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12-23 08:43郭海萍陈金连黄维芬李军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年21期
关键词: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洪 燕 郭海萍 陈金连 黄维芬 李军华

(儋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那大 571799)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汇处,男性居多,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日趋成熟,手术损伤小、恢复快,与开腹手术根治效果相同,成为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2,3]。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GI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IL-6、IL-8、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胃肠激素、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结肠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42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6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52±7.30)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1.2纳入标准 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且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未经过手术切除及放疗、化疗等治疗;能配合本次研究及病历资料完整者。

1.1.3排除标准 放弃治疗,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严重肝肾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精神疾病者或患有手术禁忌证者。

1.1.4试剂 GAS、MTL及GIP试剂盒购自南京信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L-6、IL-8、TNF-α及CRP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分组及处理 14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按照常规的标准结肠癌根治术实施。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的肠道准备,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于脐上或脐下孔建立CO2气腹,压力为15 mmHg,经患者的脐旁Trocar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详细观察病灶位置和周围组织情况;根据肿瘤位置选择穿刺孔位置,分离病灶肠段,清扫淋巴结;离断系膜后,撤除腹腔镜器械,腹部作小切口,将游离的肠段拉至切口外离断并行肠管吻合术。

1.2.2观察指标 于术前1 d和术后 3 d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5 ml,离心分离血浆,保存于-80℃冰箱待测。ELISA法测定GAS、MTL、GIP、IL-6、IL-8、TNF-α及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及发病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n=71,例(%)]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n=71,n(%)]

2.2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的住院天数、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wo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71,例(%)]Tab.3 Comparison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n=71,n(%)]

2.4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GAS、MTL及GI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GAS、MTL及GI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GAS、MTL及GI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比例及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CD3+、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CD3+、CD4+及CD4+/CD8+水平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及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指标水平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ndexes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3 讨论

结肠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根治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操作相对简单,技术较为成熟,可对病症部位明确定位,切除较彻底,但创伤较大,解剖结构破坏较多,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较为严重,对老年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4]。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更小等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可作为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5,6]。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的住院天数、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死亡,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不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与腹腔镜手术腹壁切口小、疼痛轻,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应激反应较少,进而促进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有关。严平雄等[7]研究发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出血量少,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加快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Quintana等[8]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炎症应激反应程度低。

结肠癌手术对于胃肠功能存在一定影响,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监测结肠癌患者的病情。GAS、MTL及GIP是临床常见的胃肠激素,具有调节消化管运动、机体代谢及营养机体的作用[9,10]。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后GAS、MTL及GI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而观察组术后GAS、MTL及GI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胃肠激素水平。戴刚等[11]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胃肠激素 GAS、MTL及GI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相较于开腹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可促进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12]。

CD3+、CD4+、CD8+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介导机体细胞免疫,其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是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术后观察组CD3+、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而观察组术后CD3+、CD4+水平及CD4+/CD8+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免疫系统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有利于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原因可能为腹腔镜切口较小、手术较短、术后炎症反应较轻。莫波等[13]研究认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和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秦颖等[14]研究发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患者免疫功能。结肠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炎症反应对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IL-6、IL-8、TNF-α及CRP是重要炎症细胞因子,能够反映机体对炎症反应的应激反应情况。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樊向文等[15]研究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能有效降低患者IL-6、TNF-α及CRP水平,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另有研究表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6]。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能促进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炎症反应程度较轻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有望成为治疗老年结肠癌的主流方式。

猜你喜欢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