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式作文”是这样生成的

2020-12-23 04:57李仁甫蒋婷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环节交流作文

李仁甫 蒋婷婷

李仁甫,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学名师,江苏省青少年现代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生成课堂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十一五”教科研先进工作者,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专题课程主持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等。发表教育论文500多篇,主持十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出版《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等专著。

蒋婷婷(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蒋):李仁甫老师,您好!今天非常高兴能邀请到您来我们“名家访谈”栏目做客。我们知道您关于“生成课堂”的研究极具影响力,而刚刚与各位读者面世的新作——《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正是您在作文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在这本书当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名词——微博式作文,呼应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写作观、交流观、展示观,借鉴新媒体——微博“此在性写作”“多向度交流”“高频率展示”的隐性特征,在写作、交流、展示上做到一体化。接下来,我们就依据这三个理念展开交流吧!

李仁甫(以下简称李):好的,欢迎提问!

一、此在性写作

蒋:李老师,在您的微博式作文理念中,首先提出的就是“此在性写作”。“此在”其实是海德格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的是人和世界的不可分割性,那写作也是如此,需要关注到“当下的生活”“切己的生活”。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写作教学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呢?

李:微博式作文教学,是我最近几年重点探讨的一个研究话题。微博式作文,它重视三个环节——此在性写作、多向度交流、高频率展示。其中的此在性写作就是针对我们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来的。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我觉得就是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当下生活,用“普适性”的写作来应对学生。什么叫普适性写作呢?就是这样的写作话题内容是普天下而适用的,或者说放四海而皆准的。比如我们江苏卷考过的,如怀想天空、忧与爱、拒绝平庸。尽管命题人也用了一些作文材料来诠释这样的一个话题,但是这样的话题适用于某一个学校,某几个学校,适用于这个地区,也适用于那个地區,适用于过去的学生,也适用于现在的学生。

这种普适性的话题往往导致我们学生“向后看”“向空中看”。“向后看”就是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容易去打捞过往的渣滓,仅靠回忆来写文章,于是想到了童年、青年,想到家乡。这没错,但是我们普适性的话题就容易往这个方向去搜肠刮肚。如果这个路径不成功,学生就有可能向空中看,胡编乱造和虚构。比如让自己的妈妈很轻易的被车撞死了,让自己的家轻易的就失火了,这样奇奇怪怪的故事很容易在作文当中出现。

除了“向后看”和“向空中看”,还有一个就是“往地面看”,要接地气,要看当下的生活,能够代入到某种当下的情境。比如我们今年高考全国卷的三个作文命题就是任务驱动型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叫情境作文。它就是有意引导我们考生把一个普适性的材料,代入到当下的生活。

蒋:高考的指挥棒对一线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李老师您能结合高考全国三套作文题同我们分析一下“普适性写作”向“此在性写作”的转变吗?

李:好的。比如高考全国Ⅰ卷提到管仲列传当中的三个历史人物:齐桓公、管子、鲍子,哪一个人物令你感触最深?如果就这样问的话就是普适性的。但命题人现在觉得应该快速打开我们考生的写作思路,能够让他们跟生活进行无缝对接,零距离对接。于是就在后面设置了一个情境——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围绕那个问题来进行讨论,请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就有意的设置了考生的身份,要求他们把自己的身份代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什么身份?你就是讨论会上的发言者,这就是一种身份感。第二个是一种对象感,你的对象不是社会上的大众,不用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感。你是有身份的,就是班级的一个参与讨论的学生,而且必须写发言稿。对象也很清楚,就是班级内部大部分的同学或者老师。于是第三个真实感就出来了,有一个真实的情境,以及一种存在感。你在班级这样的读书会上发言,你因此而存在,不仅存在你的见解,还存在你当时的一种人情人性,那种生命,情感等等。

因此,当学生考虑到语言是否得体,考虑到人际关系,老师在场,同学在场。在这样一个内部的空间里应该怎么讲话,这就使得本来一个普适性的话题增添了一个情境,大为不同了。我称这种让考生有了身份感、对象感、真实感和存在感的写作,叫代入性写作。在考场作文当中,我们不得已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考场上,其实真实身份就是考生,作文的情境当中,考生还是一种虚拟的身份,但是代入进去以后就拥有了一种临时的正式感和存在感。

蒋:考场作文写作同平时的自由作文训练有区别吗?

李:一定是有区别的!我刚刚说了考场必须要代入性写作,但是在平时自由作文的训练当中,我们也可以不必这样做,可以尝试进行“此在性写作”,让学生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就写此时此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生活同行,从当下出发,由切己开始。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此在”,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未来。平时经常这样进行“此在性写作”训练,到考场上你自然而然就会进行代入式写作。面对情境,考生就可以进入到一种此时此刻的一种状态。

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在某一个论坛上,受到邀请的中国青年的代表要去发言,写一篇演讲稿。这也是对一个话题的思考,即关于青年未来的思考。命题人放到当下这个框架中,让你进行代入式写作。高考全国Ⅲ卷的作文题,前面是一个普适性的话题,即关于自我的认知问题,但是命题人设置了一个此在性的情境——毕业前夕,你受到邀请写一封信,给下学期将要入学的高一新生谈谈对自我的认识。本来关于自我的思考,古今中外有很多文章在写,你可以有所启发,可以逆向思考,但是你的身份和对象都不明确,写的时候也不能进入真实的状态,没有一种存在感。现在有了此在性的情境设置,你的感觉立刻就不同了,考生很容易就进去,有一种代入感。所以平时我们经常进行此在性写作的训练,考试的时候,那种代入性的写作就能够十分轻松了。

蒋:谢谢李老师,您基于一定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此在性写作”。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落实“此在性写作”呢?

李:如何去落实“此在性写作”呢?我认为第一个要点就是要设置好此在性话题。这个话题可以是老师来制定,也可以师生一起来制定,也可以每次委托一个同学,比如课代表,或者其他同学来提供一个鲜活的话题。

蒋:可以同我们举一些此在性话题的例子吗?

李:话题还是要从当下出发,从切己开始,至于走多远,完全由自己决定。比如我在开学的时候就出了一道题目:“作为高一新生,你们有的来自我校初中部,有的来自我市不同县区的初级中学。课余饭后,或独自一人,或伴随他人,你常常漫步在美丽的校园里,渐渐对高楼、场馆、花径眼熟起来却又未失新鲜感。也许熟悉到旮旮旯旯、彻头彻尾时,你反倒会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入学一月有余,你不妨以‘盐中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和他们的生活空间有关,能够启发学生对身边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一定的体认。还有以“九十周年校庆”为话题展开的,10月29日对海内外直播的庆典把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经历、新鲜的见闻、深刻的体验和深沉的感慨写出来,最后我们发现学生很有话说,也产生了很多体现批判性思维的佳作,有思想,有深度。我们也可以就身边的社会话题进行此在性写作,比如盐城前段时间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响水化工厂爆炸。这个事件爆发后,对于是否应该公布死难者名单,大家看法不一,你如何看?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了一定发展,这样的题目一定是适合他们的。学生平时可能对这些事件也会积淀一些想法,但是往往放在肚子里闷声不响,或者不再去深入思考,或者逃避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是此在性写作能够给予他们自由、大胆、真实言说的机会。

蒋: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善于挖掘教学资源,提取适合学生写作的此在性话题。除了设置此在性话题,还有其他需要落实的要点吗?

李: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我认为是写作训练的频率。我的作文课是一周两次,通常放在星期二和星期四。我想如果一周微博式作文训练了两次,一学期大概有二十多周,这样就有四十多次,减掉放假最起码应该有三十到三十五次。我们过去的大作文训练一学期下来,也不过是六到八次。

蒋:但现在很多老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

李:是的,大部分是阅读。比起阅读教学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上耗时有多少?我想各位同行都是明晰的,一周或数周下来,恐怕是课时寥寥,一般作文训练平均下来只有6-8次。学生写得很艰难,痛苦极了,搜肠刮肚。而现在呢,我每次作文训练都立足于当下,让他们进行“此在性写作”,次数也增加了,有30-35次,这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就是这个写作的具体时间是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晚上。那么通常在白天的语文课上就布置了任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可以带着这个话题随时随地思考。晚上也没有给他们设置一个小时的特定的时间进行写作。我们过去的大作文训练经常会现场训练一个小时,认为荷枪实弹这样做是比较好的。但我们要想明白了,考试是考试,平时是平时,如果把平时当成考试,每次都这样花一个小时写,每次都是搜肠刮肚,又有什么意思呢?学生的材料库还没有丰富呢,生活面还没有广阔呢!不如就让他随便一点,自由一点,有弹性一点,可以在某一个晚上,随他什么时候写。在数理化作业之前还是之后,还是穿插,这个不作具体规定。

第四個要点涉及到了批改。因为每周要写两次,频率比较高。如何批改呢?我认为写作主要是同学自己的事,如果他们释放了激情,唤醒了记忆,召回了创造性,这些本身就意义非凡!好作文不是改出来的,好作文是通过这个手段(注意,不是目的)能够真正地激发他们兴趣、爱好、热情和创意,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关于批改,学生今天晚上写好,第二天就交给我,我花不到一个小时把全班的作文就改好了。我基本上不写评语的,就写个日期。如果我发现哪一篇文章写得比较好,就打一个五角星。我和学生约定了,这叫“特别推荐”。以上就是我落实“此在性写作”的四个要点。

蒋:您在“此在性写作”实践中感受到学生有哪些变化呢?

李:我从2019年9月正式尝试微博式作文教学,一开始也对“微博式作文”提出篇幅要求的,可以只有140个字,当然允许有所突破。刚开始学生特别有原则性,绝对不超过140个字,字迹工整,把小作文练习当成了练字。后来随着我的此在性话题越来越和他们的生活相联系,能够使他们有代入感,学生越写越长,开始达到了七八百字,甚至超过一千字,逐渐变成大作文了。在我的书中也有提到,一位学生在文后标注“写于深夜12:23”。看到这样的反馈,我一方面感到愉快,感到得意,仿佛学生真的进入了我的“圈套”,他们逐渐想要说话,想要写作,爱上了写作,甚至玩出瘾来了,有了热爱,便获得了原动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我又心生负罪之感——微博式作文教学这一新举措竟让学生如痴如狂、不能自拔!

二、多向度交流

蒋:感谢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此在性写作”落实的四个要点。那么我们接着来谈第二个理念——“多向度交流”,这也符合新浪的那句宣传语“分享你想表达的,让全世界都能听到你的心声”。您之前说过好的课堂应该做到“大开大合”,所谓大开就是让学生敢为“师”先,敢为人先,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合,教师要对学生生成的部分即时应对。在微博式作文讲评课当中,您是如何做到“大开”和“大合”的呢?

李: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同学不热爱写作,却很喜欢在微博、朋友圈等平台每天更新文字呢?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公共平台的文字不是用来自娱自乐的,也不是用来尘封雪藏的,它随鼠标的点击而立即发送出去,给每一个愿意刷微博、刷朋友圈的人阅读,在茫茫人海中可以寻找自己的知音。这是我从微博中探寻到的第二个隐性特征——“多向度交流”。

如果按照我的操作措施来看,大开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在微博式作文讲评课上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过去谈到作文讲评,大部分都是教师讲教师评,或点赞佳作,或升格病文,不断渗透写作技法,常常站在绝对的制高点上征服讲台下的每一个学生。但是在我的教改领域当中,讲评是共同讲评,有同学,也有老师。而且也有先后之分,先同学后老师,这就是所谓的先学后教。在作文领域也要落实我们阅读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先学后教,不学不教,学在教前。

那么如何把教和学结合起来呢?我课堂有三个环节。我俗称第一个环节叫做“上帝之手”。什么叫上帝之手呢?课前课代表把同学们的微博本统一放到讲台上,分成三组。我就从这三组本子当中摸同学的学号,摸到哪个学号就被抽出来。抽出来的这位同学就到前面来读自己的文章,让所有同学能听到这篇文章是什么,然后其他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评议。之所以称为上帝之手,是因为虽然是我的手在抽的,但是我却不知道会抽到谁。可以说我这个手是代上帝来抓阄的,或者是摸彩的,哪个中奖了便是天意!这是第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自己之手”,是同学的自己之手。第一个环节当中,三位同学都到前面来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其他同学再评议这三篇作文。这个环节有个优点——出其不意,所有同学都是候选人,哪怕你作文再差,你再不想交流,摸到你就是你,这是游戏规则。而那些作文偷懒的,发言不积极的,参与热情不高的同学,他们不适应自由竞争的交流氛围,或常因犹豫不决而错失机遇,现在也有机会被交流了。但是这个环节的弊端就是让那些发言热情比较高的,自信度爆棚的同学失去了机遇。抽签形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发言冲动,甚至这种形式有可能永远不能使他们获得表现自我的机遇。所以在“自己之手”的环节,你可以举起自己的手,抓住机会。当然可能会面对很多同学举手,老师还是要筛选一下的,要讲究公平。比如最先举手的几位,老师先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上来读自己的文章,之后其他同学评议。通常这些主动来阅读的文章,往往就是有亮点的,写得较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有争议的。

我一直認为,课堂上师生纵向交流并不稀奇,而生生横向交流却极为弥足珍贵。交流的过程同时培育、催生了新的学习内容,在写作体验的相互交流和写作经验的共享氛围中,学生就像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所说的那样“用其眼,用其唇,用其心,用其魂,调动全部的身心”,也就顺势生成了许多新的价值和新的意义。由此观之,通过这两个环节——上帝之手和自己之手,同学交流了以后,老师在一边静观旁听,观其亮点,听其不足。如果有亮点,老师记在心头,有不足,老师也铭记在心,心里再琢磨一下,合计一下,和这次训练的目的相对照一下。所谓亮点,所谓缺点,究竟应该怎么去引导。亮点究竟怎么去放大,让更多同学能够接受,让他们能够借鉴。如果不足,如何让更多的同学能够避免,怎么克服。

于是第三个环节就叫“老师之手”。我刚刚提到了,在前天晚上要进行批改,并且打五角星作为特别推荐,通常有3-5个,这是由我的“老师之手”选出来的。特别推荐,加上同学的自我推荐,以及被“上帝之手”抽中的两三篇文章,在这堂课当中就进入了交流的渠道,流通的渠道。信息流通才有生命力,否则信息就是封闭的。我在特别推荐的时候就结合这几篇文章进行助学,帮助他们引领提升,再达成作文的目标。

蒋:您刚刚提到了“三只手”教学方式,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前面两个环节“上帝之手”和“自己之手”看作大开,第三个环节“老师之手”看作大合呢?

李:可以这么说。但我想提醒的是,第三个环节固然需要老师通过特别推荐的方式来收拢,要聚焦于这堂课的目标的价值所在,但是偶尔也可以来让学生大合,借学生之手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我事先跟课代表约定,这堂课请他做小老师,代我来大合,来总结和特别推荐。其实学生大合了以后,老师们还可以继续大合,只不过又多了一个环节,更能充分地让学生交流。

如果从对话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作文教学是“1+1”的对话模式。同学写文章是自我对话,老师跟作者再进行对话,对话参与者只有两个,作者跟老师,完全是“1+1”的对话模式。这种对话模式严重浪费了文本本身。我们要把这个作文进入更大的课堂范围,让它流通起来,让更多同学用自己的耳朵听到同伴们的文章是怎么写的,让更多同学能够有机会去发言,去评定。这样有较多的文章进入流通的领域,信息就流动起来了。习作的亮点和不足都最大程度的绽放出来,显示出来了。这就是我讲的大开与大合!

三、高频率展示

蒋:谢谢李老师,您刚刚强调的交流观非常重要。在书中您还讲了,做到交流还不够,还需要教学链的最后一个环节——高频率的展示。其实您真的是身体力行,公众号“咱们的语文课”几乎每天都会更新多篇文章,其中就包含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也符合马斯洛说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被承认;包括写作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交际性和社会性。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了“展示”的重要性,但不知怎样合理开展,您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大家一些指导吗?

李:我这个微博式作文教学是一个套改,也就是系统化的改革。写作、交流和展示是一体化的。过去很多老师往往会把三者割裂开来,有人会重视写作这个环节,有意引导学生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评说生活。比如写日志,写周记,写随笔,这个是跟此在性写作差不多的工作。但是他们重视了以后,比如周记或者随笔搬到老师办公室,老师就简单看一下,打个阅或者写几句评语,就发给学生了。这样的措施没有进入流通的领域,没有交流起来。一篇文章没有最大程度让读者和它的对话,这是一个缺陷。所以我由写作延伸到了交流的领域,最大程度让文章曝光,最大程度让文章进入大家的眼球。但是我仍然不满足,如果课后所有的讲评就结束了,后续性措施就会没了。课后有的老师会找个别同学开小灶,谈谈你这篇文章应该怎么改进,或者罚他重做,但依然还是个别的交流,后续的措施就如此而已。而我强调后续性措施一定要跟上,就是高频率地展示它。这个正是我们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要展示学生的成果,不断地展示它们。有人说刷微博,便是刷存在感。“刷”,意味着我们的微博在高频率展示;“存在感”,意味着展示时有成就感、获得感。其实就作文教学来说,我们的学生并非天生的沉默者,他们的内心同样渴望拥有舞台来充分展示自己。对于作者来说,展示是一种尊重,可以使其劳动成果得到承认;展示是一种机遇,使其作文有可能被报刊编辑看中;展示是一种动力,可以促使其在写作上做到“更快更高更强”。于是我就把这个前面写作和交流环节所发现的好的作文,或者一般作文当中的好的片段,把它拿出来,继续盘点。比如我会帮助学生投稿,高一高二两年时间,我们班有十多位同学,三十多篇文章发表,我的书里面就收录了他们的30篇,也有相关的技法揭秘。

蒋:您会主动联系报刊和杂志帮助同学们发表吗?

李:对的,我会帮他们联系,这就是“高频率展示”操作的方式之一——荐稿。我一般会给佳作写写点评或推荐语,积极寻找投稿线索,帮助学生在全国作文类报刊上发表,至少争取在校刊校报上发表,从结果来看,可谓“硕果累累”。

除了荐稿以外,最基本的方式,我相信很多学校也在做的,就是印发文章,这也是“高频率展示”的一种体现。我一般会把佳作转化成电子稿打印出来,或者直接复印出来,然后发给每个学生阅读、参考;与此同时,也可以贴一份到教室的墙壁上,让各学科任课教师都有可能看到。另外,在新媒体时代,网推也不失为一个很热门且有效的方式。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博客,或者班级微信公众号,把每一次佳作都展示在那里,不仅让本班学生看到,也让更多读者看到。因为我的生成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有影响甚大的“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我经常把我班学生的佳作推荐到此公众号“生成好作文”专栏。推送出来的佳作往往点击量很高,不少被《中学语文》《全国优秀作文选》《江苏教育报》《现代写作》《作文与考试》等报刊编辑选用后发表。

蒋:我觉得您的教学实践真正践行了高中新课标所倡导的“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

李:对,其实高中新课标在多处都强调了写作交流这个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视“高频率展示”这个环节,不注重“后写作”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看不到作文教学的后续效应,以为给学生分数和评语便可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写作教学的成功不全是智力因素的作用,往往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功效。就像你刚刚提到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实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被尊重、被承认,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实践证明,学生的佳作被教师通过印发、网推、荐稿等不同形式“盘点”“热炒”“疯传”,一定会给他们的写作带来积极的影响!这种积极影响,又叫“良性循环”。如果更多的教师看到这种良性循环,那么作文教学的效率之光就会照射到“最后一公里”——展示环节上。

蒋: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分享,“微博式作文”是您在教改之下的一次成功探索。教育的变革,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教师的理念革新与行为方式的改良。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够吸收新课改的理念,勇于探索,不断生成更好的课堂!

猜你喜欢
环节交流作文
如此交流,太暖!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