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菇液体菌种生产与质量控制

2020-12-25 07:10郑少玲
食药用菌 2020年2期
关键词:鲜菇克氏菌种

郑少玲

(福建省仙游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仙游351200)

液体菌种具有制种时间短、接种效率高,定植封面快、发菌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出菇整齐度高、产品品质好的特点[1],备受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厂家的推崇。金针菇液体菌种已得到普遍应用,杏鲍菇液体菌种也逐渐替代固体菌种,但海鲜菇液体菌种仅有少数企业在使用,大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2]。海鲜菇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袋式栽培,接种后菌丝12 h 萌发,24 h 封面,菌包发菌培养时间比使用固体菌种约提早10 天,出菇整齐度好,产品品质较优,产量相当。为促进海鲜菇液体菌种生产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其生产流程、各级菌种制作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

1 生产方式与流程

液体菌种生产采用母种(一级种)、摇瓶菌种(二级种)和种子罐菌种(三级种)分级生产方式。各级菌种生产均要按培养基配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至成品的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但不同级别菌种的制作技术要求有所差异。

2 母种制备

母种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基础,也是液体菌种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母种分为种源母种与生产母种,种源母种应从具备母种(一级种)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引进,由种源母种扩繁为生产母种,扩繁代数以不超过5 代为宜。

2.1 母种培养基配方与制备方法

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350 g、葡萄糖30 g、琼脂20~25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0.5 g,洁净水1 000 L,pH 6.0~6.5。

根据配方按常规PDA 培养基制作程序进行配制、灭菌、冷却。不同之处在于分装容器需使用克氏瓶。与试管相比,克氏瓶表面较宽,能清晰看出菌丝长势,判断菌种优劣;与培养皿相比,克氏瓶用棉花塞封口,通透性好,可为菌丝生长提供充足氧气。1 000 mL 培养基分装15 个500 mL 克氏瓶,培养基厚度0.5 cm。培养基太薄,易导致培养基干裂影响菌丝生长;太厚,竖放克氏瓶时易引起培养基塌落。

2.2 接种与培养

克氏瓶母种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后,置于22 ℃、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5%~60%、通风、避光条件下培养。培养至13 天时菌丝生长直径约8 cm,便可用于生产摇瓶菌种。温度是克氏瓶母种培养关键因素,不可过高、过低或忽高忽低。培养过程应定期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母种。

2.3 质量检测

克氏瓶母种质量检测包括感官观察、显微检验、杂菌检验与生长速度测定等。通过感官观察克氏瓶有无破损,棉塞是否规范,培养基厚度、均匀度与颜色,以及有无杂菌、螨虫等。如果发现母种容器破损,菌丝生长不整齐,有缺角,发黄、变褐等现象,必须及时淘汰。显微检验先用10 倍物镜观察菌丝粗细,再用40 倍物镜观察形态特征、锁状联合等。若观察到菌丝较细,菌丝直径小于1.8 μm,没有锁状联合的,这类菌丝基本上是单核菌丝,不会出菇,应予以淘汰。杂菌检测主要检测细菌与霉菌,采用回接方法观测,如被感染必须淘汰。生长速度是反映菌种活力的重要指标,记录菌丝生长速度,22 ℃条件下培养13 天,菌丝直径约为8 cm,如出现明显偏差,应追究原因。

3 摇瓶菌种制备

摇瓶菌种相当于固体菌种的原种(二级种),是将母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摇瓶培养而成。

3.1 摇瓶菌种培养基制备

摇瓶菌种培养基配方:白砂糖20 g、豆粕粉3.3 g、磷酸二氢钾0.66 g、硫酸镁0.66 g,洁净水1 000 mL,pH 6.0~6.5。

依照配方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至1 000 mL三角瓶中[3],每瓶装600 mL。分装培养基后的三角瓶瓶口塞上棉塞,棉塞外用铝箔纸或牛皮纸包裹,放入高压锅进行灭菌。灭菌温度121 ℃,压力0.15 MPa,时间40 min,待冷却至18~22 ℃后再接种。

3.2 接种与培养

接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接种时先去除克氏瓶内老菌块,刮去表面1/2 的气生菌丝,然后切成0.25×0.25×0.5(cm)接种块,每三角瓶接20~30 个接种块,每个克氏瓶母种接2~3 个三角瓶。接种后,将三角瓶放入摇床振荡培养,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21~23 ℃,培养时间6~7 天,即得摇瓶菌种。

3.3 质量检测

摇瓶菌种质量检测采用感官观察与取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感官观察包括澄清度、菌丝球状态和气味等,取样检测包括显微观察和pH 测定[3]。感官观察时需将三角瓶静止30 min,优良菌种表现为菌球下沉,上清液澄清透明,表面无或仅有少量泡沫,菌球颗粒大小均匀,菌球表面菌丝呈发散状,有海鲜菇菌丝特有的清香味。取样检测需将菌液涂布载玻片,置于10×40 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是否粗壮、丰满、均匀,是否具有锁状联合,以此判断菌种优劣。正常pH 为5.6~6.1,如低于5.6,则摇瓶菌种可能被污染。

4 种子罐菌种制备

种子罐菌种相当于固体菌种的栽培种(三级种),是由摇瓶菌种接种在培养罐液体培养基上培养而成。

4.1 种子罐菌种培养基制备

种子罐菌种培养基配方:白砂糖14 kg、豆粕粉2.31 kg、磷酸二氢钾462 g、硫酸镁462 g,水700 L,泡敌60 mL,pH 6.0~6.5。

按配方配制的培养液倒入经消毒的空培养罐内,装料量为培养罐80%,锁好培养罐各管口阀门,并检查是否漏水、漏气[4]。然后置于灭菌锅内灭菌,105 ℃保温20 min,升温至121 ℃保温50 min。待灭菌锅压力降为0 MPa 时方可打开锅门,通水冷却30 min 左右,移至冷却室进行冷却。

4.2 接种与培养

将冷却至19~23 ℃的种子罐移到层流罩下,接通进气管,进气压力保持0.05 MPa,打开层流罩和紫外灯开关30 min,在培养罐的接种口上放置95%的酒精火焰圈套,关闭进气阀门,打开出气阀门,使培养罐压力保持0 MPa。点燃火焰圈,打开种子罐上盖,并提起移至火焰旁边,将经检测合格的摇瓶菌种倒入种子培养罐中,盖上种子罐上盖,打开种子罐进气阀、关闭出气阀,待罐体压力达到0.05 MPa 时,关闭进气阀再移回培养位置培养。培养温度20~22 ℃,培养时,将排气阀全打开,调节进气压力在1.0~1.2 MPa,培养时间6~7 天。

4.3 质量检测

种子罐菌种质量检测除感官观察、取样检测外,还需检测种子罐内CO2浓度变化和菌丝量情况。感官观察时,依次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待菌液不再翻腾时进行静止观察。优良菌种表现菌球下沉,上清液澄清透明,表面无或有少量泡沫,菌球表面菌丝呈发散状;接种后培养1~3 天的种子罐排气的气味为糖豆香味,3~4 天时糖香味转为清香味,随后5~6 天时清香味转浓,7 天时开始转淡,呈现海鲜菇菌种所特有的气味。取样检测需取菌液涂布载玻片,置于10×40 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是否粗壮、丰满、均匀,是否具有锁状联合,以此判断菌种优劣。正常pH 为5.6~6.1,如低于5.6,培养罐菌种可能被污染。CO2浓度检测需用特制容器,在出气口先排尽容器内空气,然后收集种子罐内CO2进行检测。CO2浓度低于1.5%、高于4%属于不正常情况,可能被杂菌污染。采用4 500 r/min离心机分离菌液中菌丝体,以10 mL 菌液中含有1~1.5 g 菌丝量(鲜重)较理想。

5 液体菌种的使用与贮存

海鲜菇摇瓶菌种、种子罐菌种制成后,经检验合格,应立即使用。若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使用,需降温保压存放。一般在12~15 ℃以下可保存2~3 天,10 ℃以下可存放3~5 天[5]。

猜你喜欢
鲜菇克氏菌种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热处理对海鲜菇质构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中草药对海鲜菇贮藏保鲜品质的研究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