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趣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20-12-23 04:47孙利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

孙利梅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式,不断积极发展,为了带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的关系,增加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氛围的趣味性,学校应该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转向情趣语文进行教学。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深入研究,通过了解学生的情绪化,不断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趣课堂;实践与研究

顾名思义,情趣语文的学习就是通过教师结合当代的语文背景,以及教学资源来不断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通过对语言文字魅力的书写来形成探究的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情趣语文的特点便是具有童真性和体验性,他始终以学生为教学的课堂主体,通过对知识的深入挖掘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更为高雅的审美情趣。

一、语文情趣的素质培养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都是作为语言文字的传播者,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教育者,语文教师自身需要用更加浓厚的语文情趣,把自己最为真实的感情投入到教学中去,通过自我情感的感染力来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情趣。在进行备课的阶段,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将文本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地进行解释,从而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心灵的撞击,让真正的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共振磁场,不断吸引着学生更加努力。

例如,在《风娃娃》的教学过程中,基于风娃娃自身的作文素材的特征,可以将阅读作为一个个性化的行为,融入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去,为了将这篇童话寓言更加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不同情感的阅读来让这篇文章的语言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儿童情趣,并且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在为他人的劳动中体会人生快乐的互助精神传递给学生,引导想象,培养扩散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最后,教师在课堂的末尾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高度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对文章的再回首,重新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阅读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和欣赏的评价能力,一种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将会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

二、课堂话语权利的氛围营造

在中国30多年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成为新课改的热门话题,小学语文教材在文本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僵硬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把语文固定化和概念化,也大大减少了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更无法让学生在语文的感染下营造出更加具有话语权的作文。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方案的更新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及很大的改革潜力,而通过对课堂话语环境的设立,将可以把每个人的语言在一个张扬的话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层次的表达,从而挣脱压抑个性话题的枷锁。语文教材的千篇一律,词语概念的一如既往,都大大地消耗了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感。

例如,在《玲玲的画》的讲解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渴求度,教师可以紧扣玲玲和爸爸情感变化的语句进行设计,先让学生通读文章,读出蕴含人物情感的话语,然后感悟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在情趣阅读中,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道理,从而达到素材教学内容与自我情感更加合一的情感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通过情感代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利用故事的导入和音乐的播放来不断渲染课堂学习气氛,将可以为下一步语言文字的设计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而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播放音乐、导入话题都是趣味语文学习的良好选择之一。

小学生心理敏感脆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畅所欲言,敢于大胆展示,从而真正让语文课堂沉浸在活力与生机之中。

三、情趣语文的核心素养观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会存在一定的冲突,这时候,教师要通过更加灵活的手法来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中,教材文本的选择以及写作课题的设置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层次性结构体系,要把围绕主题的教材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传递给学生,此外,对学生情感语言的表达也需要通过更多合理化和情绪化的学习来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通过聆听想象、思考题目等多个环节,让学生领会大自然的壮美与鬼斧神工,并与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美不胜收的景色呢?当我们驻足观察时,是否将会发现身边的风景很美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把教师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赋予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教學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向艺术家和教育家一样进入角色,用更加真挚的热情来进行美育,这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师生之间通过日积月累的日常接触,产生了浓厚的交流情感,使得教师能客观地成为学生通往兴趣学习的导师,而新教材的设立就会力求让学生体会思想语言的魅力等,让每位学生可以遵循核心素养,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俞丽美.情趣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塑的教学乐园——小学“情趣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35).

[2]俞淑慧.小学“情趣课堂”教师教学的实践建构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4(10).

猜你喜欢
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
大学数学建模大赛的实践与研究
试论多媒体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