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乡村公共空间彰显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2020-12-22 10:03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乡民村民传统

闫 浩

(商丘工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当今,乡村文化在我国出现快速消失的现象,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对于文化的拥有者村民来说,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鄙夷,也使得许许多多珍贵的文化被丢弃,损毁了。纵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间,有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不断消失,或者就算没有消失,也被破坏的七零八落,门窗、院落都被千篇一律的改造成了砖瓦混凝土结构。就是因为村民们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不珍惜,造成了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消失。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习近平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乡村文化包含大量独特的乡土建筑、宗族传衍、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生产方式、历史记忆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乡村的传统文化保存现状堪忧,关键问题是村民没有能够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在柘城县马集乡闫庄村走访中,笔者了解到一位闫姓村民需要翻盖老屋。老屋大概是解放前修建的土坯瓦房,由于年代久远需要翻新,其实就是拆掉重建,在重建过程中所有老屋的材料将被全部丢弃,使用砖瓦结构。老屋内使用的一些家具,比如解放前土改分得的木床,准备拆除。至于不再使用这些家具的原因,大都不合时宜了,新家具又好看,有实用。村民并没有意识到保护这些家具的必要性,已多年未修的族谱、还有荒草丛生的祠堂,都象征着着传统文化的没落。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又一下几个方面。

1.村民的自主性不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没有主动性,甚至对传统文化产生鄙夷的情绪。改革开放的30年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样也引领了新的生活方式,乡村一直被认为是落后的代表,有能力的村民到城里置业买房甚至迁移,没有能力的村民也希望通过模仿城市人的生活,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就产生了丢弃的情绪。

2.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传统的集体耕作、集体看电影、赶集、集体听戏等媒介的公共空间被人们忽视,以电脑、手机、电视等媒介聚合成的虚拟空间正在逐渐形成,传统文化遭受鄙夷的状况下,于现代化相行渐远,这就造成了乡村传统文化难以实现传承和再生产。

3.乡村文化缺少持续发展机制。当前很多学者提出让艺术家、学者入驻有文化底蕴的乡村,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增添新的发展机遇。当然这种策略为一些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但是在很多时候都是繁华过后,很快又回归朴素,艺术家、学者并不能长期留在村里,对乡村没有归属感。真正能给乡村带来持续发展的还是本地乡民。其次是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即村民集资与姓氏理事会资助。但是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领导与所谓村里的能人的能力,在组织不力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金的缺乏。

4.让人们在新媒体上猎奇,看世界的时候,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很低,传统文化对新媒体利用程度也非常低,很难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播和推广。

但是在问题视角下,不能忽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在乡村中仍有非常活跃的公共空间,发挥着交流情感,凝聚乡民情感的作用。比如红白喜事的吃桌文化。“吃桌文化”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代表。准备红白喜事的乡民会提前置办材料及工具,聘雇主厨,议定吃桌的日子。现在有很多这种移动的宴席,主事人只需要出钱就可以把宴席承包出去。在办事的当天,聘雇的主厨便会带着自己的帮手携带食材、工具等,赶到村民家中,制作当天宴席的菜品。在乡村,红白喜事这样的大事,都离不开“吃桌”。这种习俗也是村民们以及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礼尚往来的重要渠道。参加宴席的亲戚朋友及村民给办事的人送礼金,办事人会提前通过请帖等方式邀请亲戚朋友来参加宴会。在宴会期间,有时候也会商讨家族、村里、亲戚之间的一些大事,并在相互之间联络感情。在宴会中所谓的“吃桌”是讲究排场和热闹的,乡民们在宴会中沟通交流的内容也突破了往日的各种规矩,谈话的内容也很随意,朋友之间,亲属之间的感情也在这种场合中得到了维护,乡民之间也更加有凝聚力。在宴席中,小孩子更为活跃,虽然他们不懂聚会的意义,但是却成为了乡民间谈论的话题,起到了调节气氛和联系情谊的作用。宴席虽然氛围活跃,但大都遵循着传统的男女分桌习俗,按照辈分、长幼的次序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上。女人们一般在酒席中闲聊家长里短,谈论许久未见的感情。男人们有的帮助主事人打理事务,或者辈分高的在一起商讨家务事,这时候他们也都会发挥着重要的决策的作用。

除此以外,在乡村还有一个凝聚村民的公共空间——祠堂,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衰落,但是在同族间的凝聚力方面,非常有分量。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如果能把祠堂作为一种媒介,联系同族间的情谊,利用网络增加其传播力,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网络的助力以及乡民自觉主动的发挥以及公共空间的复兴。国外有研究发现,同族家谱,不仅仅是辈分的排布,同样具有很高的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及传播学的研究价值。所以,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乡民为主体,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重新解构传统与当今时代,跨越专业化、职业化的文化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出乡村文化振兴。

5G的推广应用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建构机制都带来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应突破时空限制,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编码和解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位于河南省柘城县安平乡的村民,已经开始利用网络上的朋友圈、QQ、微博、网页等渠道,将姓氏族谱、名人、土特产等带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制作成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在网上进行传播。但是在走访中发现,大部分的乡村,依然没有把传统文化及乡村民俗进行网络传播。那些有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对互联网及网络保持着一种观望及排斥的态度,不是他们被网络排斥在门外,而是由于年轻人对于网络的依赖,让他们感觉网络就是消遣的功能。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采用创新的手段及创意,对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再生产,从而更加适应网络的传播。对此,笔者认为,应鼓励村内的年轻人使用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创造更加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来赋予传统文化及乡风民俗新的生命力。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正在逐步瓦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相似性已经无法避免,但是孕育着传统文化的乡村,反而是人们汲取精神养料的地方。乡村在当前的发展机遇中,也亟待探索内生性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保护及传承传统文化,让人们还能够看得到传统文化、乡风民俗。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传承传统文化。比如通过在村里建立微信群,组织相关的交流活动。建立网上专区,把一些有着乡愁记忆的传统耕种工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制作成视频等资料在网络上传播。在乡村着力发展公共空间建设。让公共空间从虚拟到现实都得以实现。公共空间是进行各类决策的地方,乡民间的人际关系、经济发展等问题,都可以进行商讨。建设村内文化广场,定期组织村民观看学习强国视频、学习领会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组织村民成立戏班、象棋社等团体,定期组织比赛、汇演,让文化广场活跃起来。无论的吸纳艺术家的入驻,还是组织社会力量活跃文化氛围,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村民自主意识的觉醒。只有乡民们有了对自身文化及身份的认同,才能积极投入到乡村的建设中来。才能更好的传承及传播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乡民村民传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路遇乡亲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