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趣味性语言,提高小班绘画活动有效性

2020-12-30 22:58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五幼儿园黄运元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班趣味趣味性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五幼儿园 黄运元

幼儿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承载着多种教育功能。它是幼儿心灵之窗,融合着德、智、美多元素质;它是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启迪幼儿的心智和情感;同时它也是提高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最佳载体。因此,绘画是幼儿的最爱。在具体活动中,笔者发现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影响了他们绘画的兴趣及能力的发展。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获得充分发展的金钥匙。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语言,恰当地评价幼儿的绘画行为,能为他们的绘画活动创造适宜、有趣、安全、轻松的心理氛围,也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一、趣味性语言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活跃绘画课堂气氛

教师在绘画活动中采用趣味性语言教学,最直观的结果是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不仅如此,在讲课过程中,趣味性语言的使用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环境。在小班绘画课上利用趣味性语言,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把握时间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喜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性语言在小班绘画活动中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不再把绘画学习当成一件枯燥的事情。而且教师趣味语言的耳濡目染,也能激发学生趣味语言的创造力,在对绘画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的时候,将基础的知识点或者是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用自己创造的巧妙语言进行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趣味性语言在小班绘画活动中的使用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到显著提升。教师在整个绘画活动中,不再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而是把学生当成课堂的小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程的学习当中。应用趣味性的语言讲解基础知识,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学生在绘画创造过程中的自主性增强了,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创作,将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进行运用和发散。对比普通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加入趣味性语言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二、运用趣味性语言提高小班绘画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运用趣味语言构建宽松和谐的情境

绘画是一种艺术,它需要一种氛围,富有童趣、适宜幽雅的环境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运用趣味语言,以小班幼儿现有生活经验为依据,为他们构建宽松和谐的情境,能保证幼儿绘画活动的有效进行。记得在小班美术“学画曲线”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将“笔宝宝”拟人化,以“笔宝宝去旅行”的故事,编出了绘画情境“图”。“笔宝宝从幼儿园出发,滴滴叭叭,拐一个弯,转一个圈,沙阳乐园到了,继续前进,注意安全,拐弯小心,慢慢转一圈……”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玩、边说边画,幼儿在游戏性、趣味性语言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学会了画曲线,而且随着游戏语言的引导,他们不仅学习了画面的构思,还充分融入了绘画的活动情境中。

(二)运用趣味语言激活丰富多彩的想象

小班幼儿想象能力还处于萌动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将画面上出现的景象看成是真的,仿佛自己进入了真实的情境,在自主绘画过程中有时会感觉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帮助。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美工区画飞机,大家都很投入,只有力炜呆呆地坐在那儿。笔者忙过去问道:“怎么啦?”他指他的画面,眼里含着泪花说:“老师,我画错了,这架飞机会掉下来的。”笔者明白了,这个平时最喜欢当“空军”的孩子正担心飞机会掉下来发生灾难呢。为打消他的顾虑,笔者逗他说:“你看,这架飞机正在空中表演翻跟头呢。”力炜破涕为笑,又拿起画笔画出了排着各种队伍的飞机。只见他边画边说:“现在排成一排,现在表演翻跟头……”而旁边一直处于游离状态的昊昊也兴奋地拿起笔,对力炜说:“我也要画会翻跟头的飞机,看我的飞机一下子飞高一下子飞低,它们在比赛……”看,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解决了幼儿的后顾之忧,使幼儿紧张的心理放松了许多,也提高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激活了幼儿的思维,促使他们在绘画活动中善于想象、善于变通、善于表达,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题材。

(三)运用趣味语言启迪灵活生动的构思

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所教授的捕鱼本领是用之无穷的。教给幼儿描绘自然事物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不仅能使幼儿轻松掌握技巧,而且能学会举一反三。帮助幼儿将技能和运用结合起来,灵活地转换,通过技能和运用的整合变成自己的技巧和技能,其意义远远大于模仿。在幼儿绘画时,教师运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引导,能轻松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小班幼儿的随意性大,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比较粗糙、散乱,而他们又特别容易被形象生动的事物吸引,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引发他们的活动热情。比如画“小鸡宝宝”,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身体,尖尖的嘴巴,细细的腿,毛茸茸的小鸡出壳了。”在趣味儿歌引导下,幼儿轻松地画出了鸡宝宝。趣味、形象的语言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舒适的氛围,能使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童话世界里大胆表达。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他们的感性经验,使幼儿绘画兴趣倍增,较快地掌握了绘画的顺序和方法。再如在小班画“吹泡泡”活动中,我们采用的“走走走,转小圈,走走走,转大圈,走走走,再转一个圈,哦,碰头了”的指导语极富童趣,幼儿听后很感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一边说,一边画,十分投入。趣味语言的运用,启迪了幼儿的心智,能使幼儿爱上绘画。

(四)运用趣味语言促发独特的创意

幼儿绘画是挖掘幼儿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了绘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要求给幼儿创造一个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在创造活动中感悟创新,要求教师注重启迪和引导,促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从而使绘画活动转变成幼儿内在的精神需求。小班幼儿的绘画属于象征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水平表现出极大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想象力强,画面内容比较丰富;有的幼儿只能画些点、线、圈,画面较单调且无序。对于后者,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指导,引导他们自由想象,大胆作画。如画“小汽车”这一主题时,笔者发现许多幼儿不懂得布局,画面拥挤。再次画时,笔者对他们说:“小汽车到处乱开,大家都想跑第一,交通堵塞了。小交警们,快想想办法吧。”这时候孩子们可积极了,想出了不少办法,有的说:“开车要保持距离,不能离前面的车太近。”有的说:“要靠右开。”心里有了主意,孩子们的作品也更有了创意,其中一个孩子在画上画了一道弧线。笔者问:“这是什么呀,为什么汽车要开到这上面?”他很高兴地告诉笔者:“我建了一座立交桥,这样就不会堵车了。”多好的创意啊。可见趣味性的语言可以为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绘画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享受更多的乐趣。

(五)运用趣味语言丰富纯真稚嫩的情感

幼儿的情感是纯真稚嫩的,也是脆弱多变的,与教师交流时,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教师流露出来的信息,是赞许、肯定,还是批评、指责。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趣味语言,能不断地丰富幼儿的创作情感,使他们的思维、想象如不竭之泉,涌动出清洁之水。一次小班区域活动时,七八个幼儿在美工区给小蚂蚁画冬粮,他们的小手一会儿构图,一会儿涂色,一个个画得都很投入。“老师,看我的。”“老师,看我的。”为了让幼儿更加自信,教师给每幅画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圆溜溜的小豆”“红通通的大苹果”“黄黄的土豆”“扁扁的烧饼”“长长的油条”……教师搜集各种美妙的语言,赞美着幼儿的每幅作品,肯定他们的努力。在教师的赞美声中,幼儿似乎意犹未尽,嘴里不停地说:“天冷了,小蚂蚁住到洞里面去了。”“小蚂蚁怕冷了。”“小蚂蚁够吃吗?”……幼儿们猜测着,脸上流露出对小蚂蚁的关爱之情。一句赞美的话,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同时还使他们萌生了关心他人的情感。而对于作品完成得不是很理想的幼儿,同样也可以运用趣味性的语言给他们提出建议,激发他们再次创造的兴趣。记得孩子们在为老虎画笼子的绘画活动中,荣荣在作品上只画了稀稀拉拉的几根栏杆,于是笔者便用担心的语气问孩子们:“这个笼子里的老虎会不会跑出来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还说老虎如果跑出来是会吃人的……笔者接着追问:“怎样的笼子才牢固,老虎不会跑出来?”孩子们纷纷表示栏杆要画得多一点、密一点。这时候笔者对荣荣说:“荣荣,你可以帮助把笼子画牢固点吗?”荣荣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在小班绘画活动中,幼儿绘画充溢着童真之美,他们富有个性的创意、稚嫩而新颖的创造表现需要教师以真诚、喜悦之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教师运用趣味语言对幼儿的绘画行为给予及时、恰当的引领、评价,不仅能给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还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自由创作,从而使绘画活动收到满意的效果,也使幼儿的情感得到较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班趣味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