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审题 缜密思考 正确解题

2020-12-28 02:11柯尊国曾钊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贸易顺差总额题意

柯尊国 曾钊

从选择题的角度来看,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政治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加强了对考生信息处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的考查,引导考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凸显灵活性和区分度。然而,部分看似不难的选择题,却因考生审题不仔细、思考不缜密而丢分,令人惋惜。笔者精选了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政治易错选择题,并进行了简析和反思,以期对广大师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15题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①观点错误。自贸区内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④观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反思】笔者对所在学校一个平均成绩较好的班级(该班有60个学生)进行了测试。在统计中发现,这个班的考生竟然有近20个学生错选了D。一个错选D的学生向笔者反映,当时在做此题的时候,首先可以确定①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出③正确。接下来就在②和④之间选择了。该学生说,②④看上去都符合题意,在左思右想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④。

笔者认为,此题失分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题干理解不够深刻,审题不仔细、思考不严谨。特别是对“市场准入”理解得不够深刻,仅凭感觉,先入为主地认为“市场准入”就是全面开放市场,从而导致误选④。有“市场准入”,就会有“市场不准入”,即“负面清单”(注:“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并非全面开放市场。

二、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14题

近年来“电商+直播”模式迅速兴起,电商平台提供渠道和技术支持,电视台主播、影视明星、企业家等通过视频直播以折价让利、实时交流、实物展示等方式推销产品,带动了销售增长。与传统电商相比,“电商+直播”的优势在于(  )

①借助网络平台,节约营销费用 ②缩短交易环节,加速商品流通 ③通过演示与互动,激发购买欲望

④利用名人效应,将“粉丝”转化为顾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传统电商和“电商+直播”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将产品直接介绍给消费者,缩短交易环节,节约营销费用,加速商品流通,因此①②内容属于两种电商的共同之处,而不是“电商+直播”的优势,①②不符合题意。“电商+直播”通过视频直播以折价让利、实时交流、实物展示等方式推销产品。可见,相对于传统电商而言,直播是即时互动的,主播和消费者能够直接互动交流,有利于消费者更加深入了解产品,激发购买欲望,③符合题意。传统电商没有主播,而“电商+直播”由主播带货,这有利于发挥主播的粉丝效应,激发粉丝的消费欲望,将“粉丝”转化为顾客,④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D。

【反思】不少考生在做此题时,错选了C。这道简单的选择题为什么出错率很高呢?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仔细审题,先入为主,看到“传统电商”中的“传统”,就把“传统电商”当成了“传统实体店”了,进而误选了②。由此可见,容易出错的试题并非都是高难度题。审题不认真,思考不缜密,简单的试题也同样会答错。

三、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15题

下图反映2018—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情况(本题将全球经济体分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和其他经济体)。

据图可推断出(  )

①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存在货物贸易逆差 ②美国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 ③中国货物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且差额扩大 ④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总额为29180亿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顺差额为12480亿元,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为20411亿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与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之和是32891亿元,大于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总额,出现了3711亿元的差额。通过推导,可以确定3711亿元的差额是中国对其他经济体货物贸易逆差额,①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总额为23303亿元,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为21408亿元,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总额为29180亿元,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为20411亿元,可见美国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②符合题意。由题意知,2018年和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都存在顺差情况,表明中国货物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③不符合题意。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顺差额为12480亿元,比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顺差额增加了3181亿元,可见出口的商品增加,④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A。

【反思】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此题的出错率是所有选择题中出错率最高的。此题以中国对外货物贸易为背景,要求学生推断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状况,不仅考查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而且考查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回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和掌握“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贸易逆差”等基础知识。然而,教材中缺乏对这些知识的具体介绍。如果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面对此题,考生一定很茫然。

对外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在一定时期内,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存在三种情形: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也称贸易顺差);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也称贸易逆差);进口总额等于出口总额(也称贸易平衡)。某国出现贸易顺差表明该国贸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但是,贸易顺差额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贸易顺差额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也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诱发贸易保护主义。

该題的难度还在于是否选择①,因为图中没有“其他经济体”的具体数据。这就要求我们缜密思考,科学推导。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存在货物贸易逆差,是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推导得出的。该题体现了命题者独具匠心,成功考查了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成功发挥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猜你喜欢
贸易顺差总额题意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中国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增至2758亿美元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