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导丝在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介入治疗与护理临床观察

2020-12-27 20:14韩继红张萍杨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腺苷导丝导管

韩继红,张萍,杨荣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 介入导管室,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临床上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CAG(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视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主要标准。随着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已不能满足临床对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评价的需要。压力导丝通过血流储备分数衡量冠脉内血流和压力,评价血流受限程度,准确反映病变狭窄的严重程度,可以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是药物治疗,在多支病变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自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应用压力导丝技术共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冠心病多支病变行压力导丝患者2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49~78岁,平均(68±6),病程1.5~8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家族史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均为多支病变。

1.2 方法

按常规行冠脉造影后决定需压力导丝检查的靶血管,鞘管内送人压力导丝,其前端3 cm软头末端有压力感受器。在体外调零后,经指引引导管送压力导丝进入靶血管,使其传感器位于靶病变近端,使该处导管与压力导丝记录的压力相等。然后将压力导丝通过狭窄病变处推送致血管远端。经血管注入三磷酸腺苷使靶血管处于最大的充盈状态,持续3~5 min。同时,持续记录压力及计算FFR值,经FFR测定判断是否行介入治疗。

1.3 结果

26例多支病变患者经FFR测定病变血管58条,其中FFR>0.8有 19条血管,保守治疗;FFR0.75~0.8有 14条血管。根据利弊情况判断是否PCI;FFR<0.75有25条,立即PCI。术中出现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偶发窦性停搏1例,血压下降2例,这些可在停药后0.5~1 min消失。冠状动脉痉挛1例,撒出导管导丝,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后症状缓解。迷走神经反射2例,给予一般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阻塞性疾病及哮喘病史。告知患者术中使用现有药物时可能出现的症状,详细讲解手术必要性和手术注意事项,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并介绍手术的优越性、成功病例,以解除患者手术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很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中心静脉、股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不能选择外周静脉,左肘前静脉最佳,建议应用大号针头,并连接三通,特别注意管道的通畅和排气情况防止气栓带来的不必要风险。术前遵医嘱常规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2.1.3 药物准备

常规的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以及降压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以及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备齐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

2.1.4 仪器准备

选用圣犹达公司0.014英寸Pres Wire IN主机和压力导丝1条,准备好微量泵,必时准备除颤仪,临时起博器。

2.2 术中配合与观察

2.2.1 腺药物的配置及应用:给药途径分两种

(1)静脉给药:配制成1 mg/mL,微量泵注入速度为40 μg/kg/min,如果给药后血压和FFR数值都没有变化,请检查药物配置,输液泵速度设置,静脉通路。多处病变或弥漫性病变要静脉给药时匀速回撤导丝,直到感受器到导引导管口停止记录。建议使用18G的针头,如果达不到,使用直径尽可能接近的套管针。腺苷代谢速度很快,要快速静点,不能通过提高药物浓度,降低输注速度。静脉通路要选择中心静脉,股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不能选择外周静脉,比如手背静脉,因为线路长,腺苷代谢快,不能在冠脉达到最大充血状态,FFR值会被高估,同时压力数值受呼吸影响,上下波动。FFR数值在临界值,可以提高药物剂量,最大到 180 μg/kg/min

(2)冠脉给药:配制成20 g/mL药效10 s达到峰值,20 s失效。给药弹丸式注射,快打快充,第一次给药建议给20 μg,观察患者对腺苷耐受程度。标准剂量左冠60 μg,右冠40 μg,标准剂量后再次给药要加大剂量,如果FFR数值下降,加大剂量再次给药,直到和前一次数值相比没有下降,可以确认FFR最低值。如果FFR最低值在图像的最左边的位置,说明没有捕捉到最低值,要提高给药操作速度。

2.2.2 术中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1)腺苷不良反应的观察[1]:症状: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胸部疼痛,常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窦缓,窦停。一般症状停药后可缓解,严重者让患者咳嗽可以腺苷受体拮抗剂:如氨茶碱5~15 mL稀释成20 mL,在1~2 min注入或250 mg稀释成20 mL在5 min内注入。若氨茶碱不能消除缺血反应,应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术中护士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时沟通。因静脉给药方式较冠状动脉给药具有操作误差小,药物副作用低等优势,建议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选择静脉给药。

(2)冠状动脉痉挛原因:患者紧张、焦虑及疼痛刺激、中导丝、导管操作不当,症状:有胸闷、胸痛、气短。处理:撤出导管、导丝,严密观察心电图及血压变化情况并给予吸氧,遵医嘱应用扩冠类药物解除痉挛。嘱患者放松缓慢深呼吸。本组1例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撒出导管导丝,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后症状缓解。

(3)心律失常:原因: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导管反复刺激引发冠脉痉挛,造影剂血管内过量或滞留所致。处理:立即撤除导管,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再灌注改善循环。严重者出现室颤给予电复律。严密观察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疏导患者紧张情绪。

(4)迷走神经亢奋: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不适,严重者晕厥、休克、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原因:患者疼痛、紧张、术者操作不当等。护理配合:患者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引起患者窒息。静脉注射阿托品1 mg,同时给予扩容。根据血压情况加用多巴胺、多巴酚酊胺等血管活性药,严重心动过缓植入临时起搏器。

(5)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穿孔引起,发生的时间取决于穿孔大小、出血速度和量。表现为:心慌、气憋、烦躁、血压下降,超声显示心包积液。处理:维持心律、血压正常,同时补液。必要时心包穿刺准备6F动脉鞘、猪尾穿刺针、50 mL注射器、鱼精蛋白、临时起搏器等。本组患者未发生此并发症。

(6)无复流现象: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后狭窄解除无特殊情况下立即造影却显示灌注不足。表现为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给予硝酸甘油,肝素,维拉帕米可以预防,本组患者未发生此并发症。

3 小结

压力导丝对血流分数储备的测定具有特异性,对冠心病是否需要行PCI治疗的临界病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多支病变患者更为受益,可减少支架使用数量,降低对比剂的用量,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及相关费用。然而准确进行FFR检测的关键是正确诱发最大充血反应。因此在整个术程中,除要求护士熟练掌握FFR的操作程序以及正确把握腺苷药物使用外,及时准确应对术中并发症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腺苷导丝导管
腺苷/A2AR信号通路阻断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引导下近端胰管穿刺反向引导支架植入成功1例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绕行钙化斑块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开通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 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