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乐观 痛苦的超越

2020-12-28 02:07杨瑰瑰
东坡赤壁诗词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国浣溪沙清泉

杨瑰瑰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去蕲水(即今浠水县),写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一词。此词受人关注较多,关于其主旨,较为典型的看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如曾枣庄认为,这首词表现了他身处困境,但对前途充满信心。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何必自伤发白,悲叹衰老呢?(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社,1984年)其二,如朱靖华认为,苏轼此时贫病交加、沉冤莫白而灰心丧志,但游玩蕲水清泉寺时,发现兰溪水竟然可以向西流去,于是转悲为喜,鼓励自己不要再像白居易那样自伤衰老,而是要振作起来再前进。(朱靖华《苏轼新论》,齐鲁书社,1983年)其三,如闫笑非认为,此词是苏轼写给庞安常的,主旨是慰勉友人。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思想矛盾,显示了诗人开朗旷达的襟怀。(闫笑非《深情的慰勉 旷达的襟怀——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词意抉微》,台州学院学报,2003年4月)

一、苏轼与庞安常

这三种看法,以第三种看法较为全面。关于游清泉寺一事,苏轼所著《东坡志林·卷一·游沙湖》记载甚详:“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日:‘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庞安常是宋代蕲水名医,虽耳聋,然颖悟超人,医术精湛,品行高洁,时人爱戴。张耒为其作墓志铭,记述生平事迹。他仁心爱民,为病人看病,腾出自己房屋,常常数十上百人不断,治愈方去。病人病愈,送财物感谢他,都不取。这样一位仁医,显然与苏轼志向相投,互为同调。由“剧饮而归”四字,可想见两人惺惺相惜。

苏轼虽被贬,但他是朝廷命官,加上年少成名,地位明显高于庞。但他说:“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可见,苏轼对一位身患残疾的医生,是抱以同情和赞赏的。这首词有这一史料作为背景,其主旨显然是作者意在安慰庞安常,激励他奋发向上。鼓励朋友之余,当然也有对自身的勉励。

二、苏轼的理性精神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构成,对应着求知、求胜和求利三个部分的社会活动。柏拉图称,人为多头怪兽,因为人容易受激情和欲望的驱使,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正因此,人的情感往往是多变的。艺术家、诗人亦是如此。

苏轼贬黄,写有《寒食雨》诗二首,内有“空庖煮寒菜,破灶浇湿苇”“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诗句,极为沉痛、悲哀。从柏拉图的角度分析,《寒食雨》是对现实生活的摹写,也是作者悲哀心境的反映。同时,也反映着作者内心的真实欲望(希望能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实现自己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抱负),而现实的悲凉惨状,令作者极为痛苦。但是,蘇轼的难能可贵,在于他并没有止步于对现实的痛苦感受之上,而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不断地让理性精神指引自己,从而获得灵魂上的安宁。

苏轼是富有理性精神的。他的《题西林壁》是宋诗理趣的代表作。他的精神世界,除了有丰富的情感生活之外,也时时闪耀出理性的光辉。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诗人看到兰溪之水,一路浩浩荡荡西流而去,立刻反用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醉歌(示妓人商玲珑)》)”,吟出“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与其说,这是大自然的启迪,不如说,这是苏轼理性精神的体现。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一味地感时伤己,只会让自己受到事实之外的第二次伤害,而这种伤害有时是致命的(古代许多贬官死在被贬途中,多由于失意时的自我摧折)。苏轼很少使自己长久陷入深不可拔的痛苦之中。他的痛苦深刻,但持续的时间往往很短。生活中稍稍有一丝亮光与温暖,他都能依靠自己的理性追逐而去。因此,我们更多地是感受到他的乐观旷达,而非悲凉沉郁。

三、苏轼对自我苦难的消解

如前所言,此词写作的背景与庞安常有关。庞安常作为一位后天残疾的医生,应是相当不幸的。然而,苏轼理解且欣赏他,并说自己与庞“皆一时异人也”。这分明是安慰庞安常。苏轼用独特的方式去消解庞安常的痛苦,同时,也在治愈自身的悲伤。

苏轼消解痛苦的力量有三种:一是他本人具备的乐观幽默精神,二是源于对佛教空观的体悟,三是儒家固穷精神和老庄超然精神。这三种力量,使他轻视现实困境,从而走向超迈达观。

这阕词里,我们显然可以体会到苏轼的乐观幽默。苏轼同一时期写作的《黄州安国寺记》,记有他常往安国寺静坐的经历。其文曰:“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住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此文写于元丰七年(1084)年。此时苏轼往返安国寺已近五年。也就是,他自到黄州后,就开始往返安国寺。那么,与安国寺僧人的交往,以及主动接受佛教的影响,自元丰三年就已经开始了。这时佛教“以空对空”的平常心,自然能使他解构痛苦——不仅可以劝慰友人,使之奋发向上,也可以消释自身的悲痛。

然而,或许有人会问,痛苦消解之后又怎样呢?苏轼在人生向度的选择上,从来都是利他的。他在黄州建立育婴堂,在惠州提升医药水平,在儋州传播中原文化、培养学生。应该说,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思想,于苏轼是深入骨髓的。正因于此,他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于物外的生命范式,成为千年之下知识分子向往的楷模。

(作者系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安国浣溪沙清泉
林安国藏品
敢为当先
洪寿森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夏日
浣溪沙
浣溪沙·小院春深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大运河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