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20-12-23 04:27
绿色中国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松材林草线虫病

我国林草行业新成立5个国家创新联盟

9月11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家公园、林草规划评估设计、林草时空大数据采集和应用、空气负氧离子监测5个国家创新联盟成立。5个联盟的依托单位均为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林草国家创新联盟是支撑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国家林草局同意成立林草国家创新联盟,旨在构建林草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全面提升林草科技支撑水平。

国家林草局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项目

9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启动会议,组织6个课题对松材线虫病监测、检疫、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应急攻关。会议指出,设立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项目,是国家林草局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应对松材线虫病发生严峻形势、破解防控“卡脖子”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

联合国报告: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联合国9月15日发布的一份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报告指出,全球最近10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未能达成目标,环境持续恶化正在增加疾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指出,全球在2010年拟定的20个原定于2020年实现的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目标中,除6个“部分达成”外,其他均未达成。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对人类的福祉和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申遗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9月1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培训班在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北戴河院区)开班,申遗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中国黄、渤海沿岸是東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2019年7月5日,以江苏盐城南部和北部候鸟栖息地为主体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实现系统保护,决议要求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在2022年2月前正式提交申请,并在2023年第4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接受审议。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举办2019级熊猫宝宝集体生日会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幼儿园”的熊猫宝宝9月16日集体过生日。活动现场,10多只2019级的熊猫宝宝齐亮相。2019年,熊猫中心繁育工作成绩喜人,共成功繁育了大熊猫32仔,其中10对双胞胎,大熊猫的伴生动物金丝猴、红腹锦鸡等科研项目也取得突破。目前,熊猫中心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到300余只,是世界人工圈养种群最多、结构最合理的机构。

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共设定11项生态补偿内容,包括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林权所有者补偿、商品林赎买、地役权管理补偿、退茶还林补偿、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移民搬迁安置补偿、人文资源保护补助、绿色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补助、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补助。

猜你喜欢
松材林草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把脉”林草资源 山西绘制林草生态“地图”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青海省成立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专家委员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2025年林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彭阳县“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及推广工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