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2020-12-22 10:03董全悦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英国

董全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自20世纪开篇,西方文学作者不断探寻着中国的形象,在对众多作品进行了解后我们知道,他们笔下所写并非真实的中国。多数的作家以自身所处国家作为起点,以自身文化背景作为基点,认为自己短时间内考察所认识到的片面的中国形象即可以概括整个中国[1]。每个作家所到的地区不同,返回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写出的中国形象也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西方国家也逐步改变了对中国的认识,这点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到。

1 中国形象在英国眼中的变迁

英国文学作品最早描绘中国形象可追根溯源到十四世纪中期,至今已长达七个世纪。英国的文学作品中中国形象主要分为正面和反面,这二者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颠覆。当然,中国形象的正面、反面与否,与学者写作时对中国的固有印象有着密切的关联,也与英国文化中的自我对立有直接联系,中国的形象是他们自我反思和品评的一部分,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单纯批判中国形象,这当然也是英国文化的一种体现。

《曼德维尔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首部对中国形象有所描述的文学作品,发表于十四世纪中期,内容主要为主角曼德维尔对中国的美好进行了夸张的描述,将中国形容成了天堂,人们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君王仁慈、国家繁荣。这部书的出现为欧洲对中国的崇拜打下了基础。

著名的英国地理学家查德·哈克卢特在1599年时权威发布了《航海全书》,内含对中国所属疆域、边防管理措施、税收制度、政治管理办法、农业状况等全方位的叙述。其中对我国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2],简单的叙述了我国三大宗教。将我国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孩子教育的培养理念引入英国,一时间引起了轰动。

随着各国之间贸易的展开,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物品在十七世纪时,开始通过海运流入英国皇室,英国的建筑也开始仿照中国,自此刮起一阵“中国风”,文人们更是对中国有了一定的向往。一时间出现了很多颇具代表性的文章,如马可·波罗《游记》、波顿《忧郁的解剖》等等。

《世界公民》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哥尔斯密斯在十八世纪发表的,表达了对中国完善法制和道德准则的欣赏,认为中国的学术气息浓厚。通过对中国的寓言、故事、哲理等的应用来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风气[3],旨在促进社会变革,当然该作品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同一时期的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冶铁技术的出现使英国的手工业作坊生产模式直接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模式,国力和经济水平直线提升,野心和欲望也在不断膨胀,英国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唾弃。从出使中国的马夏尔尼归国后所发布的《英使见乾隆纪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形容中国为“傲慢野蛮、愚昧腐败”,严肃的批判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十九世纪中期,英、法、德、日、俄等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英国开始了对外侵略和扩张。而此时的中国受到闭关锁国的影响综合国力已大不如前,面对鸦片战争中国已束手无策,而后欧洲列强的不断打击也使中国陷入了困境。中国的形象在英国人眼中逐步跌落至未被驯服的“蛮族”,大力向中国贩卖鸦片,蚕食中国国民的身体和经济储备,以军事力量对中国进行镇压,文学作家更是在作品中开始了对中国的嘲讽。

2 英国文学家毛姆眼中的中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曾因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专程于1920年到达中国进行游历,其发表的游记《在中国屏风上》、长篇小说《彩巾》都颇具代表性[4]。分析毛姆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提出了自身对中国形象的独特见解,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古典气息,华美且不做作,中国的自然风光如诗般宁静,如画般精妙。但仍抵挡不了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停滞和衰落的现实。毛姆从客观角度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进行了阐述,深入的解析了“中国观”,体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英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普遍认知。

3 近代中国形象在美国眼中的变迁

受历史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美国眼中的中国形象与英国较为相似。从马可·波罗到中国进行游历后发表《游记》开始,欧洲各国便对中国产生了敬仰和向往。到了十七世纪,基督教传入中国,在传教士的引领下欧洲各国开始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体系。众所周知,美国与英国有着不可忽视的血缘关系,在政治体系上美国大多借鉴英国,而英国的文官制度则是在中国的科举制度基础上演进而来。所以在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极为认可,我们从文学作品可以看到。1768年,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写道“如果在我们国家的农业上引入中国的农业体系,将会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表明此时的中国形象在美国人眼中是“勤劳、睿智”的。

十九世纪随着英国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爆发了鸦片战争开始,闭关锁国自顾不前对中国的影响逐渐暴露出来[5]。此时的西方多数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结束了手工劳作的时代而转向机器,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大幅提升,但中国却仍然处在手工工业的小作坊阶段,自然无法抵抗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西方国家,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可不断减少,认知逐渐变化,形象也从华贵转变为衰败,西方国家大规模的侵犯,使得中国无奈签下不平等赔款割地转让协议,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狂热追逐也不断减少,直至消失。美国建国较晚,因此其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传教士,当中最具影响力的游记当属《中国人的性格》,当中详细的阐述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将“黄祸论”列为重要依据。

4 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眼中的中国

受到重创的中国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真正的经济复苏和发展,美国作者彼得·海斯勒所发表的“中国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奇石》,是美国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题材纪实性文学作品,其内容深入的阐述了中国的发展和演变,是新世纪两国多元文化交流的奠基之作。

彼得·海斯勒曾在中国生活数十年,在此期间其对中国的社会现象和民众形象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在他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老百姓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特色。他认为中国的老百姓虽然善良、友好、包容,但仍存在一定的排外心理,这可能存在一定的历史遗留因素。中国老百姓虽有着深沉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但往往不会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大多出现在国家的危难关头。在中国游历的过程中海斯勒见识到了中国老百姓的双重性格,他认为这主要在于中国百姓未能明确认知到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身份。在《甲骨文》、《江城》、《寻路中国》中,海斯勒都曾深入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的真实中国,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体制深入变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呼应,充满着挑战和机遇的多元化时代,文化形态也在悄然变化。

5 结语

本文我们分析了英美眼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我们应辩证的去探究,不能完全以他们的想象和虚构为主,当然想要修正也不可完全站在中国的角度看问题,而是应立足于世界,对各国历史和演变进程有所了解以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看待文学作品。未来的中国应当发扬大国气度,将中国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发扬到全世界,改观世界对中国人的认知,树立真正的中国形象,让中华民族更好的屹立在世界之林。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英国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文学作品与数学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文学作品与数学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