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

2020-12-26 02:16彭玉霞方慧冰赵健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胸痛纠纷护理人员

彭玉霞,方慧冰,赵健敏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以急性“胸痛”症起病的患者,病因复杂,常见的疾病有主动脉夹层、心绞痛、心率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包炎、心肌炎、气胸、胸肺部肿瘤、带状疱疹等[1-2]。急性胸痛患者病情程度不一,其预后与救治时间有明显的依赖性,越早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越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Pre-EMS)是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Pre-EMS是急性胸痛患者的快速有效转运及治疗手段,可有效减少院前急救时间延误,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然而由于急性胸痛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患者及家属对救治心理需求高,Pre-EMS具有较高风险,报道显示Pre-EMS的医疗纠纷呈现日渐上升趋势[3]。医疗纠纷虽无法避免,但通过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风险管控,提升护理人员对医患纠纷的预防及解决能力,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本文分析了我院自2019年1月来Pre-EMS采用基于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院前急救中心接收的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急诊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7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42例,女118例;年龄26~79岁,平均(56.73±15.60)岁;胸痛病因:心血管源性163例,非心血管源性64例,其它33例;伴高血压96例,糖尿病58例。观察组男151例,女122例;年龄22~77岁,平均(56.30±15.12)岁;胸痛病因:心血管源性170例,非心血管源性68例,其它35例;伴高血压102例,糖尿病6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胸痛病因及基础疾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急性胸痛为临床主诉,包含压榨性、钝痛、闷痛、灼烧痛、胀痛等;②年龄≥18周岁;③均呼叫Pre-EMS服务。排除标准:①外伤所致胸痛;② 患者有明确的感染、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胸痛;③伴精神疾病;④高危急性胸痛发病至呼叫120时间>1h。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急救中心接到患者求救信号后,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因、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通知院前急救小组,安排出车,司机依据导航仪规划合理路线,抵达救治现场,抵达现场后立即评估病情、监测心电图、开通静脉通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转运中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1.3.2 观察组

采用基于风险管控的Pre-EMS,措施有:①快速反应。Pre-EMS系统一旦接到120指令后立即出车,上车后即刻与患者或家属取得联系,首先明确事发地点、接车点及接车人特征、患者病情,并口头向患者或家属提供自救措施;其次出车中救护车警灯与警笛合理使用,最快速度抵达急救现场;最后Pre-EMS医护小组启动抢救思维,备好相关危险评估表,抵达现场后立即行危险评估。②加强院前与院内协作。加强与院内部门间的协作,尤其是针对高危急性胸痛患者,密切与院内放射科、影像科、检验科、介入治疗科沟通,开展急性胸痛急诊绿色通道,缩短各项检查时间及治疗等待时间,最大程度提升急救成功率。③提升责任意识,强化法律风险。急性胸痛患者常见的为心血管源性病因,其起病急、进展迅猛、病情危急、预后差,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实施各项院前救治措施、密切监测病情,确保院前急救的顺利进行;转运过程中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其次强化护理人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明确及维护护患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将Pre-EMS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尽可能的降低或消除。④强化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急性胸痛高危患者病情危急、预后差,院前急救中监护指标多、处理措施难度大,高危的急性胸痛患者需要现场插管、电除颤等急救措施。护理人员在Pre-EMS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韧性,各项操作、记录及文书书写有条不紊,确保医嘱的准确、顺利执行。其次重视患者及家属对病情、治疗的知情知悉权,与患者沟通中注意语气、态度,多用规范化用语及通俗用语,提升亲和力,减少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通畅或沟通态度引发的投诉及纠纷。⑤规范文书记录。Pre-EMS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在紧张的急救过程中不能及时记录护理操作,事后补记存在遗漏及不准确风险,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隐患。护理人员在Pre-EMS工作中做到每项护理操作完成后,立即记录并签名,相关监测指标在规定间隔时间内详细记录,院前急救护理组长负责监督落实,至院内必须形成完整的Pre-EMS护理文档。⑥加强Pre-EMS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认知。Pre-EMS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Pre-EMS宣传内容包含急救转运原则、收费标准、救治双方的权利及义务等信息,通过公益性广告、宣传栏、网站等多媒体形式,宣讲Pre-EMS工作模式及急救知识,强化公众对Pre-EMS的工作性质、程序的理解及认识,提升急救的配合程度,如:给大众车辆救护车让道、医护双方的协作、维护良好的救治工作秩序等,促进Pre-EMS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沟通、协作及配合上的矛盾。

1.4 评价指标

1.4.1 两组Pre-EMS过程中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

派车时间:急救中心接到患者的求救电话至救护车出发的时间;出车时间:救护车出发至抵达急救现场的时间;处理时间:接诊、评估、开放静脉及抽血时间;转运时间:救护车自救护现场返回院内时间。

1.4.2 并发症及预后

比较两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院内死亡率。

1.4.3 两组护理投诉与纠纷发生率

比较两组急性胸痛患者Pre-EMS过程中的护理投诉与纠纷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相关时间比较

观察组Pre-EMS过程中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

表1 两组Pre-EMS过程中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比较

2.2 并发症及7d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7d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比较[n(%)]

2.3 护理投诉及纠纷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胸痛患者护理投诉及纠纷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Pre-EMS是以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及安全转运为手段,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预防病情恶化、再损伤及缓解患者疼痛为任务,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为目的的急性医疗救助。Pre-EMS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各类心脑血管、外伤、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有重要作用[4-5]。Pre-EMS实施中强调及时性、正确性及安全性。及时性是指患者呼叫救治服务后,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正确性是指针对各类疾病实施恰当的医疗、护理措施,以实现Pre-EMS任务;安全性是指在提供医疗及护理救治中确保患者安全。

Pre-EMS对急性胸痛患者可作出早期评估、鉴别诊断,提升救治成功率。有报道[6-7]显示高危胸痛死亡患者中,多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死亡时间多为发病后1h内。贺家云等[8]研究发现接受Pre-EMS服务与未接受Pre-EMS服务的急性胸痛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平均缩短19.98 min,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约20%,7d死亡率下降20.8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Pre-EMS过程中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转运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说明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Pre-EMS中可缩短急救响应时间及处理时间。院前急救各项响应时间取决于Pre-EMS服务水平及公众健康意识,Pre-EMS服务水平与完善的急救体系、急救设备及仪器整体水平、急救团队业务水平、责任意识密切相关,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有助于缩短Pre-EMS的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及转运时间;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强化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有助于缩短处理时间。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急性胸痛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7d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Pre-EMS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随着现代急救系统的逐步完善,Pre-EMS与院内科室间的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Pre-EMS的评估、接诊经信息管理系统与院内高效对接,院内多学科会诊,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让急性胸痛患者入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有助于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风险。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风险管控策略的Pre-EMS可有效降低急性胸痛患者护理投诉率。石镁虹等[9]对5012例医疗损害纠纷成因统计发现,因护理不当产生的纠纷占比为3.7%,沟通缺陷产生纠纷为7.2%,文书书写缺陷为0.9%。Pre-EMS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分夺秒,护理操作中如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可能多次失败,会直接影响Pre-EMS质量,容易引发护理投诉及纠纷。Pre-EMS中要求至少一名直系亲属在旁,患者家属多要求知晓病情、治疗、生命体征状况、并发症及预后等,Pre-EMS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其知情权,耐心的解答患者疑问,做好必要的解释说明,减少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中冷漠语气引起的护患纠纷。标准护理文书书写是Pre-EMS中护理措施正确实施的重要凭证,每项护理操作结束后,由责任护士详细记录,有助于减少由于文书书写不标准带来的护患纠纷。有报道[10]显示我国因为胸痛死亡人数每年高达350万,平均每10s夺去一位胸痛患者的生命。调查[11]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胸痛呼叫Pre-EMS服务比例约为50%,而我国不足30%。韩自华等[12]对2096 例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分析发现,有53.20%的急性胸痛患者因为医学知识匮乏拒绝院前急救开通静脉通路。由此可见加强Pre-EMS工作宣传力度,提升患者或家属对院前急救的理解、认可及配合十分必要。

总之,风险管控策略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的Pre-EMS,可有效缩短Pre-EMS中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处理时间及转运时间,降低急性胸痛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死亡率,降低护理投诉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胸痛纠纷护理人员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误帮倒忙引纠纷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有些胸痛会猝死
纠纷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