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中创新: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2020-12-26 13:49陈丽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办刊新建学报

陈丽娟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新建本科高校(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大致相当)是指2000年以来新设的、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数量、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均已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总规模的一半以上。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高校多数属于在市(地)级城市举办,受区域经济社会状况、学校传统、生源基础、就业服务面向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学校存在的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比较突出”[1]。破解新建本科高校发展难题,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幕正式开启。“试点高校顺利实现华丽转身,考验着教育管理部门,也考验着学校的智慧。”[2]

为了展示教学、科研成果,几乎每一所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创办一份或一份以上的学报。根据《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学报的定位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3],新建本科高校的学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办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学校的发展目标就是学报的发展方向,学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就是学报的重点内容和优势栏目”[4]。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和其主办高校一样,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在转型中创新是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一、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生存压力

新建本科高校不少是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成的,办学历史短,学术积累有限,学术成果和老牌大学不能同日而语。在知识创新日益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由新建本科高校主办的学报既无先天优势,又兼后天营养不良,在学术发表领域的激烈竞争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个层次的学报暂时虽不致于断粮挨饿,但在未来某个时期也许会有衣食之忧。早在2007年就有人指出“普通高校学报在同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竞争中,传统办刊形式已限制了学报的发展,降低了它的竞争实力。表现在:其一,普通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与重点高校相比有一定差距。其二,普通高校学报因刊载学科庞杂,很难打造特色栏目。其三,普通高校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协调,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5]。这里指的是所有普通高校学报的普遍现象,事实上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情况更加严重。

(一)定位不清导致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尽失

从理论上讲,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于“地方性、应用型”,但是在办学实践上,新建本科高校往往以老牌大学为追赶目标,背离“地方性、应用型”的初衷,致使学校办学定位与学校使命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进而严重影响了此类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向。

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高校具有举办职业教育的历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类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办学优势,诸如行业背景深厚、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等并非老牌大学的长板,两类大学可以错位发展。新建本科高校的这些优势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就能极大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学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赢得更大的话语权。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办学优势在不少新建本科高校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而被某种程度地淡化了。反映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上,有些新建本科高校出现了逐步忽视、甚至鄙视应用研究的趋势,用于报道学术成果、具有科学研究风向标意义的高校学报势必随主办学校办学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久而久之,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办刊定力必然发生动摇,办刊优势也就不复存在。舍弃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的短板与老牌大学学报开展竞争,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竞争劣势处境就不可避免了。

(二)管理体制不足以激发办刊活力

我国高校学报的办刊体制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新建本科高校学报也不例外。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下,高校学报出版单位几乎不可能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更难孕育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高校的知名度越高,学报出版单位的地位也水涨船高;高校的知名度越低,学报出版单位的地位越被边缘化。

现行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管理体制对保障学报的编辑出版发挥了极大的支撑作用,较为充足的办刊经费保证了基础性资源的供给,从业人员全供事业编制的身份保证了编辑出版队伍的稳定,学术评价制度、职称评审制度甚至研究生培养制度对发表论文的要求保证了充足的稿件来源。当然,这种体制也为人诟病,有人指出:“若按市场经济规律来看,高校学报发行量少、受众小,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基本是靠主办高校给予全额经费支持才能得以运转,因此被许多人看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6]毋庸讳言,这种以人员和经费保障为主要制约手段的管理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仿佛温室里的花朵一般的高校学报,能不能经受住未来市场的考验还有待观察。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从业人员的超稳定形态很难激发编辑出版队伍的创造性,规范稳定的财务运行状况使得学报出版单位无需“找米下锅”,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发育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严重制约了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发展。

(三)编辑力量的提升步伐过缓

学报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报的办刊水平。由于新建本科高校办刊历史普遍较短,编辑力量的积累较少,原有的编辑出版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编辑出版人员中鲜有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多是由任课教师转任的,这部分转任而来的教师,有的人接受过非常扎实的学术训练,转任之后可以较快适应编辑出版工作,成为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中坚力量;而少部分人则是由各种原因被动地安排在作为教学辅助部门存在的学报编辑部的,这部分人较难安心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伴随论文发表需求的持续旺盛,一些学报的来稿量同步增加,来稿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水平偏低,编辑初审与编修的工作量剧增,编辑出版人员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具有更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学术水平、语言文字驾驭能力等,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稿件处理效率。如前所述,在新建本科高校中,既有专业素养、又精通编辑出版业务的编辑出版人才缺乏的现象并非个例,“很多编辑的知识并不能完全适应学术期刊的快速发展”[7],这就需要加大培训力度,经常性地开展编辑出版业务培训。不过,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办刊经费一般并不充裕,要使每个编辑人员都系统接受编辑出版业务培训也不现实,这就制约了编辑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四)优质稿件稀缺带来的稿源危机

科技期刊是靠一篇篇论文支撑起来的,论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科技期刊的质量。新建本科高校学报面临着优质稿源稀缺的严峻现实,在国内国外两个发表市场的竞争中艰难地寻找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一方面,学术地位高的作者更愿意将自己的成果首选到国外期刊发表,次选在国内的核心期刊发表,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基本上不会进入名家的视野;另一方面,目前的学术评价制度、职称评审制度鼓励作者将自己高水平的论文拿到专业期刊、核心期刊发表,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很难收到高水平的论文。许多学报的状况是,“稿源不足、内稿外流等问题,使得学报编辑部选稿面窄、用稿率高,刊物质量得不到保证。稿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报生存和发展的‘瓶颈’”[8]。大量不太成熟的稿件充斥其间,编辑人员辛辛苦苦编修的论文甚至被蔑称为“学术垃圾”“垃圾论文”,一时之间“垃圾论”演绎为对高校学报非议、热议的话题[9-14]。

(五)同质化带来同业竞争加剧

作为“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的高校学报定位和一校一(或多)刊的现实,使得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在学术选择上必然与主办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由于新建本科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上的趋同化,这些学校主办的学报也势必会出现同质化。尽管这些学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设置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栏目,但总是难掩其同质行为。在竞争行为中,同质化竞争最残酷,竞争的结果是某些竞争者在某个时间必然被淘汰出局。“内容高度同质化是媒体饱和竞争绕不开的话题……同质化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超越同质化在竞争中胜出。”[15]

二、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前景展望

尽管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悲观绝望,因为它的存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高校学报是一大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学术刊物,它固有的特殊功能是其他科技学术刊物无法完全替代的……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水平与各自层次大致相应的高校学报,而这种需要正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16]

(一)强劲的内驱力促进持续发展

新建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这些高校的出现完善了高等教育的布局,在许多地区填补了高等教育的空白,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功不可没。这些新建高校携带着升格后的激情,砥砺前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办学热情,对学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建高校普遍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其学报自然也受到学校的格外重视,学校在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持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发展的又一优势[17]。这是此类学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正是有了这样的动力,人们没有理由怀疑此类学报的美好前景。

(二)学界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需求依然旺盛

世界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作者队伍主体是本校教师,也有部分校外来稿,以非成熟期的研究者居多。高校学报有别于其他科技期刊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发现和培育学术新秀。学术新人在进入学术成熟期前的某些成果不一定受到其他科技期刊的重视,而他们也确实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出来,如果没有了新建本科高校学报这个平台,许多学术新人的成长就会迟滞,专业化科技期刊和老牌大学学报落下的这一空白,就为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留出了一个巨大的发表空间。

(三)在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办刊中寻获一片天地

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宏观上“大同”,微观上“小异”,而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和存在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个“小异”,此类高校的学报自然也要在“小异”上做足文章。不在老牌大学学报这只“老虎”口中抢食,而是开辟一方新天地,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会持续扩大。

(四)信息化技术带来与老牌大学学报共同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技术给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无论期刊的历史长短、知名度的高低,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只不过老牌大学学报对新技术更为敏感,运用新技术更加便捷,更受新技术提供者的青睐。新的信息技术为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谁运用得好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朱邦芬院士在2016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指出:“网络时代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全球性、及时性、便利性,网络、微信公众号使得期刊刊登文章的阅读量和影响力大大增加。影响因子不高的刊物,通过网络也能被广泛应用。此外,新数据加工技术的发展,比如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使得网页界面互动性增强,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网络,使得中国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有比较显著的突破。”[18]在“互联网+”、大数据、刊网融合等发展趋势之下,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发展前景愈来愈好。

三、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转型创新路径

“转型”是个热门的话题,几乎所有领域都在强调转型。转型是主体对自身运行状况的调整,动力来自于主体的内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期,高校主办的学报也要适应这一变化。“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报裹挟其中,既引发学报发展的困境,又为其带来新的机遇。”[19]高校及其学报的转型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做好转型,学界同样也有基本共识。

(一)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新建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与老牌大学相比不占优势,而由于新建本科高校普遍与所在地区有较紧密的联系,因而在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方面可以与老牌大学比肩而立。“应用型大学应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20-21]。

不少新建本科高校位于非省会中等城市,所在城市对他们创办的大学非常重视,既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支持,又希望通过这所大学助力自己城市的产业升级、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城市的文化品位,这是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不具备的优势。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并且不断激发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这些都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成果需要通过学术平台进行交流,这就有了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广阔的用武之地。各地也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所以许多大学学报依托地方文化特色和优势,纷纷开辟了地方文化特色栏目[22-24]。

(二)重视应用型科研成果报道

新建本科高校与区域内经济社会组织稳定、紧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彼此相互需求与满足需求基础上的,针对经济社会组织的需求开展应用型科研工作是此类高校的优势。应用型科研是科学理论向科学技术转化、最终变成高科技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地方本科高校的领导、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应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了解市场、企业,寻找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确立应用型研究课题,在真诚合作中出成果、上水平,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应用型学术优势。”[25]加强对应用型科研成果的报道是新建本科高校学报适应主办高校办学特点的必然要求,也应成为此类学报稳定的办刊方向。

(三)全力支持主办高校重点教学、科研项目研究

新建本科高校学报要密切关注、全程跟踪、深度介入主办高校重点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学报编辑人员要主动了解学校的科研动态,增强策划选题的针对性,提高学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报编辑人员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等米下锅”“坐店等客”的习惯,与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团队及个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报道取得的重要教学科研成果,有能力的编辑可以参加项目团队,以项目参加人、学术联系人和成果发布人的多重身份服务于项目研究。

(四)实现期刊管理和编辑队伍管理双创新

高校学报的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文献[26]指出:“近年来,国内一些报刊对高校学报如何创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报界同仁见仁见智……在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组织基础构建上还缺乏足够的准备,也给高校学报的创新带来重重困难。”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主题。

1.灵活设置栏目

一般来说,学报栏目设置要与主办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样的栏目设置太过宽泛分散,跨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很难培养起各专业学者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天然疏离于读者和学者”[27],不利于集中报道某些重点领域的研究状况,也削弱了学报的影响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人提出了学报的专业化方向[28-32],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出了“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的意见。笔者认为,高校学报向专业化转型不符合我国高校学报制度创建的初衷,也不符合现阶段多数高校学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学报“全、散、小、弱”问题,出路不在专业化,而应在现行高校学报体制下通过灵活的栏目设置,像不少学报正在探索的“通过选题特色、栏目特色、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来弥补体制的缺陷”[27],办出各自的特色。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在这方面“船小好调头”,在保持常设栏目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选题策划设置若干特色栏目、临时栏目,提高学报的影响力。

2.加强刊间合作

可以在新建本科高校之间,也可以在新建本科高校与老牌大学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在栏目设置上进行深度合作。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相同或者相近,学报之间就可以在栏目设置上实现互补,参加联盟的学报在报道的专业领域有分工,联盟校教师之间的稿件地位平等,这就既符合学报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的定位,同时顺应了推动符合高校实际的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期刊编辑部分散组稿审稿、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的政策走向,又解决了“全、散、小、弱”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3.促进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新建本科高校学报面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期刊发展趋势普遍反映不够及时,他们在使用传统媒体形式尚不能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只能仓促应对新的媒体发展趋势。媒体融合是当前期刊理论界研究最活跃的课题,其融合的手段和途径与日俱增。2015年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教社科〔2015〕1号),提出要“加快高校出版融合发展步伐”,努力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文献[33]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大小及传统媒体生态的冲击,是导致媒体融合的最主要原因,文献[34]论述了媒体融合下高校科技期刊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研究逐渐深入,理论研究和期刊界的示范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触动很大。有研究认为,随着学术评价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核心期刊”“重要期刊”“权威期刊”为界限的传统“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体系终将被打破,论文评价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下向以“篇”为单位的“以文评文”“同行评议”方向转变。这是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又一发展机遇。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学报既有培养作者队伍的责任,又有与作者深入交流的条件,新建本科高校学报在这两个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相比而言,新建本科高校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较小,学报与教学科研队伍的联系更为紧密,通过审、编、发论文与作者的沟通更便捷。此类高校的学术力量比较薄弱,教学科研人员更加需要学术编辑出版单位的服务与指导。高校学报“忠实、客观地记录了大学的学术发展的轨迹,向后人展现了高校发展的面貌”[16],当然也包含着教学科研人员成长的轨迹。通过持续开展以规范学术活动为重点、以论文写作指导为抓手的作者培养,建立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是新建高校学报提升办刊水平、确定优质稿源的重要措施。

5.着力提升编辑能力

作者的来稿,最终得以完美地呈现给读者,要靠编辑出版人员的加工编修。学报编辑作为作者和读者间的桥梁,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从业人员各种能力的提升潜力很大,各学报应该制订科学的编辑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编辑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报办刊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高校学报面临着与老牌大学学报不同的问题,相信通过转型发展,抓住新一轮创新发展的机遇,可以使得两者间的差距不再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做到逐步缩小两者间的差距,在学术发表领域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办刊新建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