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喂不喂?

2020-12-29 14:39李思斋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雕像鸽子行人

李思斋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几年前有这样一条微博“横空出世”:“某明星有时闲来无事,会临时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飞机就搭哪班,飞到当地后,便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晚上再飞回来,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这条微博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了明星潇洒随性的生活态度,一经发出便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什么叫生活”的热议,甚至直接被网民戏称为“鸽子体”。虽然这条微博所描绘的生活有些“不现实”,但文字中透露的这种简单又浪漫的行为却深深吸引了许多人。可以说,当时在不少人心里,“在广场喂鸽子”就是诗意生活的代名词。

的确,在西方,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国家,不论是在广场、步行街上,还是在火车站里,往往都聚集着很多鸽子。它们或驻足高处,或漫步街头,或礼让过客,或展翅欲飞,一静一动间,给城市增添了许多生气,也给匆匆而过的行人带来了一点生活的调剂,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你在品尝刚买来的现烤面包,它们可能还会跟随你的脚步,期待你能分享一些它们喜爱的美味—面包屑,来饱餐一顿。当然,如果能够坐下来,和朋友一起在谈笑聊天中投喂鸽子,那就更加惬意了。

然而,这种看起来美好又浪漫的行为逐渐受到了不少国家的抵制。为了杜绝人们在广场投喂鸽子及类似的行为,一些国家甚至专门制定了法律,禁止行人把食物喂给路边的野生鸽子及其他种类的野生动物。如果有人违反这一规定,就会面临罚款甚至是拘留!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这种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会遭到抵制呢?投喂鸽子难道不是我们的一项权利吗?

事实上,法律确实赋予了我们“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权利。但是,权利并非没有边界,如果行使所谓的权利会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那么权利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换句话说,如果投喂鸽子会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那么这种“浪漫”就要“靠边儿站”了。

如果我们认真思考投喂鸽子以及鸽子在城市中聚集所带来的后果,便不难发现这些“美好”背后确实存在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投喂鸽子可能会导致公共财产的损失。各位是否曾经遭遇过天上飞翔的鸽子投下的“炸弹”呢?尽管飞翔的鸽群是城市上空的一道风景,但大量的鸽子却为城市带来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大量鸽子所产生的鸽粪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难以清理。在世界各地,无论是举世闻名的大教堂,还是历史悠久的雕像,抑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都遭到过鸽子用鸽粪“一视同仁”的“攻击”。要知道清理建筑物、雕像上面的鸽粪,代价可是极其高昂的。

除了金钱损失外,如果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或雕像受到“攻击”,可能会因鸽粪所具有的腐蚀性而遭到损坏,导致文化财产的损失;如果粪便落在人行道或机动车道上,涂画在上面的道路标志可能受损,造成潜在的交通安全风险;如果儿童游乐场受到鸽粪腐蚀会导致设施加速老化,给前来玩耍的小朋友带来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投喂鸽子也可能对行人造成影响。首先,鸽子长期飞翔在城市中,羽毛上难免沾染各种废气中的粉尘,如果皮肤敏感的行人与其有近距离的接触,很可能会导致过敏。其次,如果鸽群数量过于庞大,其产生的粪便在短时间内如雨点般落下,既可能“染白”道路,也可能直接“命中”行人。对此,甚至有人曾打趣道:“没踩到鸽粪根本不算出了门!”最后,鸽子本身就是细菌的“活体仓库”,可能会给行人传染多种疾病,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而以上这些影响,其实可以通过管控人类的行为而被有效地控制。

因此,出于保护公共财产及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考虑,一些国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限制投喂野生鸽子(动物)的行为。虽然有一些人对此心怀忧虑,担心减少食物投喂会让鸽子等野生动物挨饿甚至饿死,认为这就是在变相地虐待动物,但是我们完全不应担心这个问题,因为野生动物有能力自己找到食物。在停止投喂后,它们会自主寻找其他适合生存的地方,从而转移生活的“主阵地”。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相对现代。高楼密集、车水马龙的城市对于鸽子来说可能太过喧嚣,因此在我国,各城市受到鸽子问题困扰的并不多。但是在城市中,还是有不少野生动物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湖面上偶尔徜徉的野鸭,小区内觅食的流浪猫等。在面对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时,无论是出于保护它们还是保护自己的目的,尽量不去投喂它们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遇到真的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时,我们也应当联系相关机构或动物保护组织的专业人士前来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两全其美”,既为小动物提供了帮助,也避免它们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风险。

猜你喜欢
雕像鸽子行人
鸽子,飞吧
青铜雕像里的故事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鸽子高高飞
跟踪导练(四)3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小鸽子,飞起来
我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