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

2020-12-28 02:11闫丽媛李海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天问测控航天事业

闫丽媛 李海

【背景材料】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成功发射,只是天问之旅“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系统组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为工程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运载火箭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探测器系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组织实施发射、测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抓总研制地面应用系统,负责科学数据接收、處理、存储管理等工作。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国际火星探测已取得了丰富成果,发现了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极大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火星探测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受天体运行规律约束,火星探测窗口每26个月出现一次,并且时间较短。1996年以来,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今年更是迎来了多国齐聚火星发射窗口,共同奔赴火星,开启深空探测的新高潮。

【跟踪试题】

1.近年来,国家通过财政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不断加大在航天领域的财政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说明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这表明财政(  )

A.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能保证我国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2.日益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制度优势,为飞天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①能够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③能够避免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 ④能够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完美无瑕地结合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人类对行星探测的热情主要是由好奇心驱动的,这个好奇心主要来自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思考: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这主要说明(  )

①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④对世界进行思考就能正确改造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人类探索太空需要有科学精神。只有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并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离不开党中央高瞻远瞩的科学决策,离不开党中央对航天事业的深情关怀,离不开党中央的审时度势和统筹协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认真履行了文化建设等职能③坚持民主执政,以巩固执政地位为出发点 ④能够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有利于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推动航天科技不断创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讲,科技创新需要(  )

①固守本民族的传统科技,拒绝接受任何外来科技 ②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③推崇外来科技,否定传统科技 ④立足社会实践,博采众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为了和平目的进行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同时,支持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建和平太空、合作太空、安全有序太空,共圆人类的飞天梦想。这表明中国(  )

A.广泛地与各国交流合作,结成同盟

B.主要依靠外国力量实现发展

C.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D.在世界和平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8.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成功发射,只是天问之旅“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系统组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为工程总体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运载火箭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探测器系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组织实施发射、测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抓总研制地面应用系统,负责科学数据接收、处理、存储管理等工作。

材料二 几十年来,人类火星探测成功率不到50%。苏联在1960年至1988年间进行了近20次探测任务,但没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目标为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出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D 7.D

8.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善于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是无数航天人精诚团结的结果,也是全国数以万计人员有序结合的结果。②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结果。③要重视量的积累。我国航天事业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为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④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正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

猜你喜欢
天问测控航天事业
利用北斗RDSS实现对无人机的远程测控技术研究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为啥天问一号绕火星 飞了3个多月才着陆?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天问一号”的绝招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从组织发展战略分析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