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20-12-23 05:44范嵩刘淙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范嵩 刘淙淙

[摘    要] 当前,高职教育提倡“产教融合”的理念,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高职金融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走到了改革与转型的转折点,要加大力度丰富自身的内涵,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针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把控,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采取一些平台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升级,努力培养出符合“互联网+”社会的金融类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94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219- 03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迈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有关的高职金融类专业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尤其是为了响应“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须得结合当前的时代需求,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纵观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其十分渴求一批懂得运营和管理互联网企业、擅于开发和设计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及时处理遇到的风险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这对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育提出了挑战,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应当充分调研,针对当前的市场需求做出一定的调整,并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展开实践教学工作,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能力培育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育。

1      “互联网+”思维下金融人才的特质分析

1.1   复合类人才

复合类人才指的是那类兼具专业知识面广、文化修养高特点的人才,他们往往有着极大的专业发展潜力。因为在“互联网+”思维下,金融类人才在日常工作的时候,需要具备量化分析、风险评估和金融产品定价等能力,将理论知识与思维能力相结合使用。所以金融类人才须得是对金融产品和业务内容有着扎实的了解,并且具备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技术应用能力。

1.2   创新型人才

在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的流动性很强,所以我们需要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之上展开创新和改革工作,对其进行信息化地全面提升。这不仅需要金融类人才有着丰富和扎实的金融知识背景,还需要他们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夠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之上结合创新思维进行开发和改革,响应“互联网+”思维,以促进金融行业的持续性繁荣发展。

1.3   专业类人才

当前我们的各行各业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对岗位不断细分,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个现象,高职院校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类人才培育的时候,也应当注重培育方向的细致划分,巩固不同类别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培育,往更具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借此,我们能够发现在“互联网+”思维下,金融类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我们着重关注的部分。

2      “互联网+”金融类专业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的探析

根据上述对于“互联网+”思维下金融人才的特质分析,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育的时候,应当适时地对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我们主要可以从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形式、教学考核、教学平台监管等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以期应用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来实现培育出更适应当前金融行业需求的金融专业学生的目标。

2.1   校企合作,共同促进实践教学的实施

在这个信息飞速变化的时代,为了响应“互联网+”金融的号召,我们的教学体系应当在校内就注重实训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实训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真实的还原互联网金融市场,让学生在模拟之中真实地感受金融产品研发、推广以及维护的过程。而学校对于市场以及企业的真实需求毕竟了解有限,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教学,学校应当寻求行业内的优秀企业的帮助,与其展开校企合作,共同促进金融实践教学真实落地。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希望帮助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就对未来即将投身的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晓行业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且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之中,将平时学到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在自己实习的岗位之中发光发热。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素质教育阶段,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尤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在整个教学实践体系设计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素养一直都是课程的核心内容。高校应当利用区域优势,与当地优秀的金融企业展开合作,联合培育顺应时代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并根据当前行业环境的变化情况,即时升级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2.2   增强学生对于职业能力的认同感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校内就体验到职业岗位的真实演练,高职院校会投入充足的资金建设校内的实训基地,购置相关的专业软件。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当前热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高职院校可以购置有关的模拟第三方支付平台,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演练,切实地感悟和掌握岗位职业能力。

金融行业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核心部分,从某种层面来说,它其实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由于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要注意服务礼仪和形象的培育。

此外,对于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行业来说,其风险很大,但是也充满着许多的诱惑,这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应时刻谨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即使面对鱼龙复杂的工作环境,也能够抵制住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遵纪守法、恪尽职责。

2.3   “互联网+”金融类专业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

非金融行业从业者可能会觉得金融行业是一个理论性极强的行业,金融类人才须得审时度势,针对当前的金融环境进行形势分析,运筹帷幄。其实不然,金融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进行理论层面的金融分析往往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学生除了要灵活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着将其与所处岗位工作完美结合的能力,并且懂得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和提升自我,以更好地适应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当前即将迈入金融行业的学生多是与互联网一同长大的,他们由于从小接触互联网,所以能够很好地适应“互联网+”的思维,并且对新生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征服欲。所以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在实际互联网金融应用方面找到切入点,结合一些真实的案例,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说得富有趣味,勾起学生的求知欲,

近年来,随着一些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不再局限和依赖于书本,而是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软件将知识点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地讲授给学生,并且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软件之中适时地插入一些图片或者动画,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当前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教室,互联网的盛行使得在线授课这一教学模式变得普遍了起来,教师除了能够在教室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能通过互联网对学生展开线上教学,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切实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在安排金融类专业课程的时候,主要将其大致划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别。其中实践类课程,除了可以安排常规的校内外实训以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有关的互联网企业进行金融业务实地体验或者布置互联网金融市场调研任务,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培养其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这些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投身金融行业都是有帮助的。

2.4   在教学考核中以过程评分取代结果评分

从上面可以知道,高职院校当前在安排金融类专业课程的时候,不再拘泥于理论课程,而是将实践课程也划入教学重点,我们应当摒弃原先那种一次期末考试定总成绩的结果评分模式,进行过程评分,综合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表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的掌握结合考量。

毋庸置疑,学习的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时候一次考试的结果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学生的平时分,将平时分和期末分一起按比例折算出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电脑上建立一个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分体系,将学生平时完成作业情况以及上课参与情况的数据逐一录入其中,科学合理地针对学生的课程表现情况进行打分。

2.5   教学平台监管机制与信息化接轨

虽然我国多数高职类院校都开发了有关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但这其中绝大多数机制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存在不足。虽然高职院校平时积极开展教学检查、学生评教等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但这些数据往往停留在纸质层面,沒有被输入到电子系统之中,也没有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和总结,这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应当鼓励现有高职院校运用或者自主研发信息化教学监督平台来跟进教学工作,比如说“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此类信息化平台能够帮助师生充分利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在课堂之外实现线上的互动,教师通过系统分析出来的学生作业数据展开教学工作,教学平台监督机制与信息化接轨能够帮助教师节省许多工作量,也能够让其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事半功倍。此外,教与学的实践效果评价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打分,其完整记录的学生学习记录数据以及教师教学数据将会便于师生的双向评价。

3      结    语

为了响应“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应当分析当前金融市场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特质,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据此进行课程安排,为金融行业输入复合型、创新型、专业性金融人才。这需要金融类高职院校加强与校外优秀金融企业的合作,联合打造实训课程,加强学生对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认同感,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考核中以过程评分取代结果评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学平台的监督工作之中,为国家培育出符合当前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焦冰欣.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0):158-160.

[2]张风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高职互联网金融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14-15.

[3]沈玉星.“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18-19.

[4]邹茵.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趋势研究[J].发展研究,2019(11):95-100.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