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岛中山路街区里院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2020-12-22 10:03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山路青岛商业

王 哲

(青岛酒店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路街区是青岛最早的商业区,也是德国占领青岛后所建设的华人街。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城市进行发展与扩建,青岛中山路也从繁忙走向衰败。较为明显的改变就是街区内大量的里院建筑遭到破坏,基于这些建筑是历史特殊时期建筑具有东西方文化特色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价值,所以,在对中山路街区保护是,对于里院文化特点的里院室内外设计,应从长计议,为城市发展与街区保护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1 中山路里院建筑的历史

中上路位于青岛西侧,是青岛市内位移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更是位居中国十商业名街之列,被誉为中国现代史的地标。它兴建于1898年,是德国占领青岛为方便运输货物而建的,后因建筑需求,决定从栈桥北向山腰开拓的一条纵向道路,被称为“斐迭里大街”也被称为青岛商业文明的发祥地。纵观中山路,长为1400米,呈s状,是青岛开埠以来的商业名街[1]。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这里曾一度繁冗,其区域功能已从一条街扩展至周边的数十条街,由直线发展成纵横交错的商业区域网。随着商业的功能的扩大化,这里的商业当时多大100余家。更成为红极一时的金融中心,周边共有13家银行,40家钱庄,其商业能力可见一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路更是青岛的商业的唯一供给地。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商业中心。其商业内容十分丰富,有旅店、商店、餐饮、和零售店等。而里院多为居住使用,还有一些办公场所[2]。里院多临街而建,以二层或三层的楼房为主,形成围合的院落结构,一层是店铺、二层以上是居住,属于典型的商住一体模式。在院落中,设置不同的出口,方便入内。院落中设有集中地厕所与水龙头,厨房在过道或内院,楼梯在入口或建筑内部,充分发挥内院的作用。

里院建筑结构为典型的砖木结构,院内设置回廊,其建筑形式受中国传统四合院及西方联排住宅影响,形成了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楼顶多为红色的平瓦,墙面黄色,并在屋顶外延处设置排水槽,方便雨水的排出。

随着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山路的市政设施相对陈旧,垄断地位更是收到了冲击,但由于有零售业的支撑,依旧操持自身的商业霸主的地位。可以说在20世纪的20至90年代的初期,青岛中山路一直是霸主的存在。

随着青岛市政工作的东移,90年代中后期的市场购买力也开始移居东侧,加上城市不同区域的商业的崛起,中山路开始失去往日霸主的地位,黯然失色。究其衰败的原因为周边人口的老龄化加重,其购买能力偏弱,所以人气极具下滑[3]。

2 中山路里院建筑现状

2.1 消费群体失衡

多数情况下商业的兴起与周边人口密集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探析中山路曾经的辉煌,多是因为周边居民的密度与缺乏竞争对手而出现其霸主身份的。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青岛城市空间不断东移,市东商圈不断发展扩建,聚集在中山路的市场的人流也随着商圈的分散而转移。而里院依照当今的居住标准,其建筑间距、通风、隐私保护功能已经不在适合居住。中山路已不复当年的盛景,十分萧条。

2.2 交通不够便利

当前中山路的交通多为单行道路,不但道路狭窄,只能容下一条行车通道,而且停车十分困难[4]。依照当代有车一族人的选择,是绝对不会来这种停车难的地方的。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没有停车位、交通不便利都是大忌,阻碍了这里的人流量。

2.3 基础设施老化

曾经的里院建筑多为高档社区,如今却变身成破烂不看的房屋,据统计,在中山路管辖范围内,有150出破旧危房。同时,因为街区内部建筑质量差,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自来水不如户、没有燃气管道、无供暖、无分户的厨房与卫生间、排线管道均已老化,里院建筑弱势化明显,不利商业的再度振兴[5]。

2.4 里院建筑文化的丧失

青岛中山路衰败其实质在于里院文化的丧失,原本历史文化传承别具特色的商业经营,除了具有欧式风情建筑特色外,还能在此吃喝玩乐购,功能业态全实现。而当代经济脚步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单单只要求这些内容。而是需要全产业链的文化结构,不但需要有游玩观赏的文化特色,还需要有辅助的博物馆、书店、更有辐射文化、带动经济的周边专卖店,最好还能有个咖啡馆,坐下来歇歇脚等,在中山路里院建筑中,完全不能实现这些愿望,甚至停车难、如车难、里院建筑文化特色以不复存在[6]。

3 青岛中山路里院建筑保护与利用

3.1 里院建筑体系

根据现有中山路里院建筑进行调研,通过历史建筑价值体系评估,对区域内的建筑进行分级,不同等级可以利用不同的改造方案。对于建筑价值较高的建筑进行保留加固处理,这类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需要将其质量进行加固。同时要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保护法》的规定,对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备注“青岛里院古建筑XX号”。对于建筑价值一般的进行建筑改造处理,可进行外部保留,或者外皮改造两种方式处理。梨园需要进行承重墙主体的支撑加固,特别是第三层的坡屋顶层较高,需要在中间隔出一层,进行跃层空间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增大房间的面积,另一方面,多出来的虚墙,可以内化成厨卫两个功能空间。对于建筑评估较差的建筑,可以拆除,建立新的建筑,通过这样的保护与重建的方式,既不会造成对历史建筑的破坏,也可以对中山街区进行保护与利用处理。

3.2 开敞的空间体系

对于中山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处理,可以适当增加绿化设施与配套设施实现里院的功能置换,保留沿街的商业,增加里院的吸引力。如:办公、商业、餐饮、创意手工、青年公寓等,通过合作改造,扩大已有的居住环境,而拆除的建筑作为活动空间与停车场用地。还可以流出一片中间位置的空地,专门做节庆活动使用,增强中山路的泛娱乐性。

3.3 坚持以旅游开发为主的策略

中山路里院建筑是青岛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都市旅游,不仅只是自然环境,更是人文历史的资源。通过对中山路里院古建筑的观赏浏览,感悟历史街道的格局、感悟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民俗,还原真实的青岛民族风情,为青岛旅游再创经济收益。

3.4 社会效益

基于上述内容的改造,可将里院设置多种商业化并存的商业、文化、公共服务于一体的设施型用房,且其位置处于老城区,将一些空余的空间改成旅店、公寓,更有市场发展空间,既可以发挥该区域的优势,同时还能帮助里院建筑提升服务能力,形成私密空间与开放空间的有效结合,在里院建筑中感受到了民俗的生活方式,感受到集合体的居住功能与精神意义,促进人们相互交流,实现小规模的社区结构。更是当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构建。

而另一方面,改造后的中山路蕴藏着极大的社会资源。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鼓励周边的居民,参与到旅游与发展中,可以在街边进行工艺手工品的制作、也可以由原居住民进行历史故事宣传讲演,为附近原住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收益。

4 结语

青岛中山路里院如同青岛社会的早期的缩影,这里承载着老一代青岛人的回忆,不同行业、不同阶层都居住在这个生活空间中,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在其中,形成了和谐友好、热闹非凡的青岛“里文化”。具有很大的保护与保留价值。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青岛里院建筑侥幸的保留了一部分,象征青岛一部分的历史故事,踏进这里,皆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分发展与变化,品位城市的民俗与文化,探究城市的灵魂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山路青岛商业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春和楼:中山路的坚守者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