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建阳茶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2020-12-22 10:03丁善妹傅永兴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阳白茶水仙

丁善妹,傅永兴

(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建阳 354200)

建阳地处建溪上游,北接武夷、南连北苑,土壤肥沃,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18.2℃,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气候宜人。与著名的武夷岩茶和北苑贡茶有着不解之缘,是水仙茶、小白茶的重要产地之一。建阳茶产业历史悠久,自唐始见于文献记载,唐诗人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这样盛赞建阳茶:“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发展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古近代鼎盛时期为南宋和清朝中期,民国中期产茶量约1000-1400吨,1982年产茶量达1652.4吨,位列全区第二、全省第五,曾是全省五大产茶县之一。21世纪后,建阳茶叶产业发展速度逐年加快,近十年建阳茶产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 建阳茶产业发展现状

建阳茶产业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质量兴茶、品牌强茶”的方针,稳定茶园面积、提高茶叶质量。截止2018年底,全区茶园总面积稳定发展在6.68万亩,年完成茶叶产量5516吨,总产值2.98亿元。建阳茶产业种植品种根据市场不断调整变化,目前主要种植水仙、肉桂、小白茶、105、204等品种,以及黄玫瑰、金牡丹、佛手、瑞香等优新品种。

1.1 产业基础扎实

建阳区工商登记注册茶企、合作社突破500家,其中:31家获得SC认证,3家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体系认证,2家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家通过GAP国家良好农业标准认证,5家通过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培育出丘苑、白塔山、天地和、嘉应龙、双德、畲乡、叶施甘霖、漳白等一批建阳茶业的领军企业。全区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面积2.5万亩,标准化清洁化厂房70余家,面积4.6万平方米。

1.2 品牌持续做优

建阳作为中国水仙茶与小白茶的发源地,在推广宣传水仙茶、小白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区政府积极对接把“建阳水仙”、“建阳小白茶”纳入“武夷山水”品牌中,通过“武夷山水”品牌的带动,辐射拉升建阳茶产业品牌高度。通过申报“建阳白茶”、“建阳水仙”、“漳墩小白茶”、“小湖水仙”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举办水仙茶初制技能比赛、水仙茶斗茶赛、小白茶斗茶赛、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漳墩贡眉白茶制作技艺”、参与省白茶地方标准制定、申报建阳白茶团体标准等多项举措,提升我区水仙茶、小白茶知名度,带动我区优质茶叶品牌的做大做优。

1.3 茶旅深度融合

以水仙茶发源地小湖镇岩叉山、小白茶发源地漳墩镇、黄坑十里长涧茶马古道、书坊百年老枞水仙园、小湖镇伊宅村百年水仙茶树、水吉建窑建盏等为特色,挖掘我区博大精深的“建阳水仙”、“建阳小白茶”、“建阳正山小种”茶文化内涵。打造小湖水仙原产地种质资源保护区、小白茶文化产业园、小白茶研究中心、建盏文创园、茗品文化街等精品茶文化集聚区、茶旅观光体验区,促进茶产业多方面、多角度发展。

2 主要问题

2.1 优势品牌打造问题

建阳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茶文化,生产茶类多(岩茶、白茶、红茶、绿茶),却始终没有打造出自己的优势茶叶品牌。近几年建阳区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创建工作,推出了建阳水仙、小湖水仙、建阳白茶等公共品牌,但区域性公共品牌维护和提升难度大,知名度仅局限于闽北地区,在外省市反响不大,对于建阳茶企来说形成不了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对建阳茶产业整体品牌打造推广力度有限。

2.2 龙头茶企培育问题

茶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大量龙头茶企带动支撑。虽然近十年来,建阳区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周边县市特别是武夷山乃至建瓯、政和等地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建阳茶企数量逐年增长,但龙头企业严重稀缺。据统计,全区仅有市级龙头茶企3家,在带动全区茶企发展上孤掌难鸣,所能起到的带动作用有限。

2.3 茶企生存发展问题

一是受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市场的疲软在各行各业日渐显露,茶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市场对生产剌激乏力,产能过剩造成产大于销,销路不顺,茶农卖茶难。二是茶企偏小,以个体承包经营为主,分散在千家万户,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大多没有企业管理经验,茶叶营销人员匮乏。缺信息、缺技术、缺销路、缺资金是常态,仅凭经验、凭关系开辟市场,一旦遇到不景气的年份,就会产生大量滞销茶或贱卖茶。

3 对策建议

建阳茶有自己的特点,发展优势明显,特别是近十年来,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始终没有把自己的优势茶叶品牌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已面临瓶颈,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茶产业转型升级是打造名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产业机构的优化,科技的创新,功能的拓展延伸,加速建阳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化。

3.1 夯实茶产业基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1年以来,建阳区整合省、地、县三级财政资金,完成茶园机耕路及生产道硬化、配套沟渠建设、蓄水池建设等,把传统茶园改造为标准化生态茶园,从源头上提升茶叶品质,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切实推动茶产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严控茶叶种植规模,持续开展违法违规开垦茶山综合整治,推广茶园植树、梯壁种草、套种绿肥、生物防控病虫害等技术,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让茶园做到“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鞋”。

3.2 优化茶类结构,走创新驱动之路

坚持大力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原则,逐步缩减乃至淘汰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品种,促进茶树品种结构的优化。推广引进黄玫瑰、金牡丹等高香型、制优率高、适制性好的茶树品种,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提高品质。根据建阳茶产业实际情况,加快建设水仙茶、小白茶等具有建阳特色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示范试验区,并依托水仙茶发源地的优势,结合当前白茶市场的持续火爆,打造独具建阳特色的“水仙白”。引导茶企开展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开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品质创新。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茶树栽培技术相结合,配备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茶园水肥管理精准化、病虫害防治科学化、茶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3.3 培育优质龙头茶企,走科技引领之路

建阳区白塔山、天地和、丘苑、畲乡、漳白、叶施甘霖等茶企在建阳各自生产领域中属于领军企业,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集中资源和优势,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对接帮扶,促进这些优质茶企学习、引进周边县市优质茶企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生产技术等,提升茶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对这些初具规模的茶企在科技研发、人才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品牌打造、贷款贴息等给予扶持并落到实处,用心呵护培育一批能够独当一面、具有旗帜作用的建阳龙头茶企。充分发挥龙头茶企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其他中小型茶企紧密团结在其周围,对外抱团打品牌,也带动其余中小企业发展和茶农增收致富,促进全区茶产业的发展。除了培育本地龙头茶企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创业环境,以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有实力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到我区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全区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3.4 明确发展品牌,走特色产业之路

结合“武夷山水”品牌建设,明确主导茶叶发展品牌。一是建阳作为水仙茶的发源地,水仙茶树在我区种植面积广,基本覆盖全区13个乡镇街道,产量更是占据建阳区茶叶总量的半壁江山。要明确以“建阳水仙”为主导发展品牌之一,拓展“建阳水仙”茶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建阳水仙”茶产业。二是作为小白茶的发源地,明确以“建阳小白茶”为主导发展品牌之一。突出小白茶的稀缺性和健康价值,力争打造成为白茶中的“三坑两涧”茶;建阳适制白茶茶树品种除小白茶外,还有水仙茶也极适宜白茶的加工制作。建阳区内水仙白制作工艺成熟,且辖区内水仙茶种植面积大、产品产量高,具备作为普惠茶的打造条件,可趁白茶市场发展之风,全方位立体打造建阳“水仙白”产业。把小白茶和水仙白作为“建阳白茶”的两个衍生系列产品,助推“建阳白茶”产业发展。

3.5 突出产业特点,走优势品牌之路

一是区财政整合资金,在知名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推出“建阳水仙”、“建阳小白茶”广告,以“绿色、品牌、文化”为主线,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把品牌叫响、叫火、叫热。二是区政府仍要以“建阳水仙”、“建阳小白茶”品牌的宣传推广为重心,积极组织茶企参加省内外、全国及国外适合建阳茶品牌宣传的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茶叶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平台,促使建阳茶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打响建阳茶品牌。三是打造一个兼具文化与产业、历史与发展、文旅产学商融合的多重体验复合式综合性小白茶文化产业园区,囊括小白茶历史、休闲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板块,紧扣小白茶是最好的点茶原料这一特点,“盏因茶显,茶以盏香,茶盏双璧,相得益彰”,融合发展建盏文化,以建阳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带动产业发展,形成茶盏品牌互补推进。

猜你喜欢
建阳白茶水仙
绘本
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
一株水仙
立字立人 墨香校园
绘本
爱丁堡水仙
[美]贾晋珠著《谋利而印:11至17世纪福建建阳的商业出版者》简介
水仙帖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