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的护理干预评价

2020-12-20 22:19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尿管气囊尿液

林 伟

(吉林市妇产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留置导尿术是目前妇产科手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护理技术,是通过将尿管插入患者膀胱处引流出尿液。这项技术出现初时,主要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尿导管,由于橡胶的质地硬度较高,容易刺激患者的尿道黏膜,引起固定难,脱落性高等问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由于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难脱落的特点,致使其逐渐替代橡胶导尿管,广泛应运于妇产科手术中。但随着临床的大量应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出现了在设计时意料之外的问题,在使用中出现了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和漏尿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影响。据研究发现,这类问题可能是由于气囊中的尿液含量所导致[1]。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护理的方式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注意患者的气囊与导尿管,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是为了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的护理干预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0例需要进行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其中最大年龄55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0.89±6.89)岁。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或认知障碍;(2)意识不清醒。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进行,患者与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妇产科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术中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保证引流管有足够的长度,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因翻身牵引和拉扯过程中,尿管脱落。②避免因导管折叠压迫引起的尿液不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③注意保持患者会阴部干燥,观察患者的尿量和颜色,出现异常及时提醒主治医生。④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伤口用生理盐水进行清理并且包扎,整理尿管,集尿袋保证尿液顺利引流[2]。

1.3 观察指标

①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根据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评价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护理评价分为三个档次,满意,一般,不满意。总体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②记录患者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中,出现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和漏尿等问题的次数。出现概率=出现/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发现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和漏尿等问题出现的概率。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79.3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45.2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和漏尿等问题出现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在常规的护理中,由于出现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和漏尿等问题,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烦恼。但根据本研究发现,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恐惧和不安的负面心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注意患者集尿袋的放置位置,防止因集尿袋高度高于膀胱,所引起的尿液回流,造成感染的情况;能有效的减少拔管困难、尿液引流不畅和漏尿等问题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在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手保障,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起到降低的作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尿管气囊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跟踪导练(三)
高田气囊案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迷你救生充气囊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