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起始教学研究

2020-12-30 22:58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魏炳付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物理学科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魏炳付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效果会影响到高中文理分科,因此物理学习非常重要,而八年级作为起始学习时期就更加重要。学科起始的几节课,将影响学生对该科目的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因此,务必引起任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一方面想学好物理,一方面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害怕自己学不好物理。很多女生比男生更害怕物理,她们对自己学好物理没有自信心,有可能放弃这门学科。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物理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一、中学物理学的教育目标

物理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但随着国家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中学物理教育也开始从单纯的“学科应试教育”向“科学素质教育”转变。初中物理学教育不仅要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需求,让学生掌握物理科学基础知识以通过考试,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心态的变化,基于学生的身心诉求转变学科教学方法,提升物理学科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到初级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通过八年级物理的起始教学,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可以观察学生对该学科持有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这将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奠定基础,也能让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因此,在八年级开展物理的起始教学,应充分展现该学科的特性以及与素质教育的融合。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展示一些小实验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它包括光的现象、热的现象、声的现象、力的现象、电的现象以及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运动。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和实验观察到的都是物理现象。这些物理现象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发现这些物理现象,例如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到地面,并和学生一起研究物理现象运动规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实验,如浇冷水使水重新沸腾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锥体沿斜面上爬实验、漏斗倒吹乒乓球实验、转椎体比赛实验、惯性球(蛋)实验、倒杯不漏水实验、拉皮碗实验、发电机发电实验、高压放电实验等,让学生感受物理的神奇。八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正在逐步形成,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传统灌输教育教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物理教师应该利用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爱上物理。

(二)学生提出物理小问题

自然界是由空气、水、树木、土地等众多物质组成的,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丰富多彩,并且不断变化着,太阳在天空中不断移动,河水也在不断流动,所有的物质都在运动和变化着。

物理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常见而有惑的物理现象,如冬天窗上会结窗花,是在屋内还是屋外?常见的体温计是如何测体温的?中午的太阳为什么小而热?教室里面的投影仪是如何工作的?鞋底为什么要做得粗糙?书包带为什么要做得宽而扁?为什么通电电风扇就会转动?手机是如何通信的?互联网是如何通信的?人工智能是怎样工作的?等等。学生提出物理小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探究这些物理问题背后的规律,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一种积极有利的状态,有利于为物理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劳动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参与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在当时号称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技术发展与物理息息相关,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我们通过各种物理现象的观察、研究,找出它的内在规律,能够利用这些物理规律来为我们服务,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减轻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四)恰当运用教学手段,鼓励创新

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教师不再局限于黑板、粉笔和实验室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对书本上的一些物理现象不能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模拟自然现象,变抽象为形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的理解。科技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计算机水平,对一些常用的教学软件要达到熟练的地步。钱学森之问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八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怀有很强的好奇心,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创新。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重视开始两周的学习习惯培养

第一、第二周,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物理课本每节课的内容,厘清可以理解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在课堂和课外积极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总结每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好笔记。万事开头难,所以前两周乃是重中之重。教师应当落实好学生的预习和自学知识发现问题环节,家长进行监督,组长、课代表检查记录,没完成的当天留下监督完成。通过多表扬完成得好的和鼓励完成的同学来激励所有学生,尽量使每位学生均能完成预习和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和发现的问题,使他们有浓浓的自学成就感,促使他们乐于自学,敢于交流问题、善于讨论问题,使学生讲得开心、讨论积极。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探究模式实质上是对学生精神自由的尊重,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和深入探究。基于这种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性的物理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后续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好的基础。

(二)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前两周只是开头,若要使习惯保持,就要着重努力一段时间,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难在于落实,贵在于坚持。自学新知识发现问题,这第一重要的习惯形成之后,重点转移到物理知识学习、联系实际、解题规范、提高教学效率、适当增加作业量、扩大知识面、提高解题速度等。教师应培养好课代表和小组长让他们发挥重要的作用,采取适合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通过卷面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压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必须与新的评价模式相结合,这也是物理起始教学必须要注意的。

四、教师应当树立学习榜样

(一)教师课堂板书和为人品质均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大多会学习教师的做法。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要学生书写整洁,教师的板书就要整洁;要学生解题规范,如计算题要先有公式,再代入,代入的物理量要带单位,最后再计算出结果,教师自己先要做到每次板书都写好;要求学生解答问答题时完整简洁,教师的语言和书写就要做到言简意赅;要求学生及时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要先对所讲的事说到做到。言出必行的教师才值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崇拜和尊敬教师,就会爱听他讲课,将他的教诲记入心里,教学效果就会更好。教师要认真备课、把准重难点,准备好实验,精心准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并认真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确定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之间要经常互相听课,取长纠短,共同提高,对于教学和备课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共同探讨,寻找最佳方案。

(二)积极搭建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

物理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都强调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互动交流。物理课堂教学关系的良性维护,既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热情,持续性地输出物理知识,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基于教师激情昂扬的教学状态融入物理教学课堂中去,从而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当堂课的知识。同时师生之间坚固的沟通桥梁,能够帮助物理教师树立威信。只有教师有威信,学生才能够真正尊重教师、信赖教师,学生愿意听讲,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物理知识。最后,师生关系的融洽协调有助于德育取得积极的效果。中学时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阶段,很多中学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收效不佳。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会产生反感,反而能够基于平等的关系,有选择地接受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从而构建健康向上且积极的人生观。

八年级物理的起始教学是打开物理知识大门的钥匙,是物理学科的启蒙教学,基本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所以教师应当用兴趣将学生引进物理的世界,然后带着他们在物理的浅滩里嬉戏,最终使得他们自己可以在物理知识海洋里遨游。这是教师的责任,更是物理起始教学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不是教物理的
微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运用类比法巧解物理题