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收入与分配”专题的考查

2020-12-28 02:11倪志云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配制度起征点选择题

倪志云

高考对“收入与分配”专题的考查内容主要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税收的作用。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试题类型以选择题为主,个别年份以热点材料为背景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财政、税收等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选择题一般比较简单,非选择题难度较大。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结合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等知识,使学生增强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同;结合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等知识教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因此,明年高考试题有可能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收入分配公平、财政与税收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可能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税收等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掌握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税收等基础知识,关注分配制度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例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首次明确数据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分配制度、对生产要素構成等认识的持续深化。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这是同学们在复习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每月5000元(6万元/年);二是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①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统筹考虑了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每个就业者平均负担的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后综合确定的。②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举措的意义。

解析:第(1)题,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由信息②可知,这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综合考虑了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每个就业者平均负担的人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因此,在解答该题时,就应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的原因。个税起征点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不受缴税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个月用来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不应当缴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是基于纳税人本人及其赡养人的生计费用而制定的,因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该根据消费水平进行调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增长,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增长,再加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物价水平)上涨,因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该随着提升。通过解答该题,同学们可以了解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受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还可以了解税收法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有利于培养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第(2)题,由信息①可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都属于减少税收的范畴。从个人角度来讲,个人缴纳的税额减少,收入就相对增加,这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从国家角度来讲,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举措,使广大纳税人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减税的红利,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通过解答该题,同学们可以了解这些举措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减负于民、藏富于民,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掌握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税收等基础知识;关注分配制度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在掌握好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还要挑选典型试题进行训练,以巩固效果。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起征点选择题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个税起征点须提高,但要以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为据
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改革
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探讨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优化方式分析及阐述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马克思工资理论对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启示
“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张抗抗呼吁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800元起征已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