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餐饮浪费说不

2020-12-23 04:27
绿色中国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节约浪费

今年国庆节恰逢中秋,可谓“双节合璧”。在这样的日子里,合家团圆庆祝节日肯定免不了美酒美食,但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不能忘记节俭。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生活观念。我们中国人熟人见面常会互相问候“吃了没有”。这种特别的打招呼方式,反映出吃在生活中的地位。曾经很长的時期,吃饭问题都是我们第一位的问题。由于资源匮乏,粮食不足,能吃饱饭,就是一种幸福。因此,节俭也成了融入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特别是珍惜粮食,更是非常神圣的事。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

自古以来,粮食问题都是每个国家面临的最大民生问题。在古代,粮食问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安危。就算在今天,大家也都熟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意义。当前,虽然我们的粮食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但节俭的传统美德时刻不能忘,它仍是我们行为准则的必选之项。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繁荣,社会物资逐渐丰富,一些人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滋长了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恶劣习气。酒店、家庭浪费现象严重,甚至触目惊心。朋友聚会、婚丧嫁娶等,为了面子,浪费似乎成了一种必须有的行为,一些菜甚至没有动过筷子就倒掉。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亿吨,其中可食用部分达13亿吨;而世界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大致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粮食危机的严重性,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不只是我们课文中需要背诵的一句古诗,而是实际的存在。在广大的神州大地上,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是靠阳光、土壤、雨水和人们的劳动共同促成其生长的,每一粒收获的粮食中既有耕作者的辛苦,也有风调雨顺的上天赐予。作为享用者,我们没有理由随随便便将其丢弃。

古人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如果我们放弃过紧日子的观念,忘记过去,生活上追求奢华、挥霍浪费,那当灾难来临我们必将坠入深渊。很多人幼时都被父母提醒过“碗里饭菜要吃干净”,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在世界上排名很低。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崇尚节俭,学会精打细算、科学发展、科学消费。只有节俭,我们才能积累下资源,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底气沉着应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应不断提升,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更是刻不容缓。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将中秋和国庆“双节”过成绿色节日,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节约浪费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节约
做人美德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节约
爆笑网文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