3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计数分析

由于各组人数均少于50例,故以Shapiro-Wilk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各组正态分布检验均P<0.20,故认为不服从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及箱式图对各组数据描述统计(见表2、图1)后,中值检验发现,AIDS 组、CA 组外周血 CD3+、CD4+、CD8+细胞总数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A组相比,AIDS组CD3+、CD4+细胞总数下降,而CD8+细胞总数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图1 3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计数

3 讨论

HIV病毒造成人类细胞免疫功能损伤,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接受不同剂量放化疗后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是免疫抑制。利用流式细胞术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已被广泛运用于AIDS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进展与疗效的评估,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动态平衡决定着人体免疫功能状况。AIDS患者体内的HIV病毒可选择性侵犯细胞表面含有CD4分子受体的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CD4+T淋巴细胞。该细胞的减少可引起细胞因子释放减少与B淋巴细胞活化率下降,使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患者易并发机会性感染[3-4];CD8+细胞除受CD4+细胞调控产生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外,还可分泌抑制因子,负反馈抑制CD4+细胞调控。当CD8+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后,会明显减弱或抑制免疫应答[5]。因此,CD4+/CD8+值明显降低提示体内T细胞亚群失常,可导致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易并发恶性肿瘤。另外,CD3是具有转导抗原识别信号并存在于所有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是T细胞的特有标志。CD3细胞数量的减少代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故可用于评价AIDS患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机体整体免疫功能状态[6]。

表2 3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计数比较

3.1 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失衡

在本组收集的各类病例中,T淋巴细胞亚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常。两类免疫缺陷患者均存在CD3细胞总数下降,提示整体免疫功能下降。在以CD4+细胞为攻击对象的AIDS患者中,CD4+细胞总数及比例明显下降,尽管CD8+细胞数量有所下降但不及CD4+细胞明显,故出现CD4+/CD8+值倒置的结果[7]。上述结果提示,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均发生异常,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3.2 恶性肿瘤患者整体免疫功能低下但免疫自稳正常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其CD3+、CD4+、CD8+细胞数量下降,但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在正常范围。可见,放化疗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呈整体免疫抑制状态,而机体免疫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未发生明显改变[8]。同时,在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免疫监测中,与T细胞比例相比,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更能直观反映机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两组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均发生明显改变,AIDS晚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程度及复杂程度均高于晚期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患者。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疾病的疗效、复发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正态分布亚群放化疗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关于n维正态分布线性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证明*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生活常态模式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