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2020-12-21 03:41王燕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关键词:背诵仿写表演

王燕华

【摘要】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是一大难题,加上农村学生的阅读面不广,有关文言文方面的知识积累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多读、多背、多感悟是主要的方法,再配以课堂表演,拓展练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背诵;表演;仿写

人教统编版教材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一共收录了十多篇文言文,大多数是短小精悍、文质兼美、朗朗上口的名篇,内容简单易懂。不过,对于初涉文言文的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知识仅限于课本的学习,日常积累几乎为零,可见教学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在当今大语文时代,文言文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面对文言文学习要求的提高,我们应该怎样教会学生去学习文言文呢?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在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读、背、演、仿”的四步教学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三读”,读通课文,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一)一读: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求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首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在学习《杨氏之子》前,笔者先让学生听范读,一边听一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再听音频跟读,要求读准字音,学习正确断句停顿;然后让学生通读课文,自己练习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悟文意。课文读通顺了,学生就会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既锻炼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又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作了准备。

(二)二读:读准节奏,正确理解文意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的表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课文正确的节奏。只有读出文言文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意。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划出节奏再进行朗诵,反复练习,然后根据课文给出的注释,推测每个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文章内容。《杨氏之子》一共五句话,其中“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最容易出错的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些学生會读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意思就不准确了,理解起来就有误。其实,按文言文的正确节奏进行朗诵,不仅能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还能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三读:读出感情,体会文章情感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熟读文章的重要性。学生理解掌握了文言文的内容,熟读了文言文,就要练习读出感情来。笔者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读,指名读,小组合作读,自己反复朗读,角色表演读,使学生深入语言中体会意境。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意,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也是诠释这个道理。

二、背诵课文,加深记忆

巴金曾说:“我不懂什么文章做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中国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在少年时期下了诵读功夫的。可见背诵的作用之大。背诵是学好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引导学生背诵《杨氏之子》时,笔者采用了人物法、情节法和抄诵法。文章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总起,描写了杨氏之子的特点“聪惠”;后面四句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先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记住人物的特点,理清故事情节,再抓住关键词分部分练习诵读。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背诵出来了。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是前人总结的记忆好方法。学生熟读《杨氏之子》后,笔者鼓励学生动笔抄写以帮助记忆,经过抄写这个过程,学生对课文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背诵,不光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提高感悟能力,激发创作的灵感,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

三、深入课文,表演故事

为使文言文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用表演的方式,体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感受文言文的内在魅力。为了表演,学生需要去领悟文言文中的语言情景,理解语言意蕴,体验语言感情,去训练提高自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杨氏之子》的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体现人物特征。文中体现杨氏子聪慧的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回答。孩子也在孔君平的姓上做文章,由“孔”想到了孔雀;他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不但表现了应有的礼貌,而且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杨氏之子有礼貌、委婉的语气、机智幽默、思维敏捷的特点表演出来。孔君平看到杨梅逗弄孩子的得意,以及听了杨氏之子回答的哑口无言,学生感悟文中情感,联系生活,均在表演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愉快的表演中,学生丰富了情感,积累了语言,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

四、模仿课文,仿写文言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杨氏之子》篇幅短小、语句简洁,内容通俗易懂却蕴涵深意。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以自己的姓氏,给“孔君平”换个姓,仿写文言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笔者引导了学生抓住“在姓氏上做文章”这个点来理解,大多数学生能给“孔君平”换个姓,“未闻黄瓜是夫子家瓜”“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一位姓伍的学生的仿写尤其让人惊喜,他写道:梁国伍氏子十一岁,甚聪惠。黄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饼,饼有五仁。黄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饼。”儿应声答曰:“未闻黄雀是夫子家禽。”这不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变通的最好体现吗?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探讨中的难题,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经验,根据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潘乘风.学语文小古文的仿写训练[J].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0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背诵仿写表演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