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基于“三·二·一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2020-12-26 13:49诸葛佳魏晋科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视域大学英语教学

诸葛佳,魏晋科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隆昌642150)

特殊/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ESP视域下常见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分为学术英语、专业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专业用途英语教学(ESP),普通用途英语教学(EGP),还是学术英语教学(EAP)或者职业英语教学(EOP)呢?”[1]的确,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满足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所在的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三维增长·二元融合·一特突显”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三·二·一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三·二·一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校地、校校、校企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具备全人素质、培育职业岗位特长发挥重要作用。ES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与学生专业发展、未来就业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和职后的竞争力,显示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目前此教学模式的实施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因而针对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采取有效的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一、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区别于传统EGP英语教学的模式,它更加重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课程、未来就业行业需要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来看是为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更加突出英语作为通行语言的功能性。“专门用途英语通常与特定学科领域或者职业有紧密的关系,是根据学习者的学科需求或者职业需求所设置的英语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2]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遵循如下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强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过程。第二,真实性原则,要求能够将真实的语境和任务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培养中,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第三,以学习为中心原则,强调从专业方向和学习内容出发规划学习活动,确保这种规划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一致。

二、现阶段ESP视域下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目标是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和职后竞争力。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着较高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且在实际教学中还有着明显的针对性与应用性。但在目前,本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面临一系列实际问题。

(一)实施ES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目标不明确

专门用途英语虽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各院校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并不平衡。以我校为例,多数院系都基于ESP视域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调整改革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然而从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所设置的这些课程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联系,未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专业相关职业能力实际需求。进一步来看,本教学模式的实施在目标方面也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针对性,极大限制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学生英语能力水平差异明显

本模式强调的是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然而不同专业学生在英语能力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也很大程度上给教学模式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自然参差不齐,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无法充分了解与认知教学内容。长此以往,基础薄弱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影响本模式的实施效果。

(三)师资力量薄弱

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有着较高要求,而且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许多院校ES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都是由普通的英语教师实施的,这类教师尽管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但在英语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能力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对本模式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四)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差异

本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存在一些争议,也是影响实施效果的原因之一。许多教师仍然认为英语作为一门具有鲜明专业性、综合性和知识性特点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更多表现为一种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语言工具,英语教学必须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更强调公共英语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受这些认识的影响,一些学校未能高度重视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三、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实施该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因此,各试点院系应进一步统一思想,确保采取的策略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明本确模式实施的目标

本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综合能力,强调英语教学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需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英语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工具,学生通过习得能够运用这一语言工具与他人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ESP英语“将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所以,此教学模式的实施要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实现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融合为目标。

(二)优化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的强弱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本教学模式实施要重视师资队伍的优化。师资队伍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评估各院系现有普通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选择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本模式教学改革。其次,对各专业任课教师进行适应本模式需要的英语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参与改革的英语教师开展调研,强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师ESP英语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再次,要进一步强化质量考核,通过考核调动教师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重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情研究,确保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三)合理选择适应改革需要的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内容,是实施本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ESP英语教学无可借鉴的成熟的教材,各校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性,要“结合EGP通用英语学习强调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编写以专门用途英语能力为核心的教材,以工作任务作为框架进行合理设计英语课程”[4]。总之,结合ESP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重视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适应性。此外,从本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重视和挖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既要求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专业课程之间有机结合,又必须考虑学生当前和毕业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

(四)采用与本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本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此教学模式的实施中,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能够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综合能力的提升,需在具备扎实的基础英语能力前提下结合专业核心素养,提升专门用途英语综合素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够与同伴进行充分有效的合作,以实现突显职业岗位特长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本模式的实施中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做到ESP英语教学和学生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和职后发展的需要。这一要求不但与现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相一致,而且更对各院系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针对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参与改革的院系以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和观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在提高对ESP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策略,力争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视域大学英语教学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大学求学的遗憾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