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区沿海部队皮肤病发病调查

2020-12-24 07:20李东伟孔令艳
武警医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真菌病辽东皮肤病

李 杰,李东伟,邹 腾,谷 倩,孔令艳,刘 辉

一般认为影响战斗力的主要因素是武装冲突所致的各种创伤,但实际上疾病和非战斗性损伤所造成的减员多于战斗本身,而皮肤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并不低于战时内科疾病[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皮肤浅部真菌病导致非战斗减员逐渐引起各国军事部门的重视[2]。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前线部队也出现了大批“烂裆”“癣病”等现象,成为影响战斗力的重大问题之一[3]。有报道浅部真菌病在南方某舰队夏季发病率高达80%,是影响部队作训和导致缺勤的重要因素之一[4]。辽宁东部沿海一带,地处寒区,东临鸭绿江,南靠黄海,常年潮湿、早晚温差较大,极易诱发皮肤病。2020年9月课题组首次深入辽东地区沿海部队进行皮肤病的调查防治工作,现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0-09对辽东沿海部队巡诊体检2400人,均为男性,年龄19~39岁,平均23.81岁。

1.2 方法

1.2.1 现场诊疗 调查人员直接深入部队, 在各营区卫生队医务人员的配合协助下, 对全体官兵进行详细的皮肤病体检、登记,并记录其发病诱因、发病时间、发病部位、持续时间、自觉症状、伴发症状、工作环境及个人卫生情况,并对可疑浅部真菌病人员,刮取鳞屑及甲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对皮肤局部色素减退人员进行伍德氏灯检查,对其他皮肤病采用视诊及手持皮肤镜等辅助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第12版标准做出诊断。针对不同皮肤病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提出详细预防建议,并现场指导营区医务人员对部分皮肤病进行实操治疗。

1.2.2 问卷调查 在健康讲座前随机发放自制皮肤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设有选择题12道,内容涉及环境、饮食、用水、皮肤病传染性、生活习惯、就医用药等方面。官兵在现场如实填写,全部答案填满为有效答卷,由调查人员及时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辽东沿海部队巡诊体检2400例,共检出皮肤病182例,发病率为7.58%。182例中,有34例同时患2种皮肤病,有3例同时患3种皮肤病,有1例同时患4种皮肤病,182例共检出皮肤病225例次。皮肤病发病率排序从高到低分别为:皮肤附属器类2.38%(57例),皮炎湿疹类2.29%(55例),浅部真菌病1.75%(42例),其他类0.88%(21例),病毒性皮肤病0.58%(14例),荨麻疹类0.50%(12例),细菌性皮肤病0.46%(11例),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与色素性皮肤病并列第八,同为0.25%(6例),动物性皮肤病0.04%(1例)。单病种分布排序从高到低前五位分别为:痤疮、湿疹、日光性皮炎、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寻常疣(表1)。

表1 2020年辽东沿海部队皮肤病单病种分布构成

驻岛部队官兵皮肤病防治知识认知调查,共发放皮肤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结果显示,部队期间至少得过一次皮肤病145例,占54.3%;在发现皮肤病后首先找本单位医师就诊188例,占70.4%;患足癣后能够正确选用抗真菌药治疗201例,占75.3%;在“部队哪种皮肤病最常见”问题中,认为足癣、湿疹和痤疮居前3位198例,占74.2%;认为湿疹、带状疱疹、银屑病具有传染性180例,占67.4%;认为海岛饮食中缺少蔬菜水果151例,占56.6%;在“平时多少时间能洗一次热水澡”问题中,每周洗2次以上140例,占52.4%;每周洗1次52例,占19.5%。曾有过与其他战友衣鞋混穿情况149例,占55.8%;洗衣服时从未将内衣与袜子混洗121例,占45.3%;对于青春期面部长“痘”,常用手挤搓109例,占40.8%;在“平时最影响训练的皮肤病”问题中,选择足病119例,占44.6%;认为皮肤病发病与海岛潮湿气候有关235例,占88.0%。

3 讨 论

辽东沿海地处北方寒区,军事地理及战略位置突出,部队兵种多样,训练生活条件艰苦,心理压力大,皮肤病发病一直很严重,官兵就医较为困难,2005年该地区曾报道659人的官兵集中医院体检中皮肤病发病率38.85%(256/659),其中感染性皮肤病为主,占16.69%[5]。本次对辽东沿海部队几个单位首次深入进行全面巡诊普查,因为调查方式不同,与2005年的集中体检调查结果无可比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辽东地区调查皮肤病发病率7.58%,发病率排名前三位集中在皮肤附属器类、湿疹皮炎类及浅部真菌病,种类分布总体与全军皮肤病发病率基本一致,尽管沿海潮湿环境,浅部真菌病发病排名低于南方沿海部队[6],浅部真菌病发病较少与卫生队真菌药物配置齐全、营区居住卫生条件改善、保证24 h热水供应等有关。单病种分布前三位分别为:痤疮、湿疹、日光性皮炎,分析痤疮可能与部队特定年龄段油脂分泌旺盛,饮食结构中油脂、蛋白为主、缺乏蔬菜淡水有关,湿疹与海鲜蛋白摄入较多、沿海潮湿、训练强度增加有关,日光性皮炎构成比较高,提示尽管地处北方,但四季、早晚温差大,调整好训练暴露时间,防晒不容忽视。

此次皮肤病防治知识问卷共包含12道题,内容主要涉及在部队发生皮肤病的次数、发现皮肤病的处理方法、对皮肤病的认识程度、饮食结构、营区起居条件、生活卫生习惯、环境气候影响等方面,调查结果提示,官兵主观认为皮肤病发病与海岛潮湿环境、饮食中蔬菜水果较少等具有一定相关性,官兵虽然了解并掌握一些皮肤病防治知识,但仍存在盲区和误区,卫生保健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如衣物混用、“痘痘”用手挤搓等问题仍然较多。因此,须加强官兵皮肤病防治及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部队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特殊群体,年龄结构、人群体质、工作性质及生活条件等均与一般人群不同,尤其工作和生活环境差别较大。因此,皮肤病发生具有其自身特点,往往与驻地卫生条件、饮食结构及地理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在此次巡诊中,未发现危重的皮肤病,需要后送治疗的患者也较少,这与近年来部队对皮肤病重视程度提高、各级卫勤机构积极采取皮肤病防治措施、医疗保障投入增多等有关。

猜你喜欢
真菌病辽东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明代的女真朝贡政策与辽东马市变迁
心向辽东
蝉诉
PCR技术在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上颌窦潴留冲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