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孩子行为点亮幼儿心灯
——分组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30 20:37甘肃省靖远县第一幼儿园周万景
家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幼师分组幼儿园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幼儿园 周万景

每个幼儿的生活经历不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差异,导致一个班级的幼儿差异性较明显,尤其是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分组教学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分组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幼师忽视幼儿测查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分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幼儿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测查。但是调查发现,分组时都是根据幼师的自我主观判断,将自己认为合适的幼儿分配到一组,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意义。

(二)分组方式比较笼统

目前大部分幼师在分组时往往采取三种方法,分别是按能力分组、按性别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其中能力和个性分组是科学分配方法之二,但是按性别分组并不属于分组教学范畴,而且采取此种方法的幼师占绝大多数。

二、制约分组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应用的因素

(一)幼儿园客观因素

幼儿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比例不协调,不能照顾到小组里面的所有成员,二是幼儿园场地条件,每个小组都需要独立的活动场所,而且需要保证互不干扰,否则会影响到分组教学成效。

(二)幼师个人主观因素

幼师是分组教学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承担了分组、教学、监督、引导等工作内容,幼师对幼儿的主观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分组结果,因此,幼师需要避免带有片面意识去分组,而要综合幼儿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分组和设计教学活动,以免出现分组不科学的情况,导致幼儿的健康成长遇到阻碍。

三、分组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观念

分组教学不仅是形式上的分组,还是涉及幼儿的方方面面深层次的分组学习活动,幼师需要立足新时代教学理念,运用创新教学思路开展分组教学,为幼儿创设和谐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及时关注幼儿的个性问题。因此,幼师应该树立正确分组教学观念,深入了解分组教学特点和利弊,在教学过程中趋利避害,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利用幼儿园活动区开展丰富的分组活动,促进幼儿兴趣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关纪律条例规范幼儿行为,避免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实现幼儿行为能力的提高。

(二)科学准确分组

幼儿教学中的分组教学需要建立在幼师前期对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并不是简单的分配组合,而是需要幼师对幼儿差异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幼儿心理素质、生理条件、性格特点、发展动态和动向,然后再进行科学准确分组。科学分组方法有按学习速度、学习风格、实际水平、个体能力四个方向进行。由于幼儿是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状态,再加上幼儿特点和差异的不同,分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更多的分组方法。也就是说,在分组教学中幼师不能将幼儿长期固定在一个组内,而是当幼儿的行为规范得到升华之后,应该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另一个小组。不仅如此,在分组时,幼师也应该不断更新幼儿小组层次,或者是特意将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配对,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实现合作共赢。

(三)制定多种课程

在传统教学中幼师由于照料的幼儿较多,常常会出现分身乏术的现象,导致照顾不及不能及时发现部分幼儿的问题,而在分组教学模式下,幼师的精力得到了集中,看管的幼儿人数相比之下少了很多,可以随时关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如何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就需要幼师设计多种课程,毕竟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不同,不同的课程可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幼儿在满足自我需求的过程中整个人比较活跃,行为也会有一定影响,教师则负责规范幼儿行为。

(四)优化教学环境

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开展分组教学可以对幼儿产生积极作用,现阶段很多幼儿园的分组教学活动仅局限于室内,统一的教学环境限制了幼儿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幼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室与室外场所的界限,利用幼儿园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在开放的环境中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得到大大提升,幼师便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在周全的照顾下幼儿学习技能和知识的速度会大幅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与幼师、幼儿之间的协作能力,为行为规范实施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幼师分组幼儿园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我爱幼儿园
男幼师荒
欢乐的幼儿园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爱“上”幼儿园
分组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