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法治与德治

2020-12-22 10:03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治教教育领域依法

陈 强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00)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视,而教育事业以法治教的理念也日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在法治社会的发展建设中,教育事业法治教育理所应当被导入法治的宏大系统,加强教育法治建设,让现代教育文明和法制文明更加理性的结合在一起。

1 教育过程中为什么要依法治教

在现代法制社会中依法治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的教育必须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依法治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中国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法》是所确立的我国全部教育立法和一切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教育制度的基本性质和要求,也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近些年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纠纷频频发生。如宣城一外国语学校,2019年5月16日晚,学校宿管在查房时发现李某违规使用手机,且拒绝上交,5月17日7时许,洪某通知李某去办公室了解情况,李某承认违规使用手机但仍拒绝上交老师,遂洪某用拳头殴打李某眼睛及头部,造成李某眼部受伤。在校方和公安机关的共同介入下,洪某陈述了自己殴打李某的行为的违法事实,表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经学校和公安部门调解,双方和解。

再如2018年7月,发生于河南栾川县的“20年后男子当街掌掴老师”事件,引发社会关注。2019年7月10日,栾川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常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20年后打老师”的结局令人唏嘘,两个人或许将相互影响彼此一生。不管是20年前体罚学生还是20年后殴打老师,这对师生受到的心理伤害恐怕都挥之不去。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这个事件的起因与教师打学生有关,尊师重道是社会准则,但前提是师者要为人师表;殴打老师于法不容,但殴打学生同样于法不容。如果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都能依法治教而学生也能依法行事或许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随着法制的健全和民众法律意识的提升,依法治教成为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依法治教

所谓依法治教,就是全部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所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或不违背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依法治教的传教士,是依法治教的主导者。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师是根本,教师是关键。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该如何将依法治教融入到教育事业中,就做到以下两点:

2.1 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趋于健全和完善,教育已经做到有法可依,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指导跟教育相关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如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依法治教”专题活动,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教育教学,借助“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校”建设。通过“依法治教”专题活动,使教师对法律常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成为学校依法治教的监察官,树立了依法治教的观念,深化了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

2.2 主动推动依法治教

教师要做好依法治教,首先必须学法懂法,这是前提条件,没有法规知识,就不可能有运用法规的能力,依法执教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教育领域违法事件屡屡发生,归根结底,就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导致的结果。目前我国在宪法的指引下,已建立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教师必须了解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让法律规范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都符合法律的规定,做到依法执教。

3 教育过程中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需相辅相成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教师必须要有“以德治教,育人为本”的理念。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每个人要想在竞争中超出别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职能。思想道德的性质不同,个人成长就有不同的路向。在我们国家,只有认同、恪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作为教师就应为学生做出榜样,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崇拜者。“以德治教”,就是像宓子那样,实行“以诚待民,以德治众”。以自身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它以其说服力和劝导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它的地位和功能决定了应从你我做起。宋人李邦献说过:“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只有自己首先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德治也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教师是同学们的带头人、引路人,必须成为同学们的道德榜样。当榜样就不能满足于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停留在与学生同一台阶上,我们做老师的道德应高于学生的道德。我们应该比学生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上道德水平较高的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在德治中发挥道德示范作用。

以德治教,最要紧的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说了就做,真抓实干,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德。只说不做,还不如不说,不能只搞一阵子,只刮一阵风,只掀一次高潮,而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持之以恒,以一贯之地落实到行动上。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形成习惯。从我做起,大家都少一点对别人的指责,多一点对自己的规范,少埋怨学生,因为“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则行”。笔者从教三十余年,始终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原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只要是学生参加的活动,作为老师需要到场的,我从不缺席,早出操、晚查寝多年坚持从不懈怠。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对学生动过手,没骂过学生一句,从不用污辱性的语言贬损学生。每遇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或体罚,而是以身边的人和事对之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教,以德服人。工作这么多年从没一名学生及家长因为我的言行不当而向我讨要说法。

4 总结

依法治教属于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以德治教属于思想建设,是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都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法治教重在依托完善的法律制度,按照依法治理的原则和方式,运用外部的强制力量来管理和规范各种教育活动;而以德治教则注重塑造社会成员的平等、个性与人格,以其说服力、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人的思想观念层面来导向和约束人民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行为。

教育工作能够规范有序进行还需要各个教育领域的关系协调,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为法律规范,以权力和义务的形式确定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保障,通过教育立法,依法治教协调教育领域的各层关系使得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

依法治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以德治教是教育实践的必须。

猜你喜欢
治教教育领域依法
以德治教与依法治教:中国特色高校治理新探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面对较真的学生,教育者不能推诿敷衍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
师资建设:大学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