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

2020-12-22 13:25陈若杰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亚当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陈若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激发了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西方左翼人民开始觉醒并试图改变命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的拉美新左翼的迅速崛起,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使西方的学者与仁人志士的学习对象由“新自由主义”和“新思维”转向了马克思主义。西马就有了新的市场,新的定义,立足西方人的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

一战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西欧革命遭遇滑铁卢。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认为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其根源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诱导的,因此俄国革命道路在中西欧是行不通的;并且,这些人著书立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人道主义的阐释,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

2 批判、创新、与时俱进和紧扣时代脉搏的条件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成就

2.1 批判为主,继承为辅,“西马”研究取得的成就

对于“西马”的研究我们已经认同了的观点那就是批判,并且在批判在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看亚当·沙夫的《做马克思主义者,不做教条主义者》的精髓,或者汲取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中的科学营养,还是领略巴斯卡的“可传递与不可传递的维度”高度,我们都能很容易地从中提炼出这样一种观念:他们一直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和某些言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超越,在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从而丰富了‘西马’研究的内容。我们从中仔细地品味,细细研磨不难发现这一点。

(1)亚当·沙夫的与时俱进观中,把劳动的消亡与资本主义的消亡联系在一起去论证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走向灭亡的这个不争的事实,从现实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意义的角度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合法性。这本身就是一种继承,一种发展。他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阐释了资本主义区别于其他经济制度的本质是:不在于生产资料私人化和商品自由流通,而是资本家通过市场规律的手段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自由劳动力”来获取庞大的经济利润,且认为自由劳动力是作为资本主义存在不可或缺的因素。这种“自由劳动力观”在一般的经济分析中很少能受到足够多的重视,然而亚当·沙夫恰恰利用了它的存在,对弄清劳动的消亡与资本主义的消亡两者之间联系的关系,为论证资本主义会最终走向灭亡的这个不争的事实做了铺垫,同时也丰富了“西马”的内容,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用马克思的运动发展观来论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的‘一贯制’的原始状态,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较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能把马克思当年的某些观点结论原封不动的搬到今天,套用到今天”[2]。这种用现实的意义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意义的重要性,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活了而且还是创造性的继承,因此不得不说亚当·沙夫他的这种与时俱进观丰富了‘西马’与时俱进的内容

(2)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列宁的哲学思想的挑衅,特别是对列宁逝世后的苏联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不同的批评意见。他提出的“著名的‘总体性原则’,无论是在反对考茨基的粗糙的功利主义还是更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乃至宿命论,都是在强调‘总体’,不是浪漫主义式的一团混沌,而是强调各部分通过系列的中介和传导机制来协调,来沟通,来完善;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来的总体,对这些中介和传导机制,以及决定作用,都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更有一些极端人士极力通过‘哲学转折’来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的效果,来达到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性和革命性属性的效果”[3]。把马克思的总体与部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哲学观学运用的如此娴熟,这种创造性的继承方式恐怕也只有柯尔施可以运用地如此炉火纯青了。这种柯尔施的哲学观为‘西马’增调了新的主色调—柯式西马观。

2.2 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西马’研究取得的成就

自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之后,西方普遍的共识是;: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失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是迂腐可笑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识时务的疯子。但是翻看亚当·沙夫的《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以及巴斯卡的《辩证法:自由的脉搏》,人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研究不但不是如上所述,反而如火如荼,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脉搏。这些‘西马’的研究者不仅学习了‘西马’的主要思想还为‘西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亚当·沙夫在《马思主义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中不仅反对凝固地看问题,教条式地看待马克思主义,而且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和活生生的。他在强调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时说不仅不追逐现在的时尚,也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同时他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破产,认为当今的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已经相隔一百多年,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真正地迎合了当代经济高速发展,信仰混乱的时代,体现了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新变化的新马克思主义观”[4]。这种观念与现实的关系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更是对‘西马’的发展,为‘西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2)巴斯卡在《辩证法:自由的脉搏》中论证了可传递不可传递的维度。他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容易发生错误的,容易遭到反对和改变的,“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对可传递的声明的限制被安放在另一种话语之中。或者位于自身相对持续的特别的话语王国上面。”[5]这种与时俱进的提法不仅丰富了语言学、文化经济学,在政治行动王国中也弥补了哲学思考的空白,同时这也是‘西马’研究深入到了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缺陷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缺陷,当然这种缺陷是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对比之下的缺陷,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相对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

3.1 在批判的继承中存在的问题是批判多、继承少,批判是主流、继承只是副产品。我们知道每一项理论都是在批判中进步,在继承中发展,二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没有更好地把握好、领略好、维护好、应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性问题,而是带着本国的阶级属性和阶级主流思想来分析马克思的主要思想、主要观点、主要论断,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片面的,其结果也只能是为资产阶级做嫁衣,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根本的实质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的阶级统治。

3.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不可能真正地拿来实用,没有做到也不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他们大多数属于从属党或者在野党,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亦没有参与国家政权,不可能把理论性的东西投入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致使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4 结语

我们从“西马”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缺陷中不难发现,经济方面西方战线的塌陷,促使西方适当地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控制,促使“西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在不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精髓和实质研究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地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动向,清醒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国际思想意识的新潮流,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对于“我国不断地深化内部的改革,来落实四个全面、对于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同样对于“西马”研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挖掘、不断完善,”[7]做到兼容并蓄,采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把西方化的马克思研究做好做扎实。

猜你喜欢
亚当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语言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