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名中的盐文化信息及旅游功能分析

2020-12-22 10:03韩海龙窦立毅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盐场盐业通州

韩海龙,窦立毅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地名是城市发展变迁的刻痕印记,是一个地域社会文化形态的载体,它们忠实记录着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演变,通过对地名的解读可以追溯城市的文化根基,梳理城市发展的脉络,探求居民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地名文化中的信息是反映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南通地区古称通州。从新石器时代起,今南通市地域从大海中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淤沙成陆。成陆过程中生成广阔滩涂和丰茂草荡,加上适中纬度、合宜气候,为发展海水制盐生产提供优越自然条件,自古盐业发达是两淮地区的重要产盐基地。两淮盐业在中国海盐业中长期占据"中心”地位(《中国盐业史》),史称“自古煮海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嘉庆《两淮盐法志》)通州旧志载"通之资于盐利也久矣”。可以说南通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盐铁专卖的严酷统治下的煮盐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1 南通盐业史就是一部地名文化史

1.1 盐业运销设施

明嘉靖《如皋县志山川》中说:“蟠溪,弯曲如龙蟠,故名。西接运河,东入海。”西汉吴王刘濞为通海运盐,招募天下“亡命人”在蟠溪地区煮海为盐。并开运河自扬州茱萸湾到古蟠溪,是为南通古代盐业的开端(嘉庆《两淮盐法志》)。五代后周显德中(958-959)周世宗攻取江北,始置通州,领静海、海门二县。屯田盐铁使侯仁矩凿渠40里,自通州北接泰州境,以通盐运。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子京修运盐河自泰州至如皋170余里。南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凿运盐河40里,自通州入金沙、余庆2场,以省车运。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命两淮运盐司将通、泰等州批验盐引所迁移到仪征县,并疏浚运盐河,以便商旅。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两淮巡盐御史动用运司羡金10000余两,开凿石港至丁堰段新运盐河。因此河串联通属各盐场,后得名串场河。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朝令灶丁在州县衙门充役者,悉回所属盐场煎盐办课。两淮巡盐御史李赞元令各盐场设立公垣(有围墙的堆栈),场官专司启闭。灶户卖盐、商人买盐,均须在垣内交易,不在垣内者以私卖论罪。清代场商称"垣商”以此。

1.2 盐业堤坝设施

唐代宗大历中(766-779)淮南节度判官李承(《通州志》作李承实)在盐城至海陵间兴筑捍海堰百余里,以御海潮,护民田稼。北宋仁宗天圣中(1023-1031)江淮发运副使张纶采纳西溪盐仓(今为东台市)监仓官范仲淹建议,筑唐代李承所修捍海堰,北起刘庄场,南迄海安以北的富安场,长140余华里。人称范公堤。北宋仁宗至和中(1054-1055)海门知县沈起筑堤障海,东起吕四港,西接余庆场,长70华里,人称“沈公堤”。宰相王安石为作《海门沈侯兴水利记》。元惠宗元统元年(1333)两淮运盐使王都中创设通州狼山闸,引海水入扬州漕河,以通江淮。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两淮巡盐御史马文伟捐银60两,助通州知州郑舜臣重修唐家闸,通州人陈大壮有记。清高宗乾隆十一年(1746)两淮盐政吉庆奏准修筑通泰盐场避潮墩148座,明年潮灾颇得其益,又增筑85座。

1.3 盐业监管及生产部门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析海陵县东境五乡置如皋场,以加强对今南通境内日益兴盛的盐业产销的管理监督,上隶海陵监,下领盐亭数所,未久又增设如皋分巡院。北宋初年(960-962)升利丰场为利丰监,辖市境南部盐场8所:西亭、利丰、永兴、丰利、石港、利和、金沙、余庆,计辖亭户1342户,劳力1694丁,年额产盐150805石。宋太祖开宝七年(974)泰州海陵监移治如皋县,以便于就近领导泰属沿海各场。管领盐场8所,分为南四场、北四场。计有煎盐亭户718户,劳力1220丁,年额煎正盐42700石,折收平盐128100石,年实产盐常在20万石以上。通泰盐户纳盐,官府旧以布帛茶米折偿其值,至是年十一月庚辰日,降诏折以钱。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右正言邹浩上疏,极言计丁输盐之害,灶户逋负无偿。诏令状析以闻。浩言:"其在淮南曰楚州盐城监,岁煮盐417000余石;通州丰利监,489000余石;泰州海陵监、如皋仓、小海场,656000余石;各给本州及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等路州县。……”于此知宋初至此,淮东各场盐产量增长迅速,销区辽阔。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罢两淮运司所辖各盐司(盐管机构至元不再称监),以其属分置盐场官吏,称司令、司丞。析通州余庆场为余西余中、余东3场。从此,今属南通市境内明文载于典籍的盐场共12所: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马塘、掘港、丰利、栟茶、角斜。吴王(朱元璋)丙午年(1366)

明太祖攻占两淮,用胡深言,循用元制,始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于泰州。运司之下,创设通州、泰州、淮安3分司,长官称判官;以两淮30所盐场分隶之,称上、中、下十场。南通境内12场中,栟茶、角斜2场属"中十场”,余为“上十场”。各场署长官称百夫长。

1.4 盐业技术研发部门

北宋中叶(公元11世纪)通州利丰监盐官陈晔著《通州煮海录》,记述西亭、丰利、金沙、余庆、石堰等五场制盐工艺过程,是为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盐业科学技术专著。其书久佚不存。

南宋初年(1127-1130)南宋立国专仰盐课,注重发展盐业生产。北宋淮东通泰各盐场至此有所合并增置。今南通市境内共有金沙、余庆、西亭丰利、石港永兴兴利、吕四港、掘港东陈、丰利东西、栟茶、角斜等催煎场,并有通州、海门、如皋、海安等买纳场。盐利丰厚,为朝廷财政所倚重。

2 从盐业机构衍生过来的地名

2.1 亭场

“亭”的原意是盐民晒灰淋卤之所,“场”为煎盐之地。亭场即为取卤制盐的场所。中唐以后在淮浙盐区设置基层,大者设场,场下设亭,场隶属盐监。唐宋之后亭场被作为基层盐务行政机构的通称,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史籍所载当时以亭为名的地方沿用至今的有今属通州区的西亭镇,现市境内以场为名的有海安县的西场、旧场,如皋市的盐场子,通州区的正场,如东县的晒盐场等。另外在历史变迁中亭场的原始意义逐渐淡化,但只保留修饰语或谐音变化的有:金沙、掘港(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写作“掘港庭”)、如皋、丰利等。

2.2 总

总多靠海,近草荡。为盐场灶民的聚居单位。是为了便于对零散分布在海边的灶户进行管理,基于草荡面积,在盐场范围内划分的生产区域名,级别类似现今的村。每个“场”下辖数个“总”,以数字为序。宋元明之时,开始在团下设总,作为亭户聚居生产单位。每总有灶丁20-30户不等,大抵灶舍相近、草荡接连者则编入一总。据清嘉庆《两淮通州金沙场志》记载:“金沙地分中、东、西三团,每一团九总,三团公二十七总。西亭共十八总,统金、西两场,共计四十五总。也就是一团分为数总。现南通市范围内以总为地名的,有通州区的五总镇、十总镇,如东县的二总埠子、七总桥、八总庄、九总庙、十四总、十八总、二十四总,启东市的念总(念即廿,方言音同)、念七总、念九总等。

2.3 团

盐场境内生产大区名。到宋元明时期,盐业生产建制采取“团煮”的形式,“团”就是生产建制的名称,煮盐的形式被称为“聚团聚煎”,即灶户分散制卤,聚合煮盐之所称团。清人杜文澜《淮盐纪略》:“煎盐之器,汉曰牢盆,唐宋曰盘铁。……相传家执一角,须八九角合并始能煎盐,盖以杜私煎之弊。即是旧称的团煮的形式。

清代废除了团煮制度,原本以团命名的地名大多消失,还有少数也改“团”为“潭”,在南通方言中团与潭同音。南通市启东的秦潭,明弘治《两淮运司志》作“秦顾团”。据此推断,今如东县的王家潭,元明当作王家团,为盐场所在地。

2.4 甲

俗话说先有总,再有甲。总是东西向,甲是南北向。盐场境内基于灶丁人户划分的行政组织名,级别类似现今村以下的组。宋代在淮南盐区实行保甲制度,每三至十灶编为一甲,令亭户互相讥察。遇有私煮事发,凡不出首者连带坐罪。南宋“淮、浙盐一场十灶,一灶之下无虑二十家”。明清二代沿设,明代《盐政志》载:“一团设总催十名,每名有甲首户丁。”清代并标有序号。清朝末年“有把总”改称为“甲”的情况,如吕四场将原1-10总均改称为甲。现在南通范围内依旧沿用甲为地名的有:启东市的三甲、十甲,海门市的头甲、四甲、六甲等。

2.5 灶

“灶”的本意就是当时煮卤煎盐所用的锅灶,一个团下设置数个灶户,灶户,就是煮卤煎盐的盐民。旧时政府规定必须采用轮流方式进行煎煮,互相监督,严禁灶民私自煮盐。盐灶大多用土砌成,一般多置于海滩的高墩上。“灶”在民国年间演变为盐场境内基层行政组织名,通称灶区,编有序号,级别低于现今村以下的组,下辖一家一户煮盐的灶墩若干座。现南通市境内依旧保留大量以灶为名的地方,比如:如皋市十灶、羌灶,通州区姜灶、秦灶、袁灶,海门市东灶港,如东县古灶、盐灶、双灶、五灶、何灶、马灶等。其中秦灶距离现在海岸已超过百里,是唐代留下的唯一地名记忆。袁灶属于宋明时期的盐灶。还有富有神话传说色彩的黑鹿灶,期盼吉祥的同心灶,兴隆灶等。

2.6 墩

明清时期,南通地区的灶区大多设立在“范公堤”以外的高地上,高地即“墩”的本义。在沿用过程中,其意义也被细分为三种:潮墩、界墩和烟墩。潮墩即沿海高地为防海潮突至危害灶户生命,各场均设避潮墩。堤固则场灶固,灶户即于其上煮卤煎盐,俗称灶墩,民国时一家一户煮盐处所也称某某人家灶墩儿。界墩是政府为了防止盐民,私自开垦草荡土地而在盐场与盐场之间,挖沟渠立界碑,以划分出各自盐场的范围的地标。烟墩主要用于军事瞭望,明代南通沿海为海防要地,朝廷为海防需要,在盐场处设置高台名为墩,每墩配置兵士2名,墩上备有烽火台,用于海岸警戒,发现敌情则点燃烽火。今如东县的古家烟墩以此得名。

2.7 山

南通地名中有很多名不属实的“山”,比如南通地名中有观音山、天竺山、云台山、九华山等说法,但只闻山名而不见山形。这些山原本就是从“墩”过度而来的,这些土墩逐渐登陆之后,人们为了代谢菩萨保佑,常在墩上修建庙宇,供奉香火。并给旧墩加上新的名称“山”。在盐业生产过程中,作为潮水来临时避难的地方,土话叫做救命墩。例如观音山旧名"雁沙”是江海中的滩地,成陆较早,在唐贞观年间(公元800年左右)就建立了大平寺,供奉观音大士。另外金沙的北山、南山,石港的文山,先前也是潮墩,成陆后也建有庙宇,文山因文天祥曾歇宿于此而得名。

3 南通盐文化地名的旅游功能分析

3.1 激发旅游兴趣

地名文化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的旅游文化热潮中,地名文化的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地名文化作为文化地域的缩影,有着巨大的旅游潜力,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遗留文化都可以吸引游客的目光,激发游客的兴趣。

地名的形成多是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命名或者是由百姓们约定俗成的,南通盐文化地名中就包含着许多自然人文的文化特色,比如在南通厚重的建筑文化中,以古代的各盐场场署所在地为重要节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寻访探秘的游客,来满足对各界异质文化的好奇与渴望,透过这次镜像可以窥探到久远的文化缩影,满足游客的窥探欲。

3.2 标示旅游特色

地名可以说是能够将一个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精髓简练地概括出来,能够删繁就简地向游客展示该地的旅游特色。就比如南通著名的盐文化,经营得好了,就能够成为该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南通的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最近,位于秦灶的南通首家盐文化主题博物馆开馆迎客,并在馆内展示了许多关于盐文化的相关资料,譬如,将盐文化的历史衍变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从‘盐’字的演变来看中国的盐文化”、“南通盐业的发展历程”、“盐与艺术的关系”、“盐与秦灶的发展”以及“历代盐场分布图”,向观看者缓缓展现出一副关于盐文化的画卷,感受沉淀的历史文化气息。这家盐文化的主题博物馆,填补了南通没有与盐相关博物馆的空白,对于文化传承与吸引游客有着重要的意义。南通是博物馆之乡,有十余座博物馆,但唯独没有一座盐文化博物馆,在秦灶建立一座盐文化博物馆,在南通旅游博物馆之旅的线路中又添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这条旅游线路充满人文气息,更具特色。

3.3 增强旅游体验

从长远来说,有的地名本身就对游客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有的会或多或少的与神话野史交织,这些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为静态的城市注入了灵魂与情感,能够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加之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都会为该地吟诗作赋,为游客提供了美的想象与空间感,身处其中,体验到与别处不一样的美感。

从地理方面来看,南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古就有“煮海为盐”的传统,盐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地方的地名带有“场”或“灶”字,都与历史上的制盐业息息相关。南通最古老的盐灶是“秦灶”,在南通的最西边,因为在古代有一位姓秦的盐商在此地垒灶煮盐,所以此地又被称为“秦家灶”,又因生产的盐品质也属上乘,诗人也称为“其形如玉,其质如金”。南通有着深厚的盐文化底蕴,为前来旅游观赏的游客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来此的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给旅游者更好的观感体验。

4 小结

南通尽管滨江临海,其文化却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盐铁专卖的严酷统治下的煮盐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通最早的开发者是盐民,最早的管理者是盐官,最早的运输业是盐运业,最早的城镇是由盐场发展起来的,古代南通人在极其残酷的盐业工场制度的统治,在封闭的生存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吃苦、耐劳、坚忍、好学,谨小慎微的文化心理。南通地名记载的就是盐民时代开始的一部与自然与封建官僚的斗争史,是南通人民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印记,是南通江海文化研究重要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产业重心的转移,盐业在南通工业产业中已失去了它支柱性产业的地位,那些依存于其上的地名,也随之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老地名的消失,将会抹去城市的一部分记忆,也将会丢失部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开发,挖掘地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南通悠久的发展历史及其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且还能带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保护那些正在消失的老地名,保护前人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

猜你喜欢
盐场盐业通州
雪落通州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浙江海宁市(古盐官县)的盐业史料及相关遗存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戈壁“雪山”
赵启三:从创造“金丝猴”到进军盐业新蓝海,七旬“剑客”为实业鼓与呼
发改委批复31省盐业体制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