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20-12-21 03:43陈永乔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示范作用人文素养小学语文

陈永乔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鉴于此,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素养 示范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培养。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小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可以为后续的发展及未来奠定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让其在社会中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来。所以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最基本的教育准则,它能够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能够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一、目前人文素养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重点不统一

目前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僅要具备高学历,还要有高素质,这说明社会上呼声最高的还是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学校因为承担着主要的教育工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不能仅仅只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进行知识教育。家长的关注点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希望孩子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其他方面,所以家长会偏重于知识教育,这就造成了社会、学校、家长三方教育理念不统一的情况,阻碍了人文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理论和实际出现偏差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很多小学已经开始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发现,人文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这些偏差主要来源于,教育书本的内容过于理想化,很多内容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实现,这与现实社会并不相符,所以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而且书本的内容更加侧重于对理念的培养,没有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一旦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出现一些与自己的道德理念相违背的事情时,学生很容易会受到影响,无法正确判断事情的对错,所以书本的人文素养知识是偏于理论化,并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二、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与生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好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会有很多课文涉及到人文素养的教育。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书本内容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盲目地对学生进行书本教育。书本只是理论教育,还需要结合现实生活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时,老师需要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改善课堂气氛,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看到很多热点新闻,老师需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新闻来进行针对性的道德讲解,并且根据新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学子寒窗苦读,只为了考取功名,报效国家,所以我国对于读书是十分重视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供帮助,通过读书学生可以获取课外知识,增加对其他方面的了解,陶冶情操。刚入学的孩子可以通过阅读《三字经》等古典书籍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上下五千年》来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还可以阅读一些现代作家鲁迅、冰心等文学家的著作,通过阅读可以领会到他们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和社会背景,以及他们是如何不畏强权,与恶势力斗争的顽强精神。学生的人文素养会随着阅读量而得到提升,学生的内涵也可以通过阅读的书籍得到体现。

(三)学习课文中的人文品质

想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人文素养的培养,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上,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创造出不同的故事情境,通过故事情境来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老师还要根据课文中讲述的人物情节分析其人文素养理念,通过反复地阅读和理解,促进学生与课文内容的情感共鸣。例如,在《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羚羊在面对猎人的追杀下,老羚羊用死亡搭起生命之桥,帮助年轻的羚羊飞跃悬崖求生存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危险时要坚强勇敢,互相合作的精神;如果老羚羊害怕危险,不敢与猎人顽强搏斗,这些羚羊或都会惨死于猎人的枪口下,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才让小羚羊存活下来。通过不同的课文,学生都会受到人文素养教育。

三、老师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教师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主导者来学习知识,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老师需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还要以身作则,要在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及时给与学生鼓励,对学生的一些创意、想法要给与肯定和支持,启发他们大胆创新。同时老师还要帮助学生之间增加沟通,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进行分组,课下布置小组作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二)教师应该积极面对生活

平时,教师的生活都是比较单调的,他们经常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在休息时间可能还要进行备课或批阅卷子,所以很少有自己的生活时间。长此以往,老师会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和单调的生活中失去生活激情,也无法发现身边的美好,对生活失去积极乐观的态度,而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老师需要在闲暇之余培养自己的爱好,积极寻找生活的乐趣,学校应尽量减轻老师的负担,多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和娱乐方式,尽可能让老师排除压力,提高生活积极性。

(三)教师需要有反思的习惯

反思不仅可以发现工作的不足之处,还能够在反思过程中找到解决办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后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溜号或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需要反思是否自己的课堂内容过于枯燥,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时就需要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或游戏环节,缓解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经常反思,才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作为我国新一代知识储备人员,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具体可以从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培养,老师还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剖析,深入分析课文人物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忻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60.

[2]张杰.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小学生,2017,(12):94.

[3]张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讨[J].课外语文,2017,(25):168.

[4]李艳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的看法[J].华夏教师,2017,(15):57.

[5]高艳艳.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新校园,2017,(3):65.

[6]张辉.核心素养观下小学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17,(9).

[7]程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2017,(1):42.

猜你喜欢
示范作用人文素养小学语文
高校教师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构建和谐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