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趣味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2020-12-30 22:58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中学林伏辉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比喻生物学趣味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中学 林伏辉

趣味课堂是提高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构建趣味课堂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教学对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趣味课堂作用的发挥,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热情。

一、趣味课堂概述

(一)什么是趣味课堂

初中生物趣味课堂融合了趣味实验、动画影片、传统文化等综合内容,气氛和谐、欢快、轻松、自由、平等,学生在趣味课堂中表达更加活跃,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效果更好。趣味课堂倡导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展开教学,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生物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构建初中生物趣味课堂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趣味课堂的关键在于有趣的课堂导入,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关键就在于能否有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搜集好资料,做好相应的准备,争取有一个有趣的导入,比如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在课间休息后,就可以借助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来提神。比如,在讲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搜集《女娲造人》《伊甸园》这类故事,将学生很好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运用生物模型,生物模型有利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生物课本中有很多微观的生物结构,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动手做模型,有利于提前了解生物结构,将为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知识做好准备。有趣的课堂教学导入和生物模型将有助于打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二)趣味课堂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趣味课堂构建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耳目一新的,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兴趣,更加容易被吸引。趣味课堂氛围更加活泼、轻松,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刻板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伙伴,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更加容易形成。

2.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趣味课堂结合影像、文化、实验等多元化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学的方式多样,自然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传播知识的途径得到拓展,课堂知识容量也会更丰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和整合多元化的教学素材,比如生活中人们打哈欠,是因为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光合作用,维持自身养分与光照等。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解释其中所蕴藏的生物知识,不仅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也能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3.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趣味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在知识容量扩大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在提升。趣味课堂支持多媒体教学、趣味实验教学等,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兴趣的导向下,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每一步教学节奏都是积极、向前的,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也必然会稳步提升。

二、初中生物趣味课堂构建策略

趣味课堂能够弥补传统课堂内容单一、讲法枯燥、刻板的不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生物教学外延。

(一)引入趣味实验,体会学习生物的乐趣

初中生物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构建初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引入相关素材,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生活素材创建趣味实验,利用实验去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体验。设计趣味性实验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接受程度,让学生更加容易产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比如“发酵技术”相关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教学趣味性,可以引入生活小常识,通过生活化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以“馒头发酵”小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进行一次馒头发酵演示,让学生观察整个馒头发酵的过程,之后学生以小组学习形式,独自进行馒头发酵实验。这样的小实验不仅能够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生物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利用影视资源,增强教学形式趣味性

对于初中生物课程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实验等,采用过去单一口述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趣味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有关生物学的影视资源、影像资料等,展示生物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影视作品去感受其中的生物知识,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知识的内涵与价值。引入影视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比如,在进行“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构建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日渐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还在不断恶化,这些环境恶化的名词学生非常熟悉,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已经不容我们忽视。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环境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理念。同时,影像直观、生动的特点,也很好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

(三)借助民间俗语等,提高教学内容趣味性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从衣食住行到行医看病,每个领域都离不开生物学科的支持。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科学研究,人类繁衍和进步的过程,就是生物学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也总结出了很多民间俗语、谚语、成语等,它们简明而直观地阐述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让人们能够很快认识到其中的道理,并记忆深刻。这些俗语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教师在构建初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引入民间俗语,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比如“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其中蕴藏了有关骨膜再生作用与骨伤后愈合的知识,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这句俗语“冰上爷俩翻了车,要谁去看骨外科”,其与“骨成分中有机物、无机物比例决定骨的硬度、弹性”这个知识点有关;“十指连心”实际上是因为皮肤真皮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多,对外界刺激敏感。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些民间俗语,但是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在课上结合教学内容,找准时机引入这些俗语,不仅能够使学生“灵光一闪”,感受到生活与生物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生物学常识,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对于学生记忆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都非常有帮助。

(四)运用比喻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比喻教学法,是以类似的事物来对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使学生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生物学概念和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喻教学法,将使得课堂教学知识的讲解变得更加深入浅出,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积极发挥比喻的直观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比喻教学法能将一些客观存在的生物学现象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搬到课堂中,这样就能让事物更加生动,将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对生物学现象或者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积极发挥比喻的作用,就是以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生物学原理进行描述,这样就能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充分发挥比喻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启发作用。大家知道,比喻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有些比喻同时语言优美,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运用比喻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做到举一反三和深入思考。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运用比喻教学法,将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对生物学原理、结构等有更好的掌握。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对比喻教学法进行运用,将有助于学生化解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的疑难,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比如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将叶片比喻成有机物的制造工厂,工厂中的机器就是叶绿体,动力就是光照,而生产原料就是水和二氧化碳,产品就是有机物和氧气。叶脉负责工厂的运输工作,主要是运输原料和产物,工厂的保卫部门就是表皮细胞。以这种语言描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印象将更加深刻,能很好地理解叶片的结构和作用,也将激发初中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作为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生物学科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基本素养、生物学应用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趣味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构建趣味课堂,激活学生的生物思维,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奠定学生生物学习基础,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初中生物学科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猜你喜欢
比喻生物学趣味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